2023年审计学知识点整理.docx
《2023年审计学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审计学知识点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审计方法演进:账项基础审计、内控导向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审计要素: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鉴证对象)、财务报表编制基础(标准)、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审计概念: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以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限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鉴证业务: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限度的业务。鉴证业务的分类:按保证限度分为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和有限保证鉴证(以悲观方式提出结论)业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合作人以各自财产对事务所债务承担无
2、限责任)和合作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以其资产承担有限责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涉及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1.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准则和合用的法律法规的规定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作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2.相关职业道德规定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4.人力资源5.业务执行6.监控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诚信、独立、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
3、、保密、良好的职业行为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自身利益导致的不利影响 ,自我评价导致的不利影响 ,过度推介导致的不利影响 ,密切关系导致的不利影响 ,外在压力导致的不利影响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认定:1、违法行为违反协议约定,违反法律法规;2、过错行为过失: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共同过失;欺诈注会法律责任的种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和注会避免法律诉讼的应对措施:1、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守则;2、建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3、谨慎选择合作人;4、招收合格的人员,并予以适当培训和督导;5、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6、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7、严格遵守审计准则;8提取
4、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认定的含义: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拟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管理层的认定: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些是明确表达的,有些则是隐含表达的。明确的认定:1.记录的存货是存在的2.存货以恰当的金额涉及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隐含的认定:1.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2.记录的存货都由被审计单位拥有 与所审计期间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
5、录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对的的会计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涉及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认定: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涉及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涉及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本地列报和描述
6、,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的:1.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使得注册会计师可以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合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2.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根据审计结果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并与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的:1.发生: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确认已发生的交易的确已经记录3.准确性:确认已记录的交易是按对的金额反映的4.截止:确认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确认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通过适当分类与期
7、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的:1.存在:确认记录的金额的确存在2.权利和义务:确认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3.完整性:确认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涉及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与列报和披露相关的审计目的: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将没有发生的交易、事项,或与被审计单位无关的交易和事项涉及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的2完整性:假如应当披露的事项没有涉及在财务报表中,则违反该目的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本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审计证据:指注册
8、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涉及构成财务报表基础的会计记录所具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1.会计记录中具有的信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未在记账凭证中反映的对财务报表的其他调整,以及支持成本分派、计算、调节和披露的手工计算表和电子数据表2.其他信息: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通过询问、观测和检查等审计程序获取的信息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审计证据的种类: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内部证据、外部证据、亲历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审计证据的特性:充足性与适当性,证据数量受质量的影响;但质量存在缺陷,仅靠提高数量
9、也许难以填补。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是指审计证据的可信限度判断证据可靠性时遵循的原则: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靠3.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4.以文献、记录形式存在的审计证据比口头形式的审计证据更可靠5.从原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传真件或复印件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审计程序的种类:1.检查: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献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2.观测: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
10、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3.询问: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4.函证: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5.重新计算: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献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6.重新执行:指注册会计师独立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7.分析程序: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度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审计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行
11、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目的:1.提供充足、适当的记录,作为审计报告的基础2.提供证据,证明其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工作底稿的八大要素:1.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2.审计过程记录3.审计结论4.审计标记及其说明5.索引号及编号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8.其他应说明事项审计工作底稿归档后的变动:1.需要变动审计工作底稿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已实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取得了充足、适当的审计证据并得出了恰当的审计结论,但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不够充足审计报告日后,发现例外情况规定注册会计师实行新的或追加审计程序
12、,或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新的结论2.变动审计工作底稿时的记录规定:修改或增长审计工作底稿的时间和人员,以及复核的时间和人员修改或增长审计工作底稿的具体理由修改或增长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结论产生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审计报告日后的六十天内或者审计业务终止后的六十天内。审计工作底稿的保存期限:审计报告日起的2023或审计业务中止日起的2023。计划审计工作涉及三个环节:1.开展初步业务活动;2.制定总体审计策略;3.制定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的内容:1、审计范围 2、报告目的、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3、审计方向(拟定重要性水平)4、审计资源具体审计计划三点:风险评估程序计划实行的进一步审
13、计程序计划其他审计程序审计业务约定书: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审计目的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与范围2.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管理层的责任4.指出用于编制财务报表所合用的财务报吿编制基础5.提及注册会计师拟出具的审计报告的预期形式和内容,以及对在特定情况下出具的审计报告也许不同于预期形式和内容的说明重大错报风险: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也许性。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相关,且独立存在于财务报表的审计。1.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与财务报表整体存在广泛联系,也许影响多
14、项认定。此类风险通常与控制环境有关,但也也许与其他因索有关如经济萧条。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考虑的结果直接有助于注册会计师拟定认定层次上实行的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固有风险: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的也许性控制风险: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也许性检查风险:指假如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也许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行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是指财务
15、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也许性。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审计风险与重要性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关系;审计风险跟审计证据成正向关系;(在既定审计风险中,重大错报风险跟审计证据成正向关系,检查风险跟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审计的固有限制:管理层或其别人员也许故意或无意的不提供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或注册会计师规定的所有信息舞弊也许涉及精心策划和蓄意实行以进行隐瞒审计不是对涉嫌违法行为的官方调查,没有被授予特定的法律权力重要性的含义:1.假如合理预期错报(涉及漏报)单独或
16、汇总起来也许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倨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2.对重要性的判断是根据具体环境作出的,并受错报的金额或性质的影响,或受两者共同作用的影响3.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是在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整体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作出的错报的种类:事实错报:毋庸置疑的。产生于被审单位收集和解决数据的错误,对事实的忽略或误解,或故意舞弊行为;判断错报: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做出不合理的判断或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会计政策而导致的差异。产生于注册会计师和管理层对会计估计值的差异、对政策判断的差异;推断错报:对总体存在的错报作出的最佳估计数,涉及根据在审计样本中辨认出的错报
17、来推断总体错报。重要性水平的拟定: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通常先选定一基准,再乘以某一比例作为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在选择适当的基准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的因素涉及:财务报表要素是否存在特定会计主体的财务报表使用者特别关注的项目被审计单位的性质、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及所处行业和经济环境被审计单位的所有权结构和融资方式基准的相对波动性。2.特定类别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重要性水平3.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指注册会计师拟定的低于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一个或多个金额,旨在将未更正和未发现错报的汇总数超过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的也许性降至适当的低水平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涉及六个方面:1.行业状况、法律
18、环境与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2.被审计单位的性质;3.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4.被审计单位的目的、战略以及也许导致重大错报风险的相关经营风险;5.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6.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别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内部控制的五要素:1.控制环境(诚信、胜任能力、治理层参与限度、管理层的理念与经营风格、组织结构、责任授权和划分方法、人力资料与实务);2.风险评估过程;3.信息系统与沟通;4.控制活动(授权、业绩评价、信息解决、实物控制、授权、执行、记录、
19、保管、稽核分离五项职责分离);5.对控制的监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2.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风险是否属于舞弊风险风险是否与近期经济环境、会计解决方法和其他方面的重大变化有关交易的复杂限度风险是否涉及重大的关联方交易财务信息计量的主观限度,特别是对不拟定事项的计量存在较大区间风险是否涉及异常或超过正常经营过程的重大交易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涉及与风险相关的控制)的整个过程中,结合对财务报表中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的考虑,辨认风险2.结合对拟测试的相关控制的考虑,将辨认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也许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审 知识点 整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