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docx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摘要本文根据当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确定我国公共教育支出评价指标的各项权重,并利用国家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尝试对我国公共教育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关键词公共教育支出;层次分析法;绩效评价doi:10.3969/j.in.1673-0194.2022.20.038一、引言二、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AHP法一个指标体系的建立首先便是要确定其中的权重,权重是对指标重要性的度量,即表示评价每个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权重包含并反映以下几重因素:评价指标对评价对象的重要程度;各个评价指标属性值
2、的差异程度;各个指标属性值的可靠程度。对各个指标权重的确定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工作,它决定了评价结果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实际水平。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HierarchyProce,简称AHP)是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萨迪(T.L.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该方法将系统评价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数量化、模型化,用科学的方法整理和综合人们的主观判断,实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因此大大提高了权重的有效性、可靠性。AHP作为在社会经济系统分析中确定权重的工具,近年来为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等领域的复杂系统中的权重确定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运用AHP方法确定权重时一般包括下面4个步骤: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根据对问题的了解和初步分析,把复杂问题所包含的元素按属性不同分解为总目标层、准则层和措施层。每一组作为一个层次,然后以连线表示各层次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一个从上至下的递阶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2.构造判断矩阵对各层次中的各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本文采用19标度方法对同一层元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赋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公共 教育 支出 绩效评价 模型 构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