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分布格局与调整对策摘要本文以甘肃省静宁县威戎镇为例,系统分析了“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的影响和带来的突出问题,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向和义务教育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的基本对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西部偏远山区义务教育布局调整一、引言近十余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加之农村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导致农村学龄人口数量日益减少。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于2001年5月下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
2、置,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的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然而,由于许多地方政府对国家政策存在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在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实践中片面追求调整速度和规模效益,采取“指标化”和“一刀切”的做法,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在许多地方演变为不切实际的“撤点并校”运动。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22年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指出,在21世纪初的10年里,我国农村初中减少过万所,减幅达1/4,小学减少近23万所,减幅达52%,几乎每小时就要消失4所学校1。随着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消失,农村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异常艰难而遥远,并导致了新一轮的辍学问题。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学辍学率在2022年已上升至822,意味
3、着每年约有8090万农村小学生辍学2。而由撤点并校所引发的校车事故频发、山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农村家庭教育费用增加、寄宿制学校软硬件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我国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偏远山区分布广泛,社会经济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与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较高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相比,撤点并校对西部偏远山区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和严重。新时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背景。表现在:一是国家暂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反思近十余年来农村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以及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将是目前和未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城镇 背景 西部 偏远 山区 义务教育 分布 格局 调整 对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