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浸润下的现代园所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浸润下的现代园所管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化浸润下的现代园所管理现代幼儿园管理中,园所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管理的灵魂,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促进园所内涵的发展。浸润文化元素的园所管理是有生命力的管理,为园所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坐落于古运河民俗环境中的水弄堂幼儿园,虽四周错落的古旧民居早已没有往日的喧嚣和热闹,但天真灵动的孩童赋予了水弄堂鲜活的生命意义。近年来,我园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浸润古运河民俗文化,以园所文化为引领,探寻主动发展之路;注重树立园所特色品牌,创设富有特色的办园环境;提升教科研内涵,深入民俗特色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一、文化浸润、主动发展,园所管理
2、见成效1.文化浸润、科学规划。园所的发展得益于园所科学的发展规划,全园教工静下心来思考专家组提出的评估建议,结合园所制订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对办园特色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层次的研讨和思考,在广大教职员工和专家同行中征集建议。幼儿园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幼儿园周边古运河片区改造大环境,在继承我园“九五”课题“幼儿园泥塑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寻找园所主动发展、自主发展之路,创新管理举措,以文化引领园所发展,以积极挖掘本土化的地方文化要素“古运河民俗文化”为着力点,办“京杭大运河水弄堂”特色园所,实施文化引领、特色兴园管理发展规划。2.整合资源、主动发展。伫立于古运河畔,徜徉在江南小巷,在
3、园所管理过程中,我们充分整合运用古运河民俗文化各方资源:地域资源、社区资源、专家资源、教师资源、家长资源,采取了专家、教师、家长、幼儿多方的建议及意见,赋予了园所特色文化建设与发展不竭的动力。我们先后成立了古运河民俗文化顾问组、古运河民俗教育专家组、古运河民俗教师采风组、古运河社区教育基地等组织。古运河民俗文化顾问组:古运河文化研究会曹荣之老师、富耀南老师、拍摄运河第一人王全大老师,无锡锡剧院吴明龙书记、原无锡锡剧院钱浩良院长与我园教师积极活动研讨,曹荣之老师、王全大老师更是将他们的研究专著赠送给老师,为我们古运河民俗文化之旅吹响了号角古运河民俗教育专家组:我们得到了全国省市教育专家的指导与帮
4、助,为民俗文化在幼儿园的传承与发展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促进园所在高层次上的发展,以更感性的角度去思考园所发展脉络。我们成立了古运河社区教育基地,包括古运河景区、古窑博物馆、无锡锡博馆、无锡锡剧院、穆桂英美食城等10多个社区教育基地。“亲亲古运河环保小卫士”、“我教社区爷爷奶奶学电脑”、“爷爷奶奶教我念童谣”等活动将运河边的孩子与运河社区生活亲密融合。园所的发展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我们开展了“亲子民俗搜索之旅”、“童谣、弄堂游戏”的搜集和开发活动,家长们大力支持,积极响应,共有342位家长积极参与,全园共整理出47个民间游戏、82首童谣。通过园所文化建设和家园社区共同管理,园所管理上了一个新的
5、台阶,形成了特色品牌。二、民俗乐园、环境优化,园所环境创特色在基础设施优化的同时,近年来,我园结合园所古运河民俗文化建设,统筹布局,创设具有古运河民俗特色及儿童情趣的园所环境。1.特色环境。从水弄堂一路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水乡气息,园门外的大幅“水乡风光”喷绘图,园内一角的“竹林、桃花、小桥、鱼池”景致,都仿佛诉说着一个个童年故事。红红的灯笼、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各种摆设红的元素似乎也把民俗风吹进了幼儿园;大红喜临门福挂下、小阿福水井旁,几把小竹椅,几个小伙伴一起,兴高采烈地玩着翻花绳游戏;园主干道两侧的坛子文化,演绎着“江南水乡风情”、“阿福阿喜”、“十二生肖欢迎您”等主题;操场上“
6、龙船”带我游运河,“你来划来我来推,你坐龙头我坐尾”;古朴的园所门楼传递着浓浓的传统韵味,回文格、仿青石砖、大型的阿福阿喜泥塑喜迎八方来宾;大厅里花灯上的无锡传统童谣,民间游戏过道走廊,巡游水弄堂风情展,大师、教师及亲子运河摄影展都诉说着孩子们童年的记忆。这些特色环境汇聚了幼儿教师的智慧,陶冶着师幼的心灵。2.班级环境。各班都结合园所文化主题、班级课程主题以及时令特点,精心创设师幼互动的环境。每个主题的创作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区角内教师自制的区域活动材料,让孩子玩出快乐,各角色游戏区域让孩子童年生活更精彩。“亲亲古运河”“美味穆桂英”“锡剧小舞台”“蓝印民俗风”使班级环境焕发勃勃生机,体现了环
7、境课程的理念。3.辅助环境。会议室里大型水乡喷绘与大师摄影作品交相辉映,教工食堂也成为交流锡剧传唱的场所,教师边用餐,边欣赏锡剧,潜移默化地被餐厅文化感染。教工厕所里陈列的花瓶装饰着运河两岸风情,这些花瓶更出自于教工灵巧的双手辅助环境的细节处蕴含着教工文化的魅力。幼儿园里每一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浓浓的运河韵味,散发着运河所特有的文化魅力,体现了园所文化特色,也展现了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的有机融合,展现了园所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教师幼儿成长的过程。三、特色教研、科研兴园,园所内涵得发展在古运河民俗文化浸润下,我园开展扎实有效而有特色的园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科研品质,全面促进幼儿园发展。1.扎实教科研过程管理,促进保教队伍成长。我园形成了多元化的教科研结构,有按平行班设立的教科研组,由年级组长担任带头人;有按特色项目研究组设立的“锡剧传唱项目组”、“创意线条画项目组”等,由专业能力强的骨干教师担任项目组长;也有按教师专业水平设立的“骨干精英团队”、“南幼青年艺术团队”和“信息技术攻关团队”,由各团队中的精英担任团队队长。每一个教师都能在不同的平台上有所发展和收获,提升教师研讨反思能力及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特色团队开展了富有实效的特色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