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申报材料目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事申报材料目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事申报材料目录水上水下施工作业许可证申报资料目录序号文件名称份数备注1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审核申请表2发布航行警(通)告申请书3项目建议书(永发改审(2022)21号)3-1关于要求对瓯北三江标准堤堤内地面填筑二期工程实施方案进行批复的请示4浙水股份公司资质资料14-1资质证书14-2企业法人蒋文龙身份证复印件14-3安全生产许可证14-4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15成立项目部批文及授权委托书15-1关于成立“浙江省第一水电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永嘉县瓯北三江标准堤堤内地面填筑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的通知15-2永嘉县建设工程中标通知书15-3唐晓智身份证复印件15-4翁国华、吴丽燕身份证复
2、印件15-5授权委托书15-6程国忠身份证复印件16施工合同7施工组织设计8施工范围图序号文件名称份数备注9防台度汛预案10水上施工防污措施11水上施工专项安全应急救援预案12租船租赁合同及安全生产责任书(新隆7、新隆6)各213船舶证书及船员证书各1以下空白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十二五”规划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统筹推进具有甘肃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国民素质,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的作用,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3、。也为教育科研提出许多新的课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精神,甘肃省教育规划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供选题立项参考。一、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编制总的指导思想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指南编制的基本原则1、坚持两个面向。一方面要面向全局,注重突出与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对接,将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融入到全国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新起点,大视野,宽领域,全方位地思考和勾划课题选题方向。另一方面要面向我省各级各类
4、教育事业,积极引导教育科研紧贴教育宏观决策,紧贴教育教学的实际,紧贴学科研究前沿,紧贴热点难点,求真务实,创新管用。2、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指南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德育等重点领域,注意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兼顾传统学科和薄弱学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4、坚持适度超前。指南既要着眼当前,尽可能全面准确地提出当前各级各类教育与发展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又要适度提出一些带前瞻性的问题,增强教育科学研究的前瞻性和预测性。5、坚持继承与创新性相结合。指南在注意吸收“十一五”规划指南长处的同时,对一些已经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选题方向做了适当的
5、保留,同时尽量体现时代特征和要求,体现与时俱进,教育创新,尽可能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三、课题选题方向与领域(各位教师在选题时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以下课题名称细化出自己的课题名称)(一)、教育发展战略(二)、教育基本理论1、新时期、新形势下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与政策研究;2、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与目标研究;3、社会转型期我国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4、社区教育与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5、终身教育思想与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6、当代中国教育价值观研究;7、当代中国教育思潮与教育流派研究;8、当代中国教育科学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研究;9、当代中国教育理论的研究范式及其转型研究;10、科学发展观
6、与教育理论研究;11、教育理论创新的基本条件研究;12、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与创新研究;13、教育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广研究。14、课程的基础理论研究;15、课程的哲学思考研究;16、课程的文化使命研究;17、课程的社会学研究;18、课程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革的互动研究;19、课程与当代青少年个体社会化进程及其规律研究。20、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建构研究;(三)、基础教育1、基础教育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问题研究;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4、农村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农科教结合、“三教统筹”、学校布局调整)研究;5、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及其标准研究;6、少数民族地
7、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7、城乡基础教育发展多样性问题研究;8、农村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与保障机制研究;9、落实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10、分阶段全面推进免费义务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1、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研究;12、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与实现研究;13、随班就读的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研究;14、农村学校师资流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15、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研究;16、薄弱学校改造与示范性学校建设问题研究;17、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问题研究;18、农村复试教育问题研究。19、基础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研究;20、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阶段课程衔接研究;
8、21、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22、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23、普通高中课程与教材多样化研究;24、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25、研究性学习与各学科课程教学整合研究;26、综合实践活动纵向衔接与横向沟通的立体实施模式研究;27、中小学各科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发展研究;28、新课改背景下知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9、中小学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30、新课程实施的不同版本教材质量评估研究;31、新课程实施与学生成绩测评标准及其方式研究;32、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障碍及保障机制研究;33、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
9、式转变研究;34、新课程实施与师生关系重建研究;35、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关系问题研究;36、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学生关系问题研究37、中小学毕业会考、升学考试制度研究;38、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育考试制度的科学性研究;39、中小学考试制度方向与发展趋势研究;40、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制度研究;41、教育评价实践研究;高考模式多样化对高中教育的影响研究。44、学前教育办学体制现状及对策研究;45、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研究;46、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47、托幼机构办园成本、效益、教育质量之间关系的研究;48、幼儿教师教育研究;学前教育的价值研究;49、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10、50、幼儿园游戏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51、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与学前教育和谐发展的研究;52、学前教育机构玩教具、环境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53、学前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研究;54、国外幼教模式本土化研究;55、学前儿童营养与发展的研究;56、托幼机构膳食管理科学化研究;57、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研究;58、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研究;59、幼儿园、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模式研究;60、学前教育与幼儿个性社会化研究;61、陈鹤琴教学法理论的实验与应用推广研究;62、幼儿园课程与游戏的整合研究;63、园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64、新时期师德建设与教师精神培育研究;65、新课程实施与教师教育专业化
11、发展研究;66、提高农村教师新课程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研究;67、农村学校和教师如何为建设新农村服务问题研究;68、中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69、教师教育专业发展与市县教师培训院校职能转变研究;70、教师教育模式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六)、德育1、大中小学德育衔接与整体规划研究;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研究;3、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德育目标与内容研究;4、德育的生活化研究;5、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6、社会环境与未成年人德育研究;7、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德育价值取向研究;8、新时期青少年行为生活方式研究;9、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10、预防未成年人犯
12、罪问题研究;11、保障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研究;12、学校预防青少年黄、赌、毒、网瘾、暴力问题与对策研究;13、新时期青少年道德人格及其培养研究;14、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15、学校传统德育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16、青少年德育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17、当前学生价值观问题研究;18、各种社会问题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学校德育的应对研究;19、虚拟环境下的网络德育研究;20、学校德育活动形式的多样化研究;21、班级德育活动研究;22、家庭、学校、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活动模式研究;2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研究;25、教师师德和学生思想品德现状调查研究;26、构建教师育人长效机制的研究。27、各级各类
13、学校德育创新与实践研究;28、新时期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式、途径与创新研究;29、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30、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3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研究;32、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33、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与实证研究;3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研究;35、特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研究;(八)、教育心理1、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2、学生学习的适应性研究;3、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研究;4、学生的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5、学生学习情绪的调节与自我控制的研究;6、师生健康自我管理的心理问题研究;7、各类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制约因素研
14、究;8、高考心理干预研究;考试焦虑研究;9、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10、校园暴力的心理研究;11、中学生上网成瘾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12、网络环境下教学心理研究;13、师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研究;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15、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研究;16、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研究;17、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研究;18、大、中、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研究;19、大学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矫正研究;20、现代教师心理素质建构研究;教师心理素质测评研究等。(九)、教育信息技术1、信息化教育内涵、功能和实践研究;2、教师教育专业中信息化技术应用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3
15、、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4、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研究;6、信息化教育资源和环境建设研究;7、信息化教育系统工程研究;8、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的研究;9、中外信息化教育比较研究;10、与信息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新教育思想的构建研究;11、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2、现代教育技术学原理研究;13、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定位、基本理论问题研究;14、校园网的教育功能、应用模式、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15、大中小学教育教学现代化问题研究。(十一)、体育卫生美育1、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研究;2、新时期学校体育管理及运作的特点和规
16、律研究;3、新时期学校体育课程和研究;4、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战略研究;5、人文主义体育观视野中学校体育的和发展研究;6、终身体育观与学校体育立体化、网络化模式研究;7、农村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8、大、中、小学学校体育互联互动协同发展的科学体系问题研究;9、“健康第一”的教育观念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落实研究;10、大、中、小学体育目标体育框架研究;关于学生体育动机研究;11、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监控的研究;12、校园文化建设与环境育人研究;13、音体美特长生培养与选拔研究;14、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选拔与培养研究;15、传统体育艺术资源的开发研究。16、甘肃城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样
17、调查与分析研究;17、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18、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整体和发展研究;19、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监测手段、方法及评价标准的科学化问题研究;20、新时期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新因素及其机制研究;21、对学生心理障碍实施干预的实验研究;22、“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开放与利用研究。23、高校体育创新与实践研究;24、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和发展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的研究;25、艺术师范教育培养复合型师资的基本模式研究。26、高等学校体育教育课程结构、内容、方法的、实验与研究;27、高等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28、高校美育创新与实践研究;29、学校美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
18、独特作用研究;30、美育对学生人格形成与培养的作用及影响研究;31、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32、大中小学生审美情操、审美能力培养与激发的研究;33、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育课程与教材的研究;34、学校美育、社会美育与家庭美育的关系研究;35、美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36、美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研究;37、美育与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38、美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39、中小学音乐、美术、艺术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0、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设置、教学与教材建设研究;(十二)、民族教育1、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保障研究;2、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3、民族地区教育
19、内部协调发展研究;4、民族地区寄宿制教育问题研究;5、学校建设民族地区教育特殊政策与援助机制研究;6、民族地区学校新课程适应性和办学特色研究;(十五)、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专题1新课程实施的背景条件、实施办法及策略研究2新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研究3新课程实验工作评估和反馈机制研究4课程与创新教育的实践与研究5课程与构建特色学校实验研究6新课程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研究7新课程促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途径的实验研究8普通高中新课程与教学的国际比较研究9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与要求的研究10新课程的基本目标与任务的研究11课程观和教学观现状的调查与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课程观和教学观的研究12
20、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的思想与方法研究13社会环境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14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策略与效益评价研究15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必要性、策略、措施与评价研究16普通高中课程及其对学校教育组织、教育形式、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的影响研究17新课程条件下建立现代中小学管理制度的研究18新课程下学校教学管理运行模式的研究19建立普通高中多种办学模式的研究20农村高中办学及发展模式的研究21示范性高中建设及作用的研究22关于普通高中管理体制和机制研究23在课程中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的研究24优秀校长的行为特征与培养、管理研究25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研究26课程管理与课程结构优化的研究27学校课程教学安
21、排和组织管理的研究28指导高中学生选择课程内容和制订学习的研究29课程实施中学校和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研究30学校教学常规与创新研究31课程目标分析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研究32体现课程多元目标的教学基本特征研究33课堂教学落实过程性目标(三维目标)的实践研究34学科思想方法与学科能力培养研究35学科教学贯彻课程思想理念的研究36课改背景下构建“理想课堂”、“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37课改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反思研究38基于知识综合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39新课程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40课堂教学中“多元智能”开发的策略研究41课程中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典型案例研究42课程与学
22、科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4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和调控关系的研究44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教学的机智典型案例研究45基于互动的(生成的、差异的)课堂教学范式应用研究46课堂问题式(探究式)教学法应用与实效性实验研究47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48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的教学策略研究49学科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研究50学科教学中学生能力发展的研究51学科教学中渗透探究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52课堂教学中创造教育原理应用策略研究53各个学习领域内科目之间的综合与渗透研究54高中课程中模块的价值与教学特点研究55科目、模块的典型教学案例分析及教
23、学模式研究56新课程实施中学校编排课程和指导选课研究57课堂观察与教学反思的应用研究58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调查研究59.课程的开放性与开放性教学研究60.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研究6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62.课程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的研究66学生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应用研究(接受学习与自主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习、有意义的学习、发现学习等67自主学习与探究习的要素与基本方法研究68促进学生有效习的行动研究69培养学生发展性学习能力和适应新课程的学习方法的实验研究70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71学生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培养的研究72大班额环境下课堂
24、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7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74学生信息素养、艺术素养、文化素养的培养研究75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生作业设计研究76学生学业失败现象分析及教育教学应对策略研究77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相关研究78德育活动与学校课程的有机整合研究79学校建立全员德育机制的相关研究80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研究81学生品德的现状与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研究82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与实效性的研究83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及其形成、评价与干预策略研究84适应新课程的班主任工作策略的研究85家校互动对构筑和谐德育环境的影响研究86特殊家庭(成长困难)学生教育的对策研究87学生自主意识和责
25、任意识相统一的实验研究88学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的相关研究8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的研究90中学时事政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91针对学生的网络道德与教育策略的研92学科教学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实验研究93提高思想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研究94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与评价方式的研究95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96课程与督导评估体系创新的研究97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研究98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下教研组、年级组活动评价的研究99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100高中选修课程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的研究101学校、教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研究10
26、2新课程与教师评价体系的实验研究103适应新课程的教师自我评价的研究104课堂教学评价及应用研究105学生学习评价的功能与手段研究106学生学习中“三维目标”达成评价研究107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模块评价方法与工具的开发研究108课堂非正式评价的实验研究109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及其监督、管理体系的研究110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的方法与工具研究111学生学习评价软件的开发应用研究112高中生学科学业成绩评定的方法与途径研究113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校招生制度研究114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命题研究115高中生毕业会考的功能、作用及其研究116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设计思想及原则的研究117地方课程、校本课
27、程开发的功能、内容、途径、模式与策略研究118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师素养的研究119校本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研究120资源型(课题型、研究型、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121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课程开发利用的实践研究12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研究123高中教育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的实践研究124师生教学活动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125自然生态资源、校外人力资源和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课程化研究126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研究127片区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研究128教育信息化的区域推进策略研究129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学科教学网站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与应用研究130高中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应用与评价研究131多种形式的教学课件的开发、应用与评价研究132国家课程标准的分析与实施研究133国内外各学科不同教材的评价与比较研究134不同版本教材特点的比较分析及其与课程标准吻合度、科学性、适应性研究145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的研究146新课程条件下教师角色研究147新课程校本培训方法的研究148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创新研究149校本教研制度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150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为一体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和模式的实践研究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3月29日研究了很久。字字都值得细细品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