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doc
《2023年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doc(10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征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基础心理学相称于一般所说的普通心理学。它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第一节 绪论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 心理学概述:1、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 心理学的分支:3、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二、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认知;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能力、气质和性格。1、认知:指人结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涉及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像等心理现象。2、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人体内部的
2、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是对维持和发展其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反映;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的前进的内部动力。3、情绪和情感是随着结识和意志过程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内心的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4、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毕某种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心理条件;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特性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性;性格是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性。心理现象以分两大类,即是心理过程和人格。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一、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脑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
3、官。二、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测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心理学应当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中间科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是自然科学的任务,研究社会对心理活动的制约是社会科学的内容。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一、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1879年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科学心理学诞生。二、 学派纷争:构造心理学冯特和铁钦纳;行为主义华生(研究刺激与反映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魏特海墨;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三、 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取向:人本主义心理
4、学,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足发挥人的潜能,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认知心理学以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测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一、 神经元及其功能: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三种。二、 外周神经系
5、统及其功能:自主神经又叫植物神经,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三、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四、 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皮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五、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布洛卡证明左半球的言语优势;罗杰-斯佩里“割裂脑”的实验,证明:右利手的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第三单元 高级神经活动的反射学说一、 巴甫洛夫学说的几个基本概念:1、 兴奋和克制2、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实现反射的神
6、经通路叫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系统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3、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的,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上形成的反射。(桑代克和斯金纳研究的是操作条件反射,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是经典条件反射。)4、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二、 巴甫洛夫发现的
7、几个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 条件反射的克制:克制的分类2、 扩散和集中3、 互相诱导:诱导的分类4、 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映定型系统叫做动力定型。动力定型是人的习惯的生理基础,一旦破坏,会引起人的悲观情绪反映。第三节 感觉与知觉第一单元 感觉概述一、 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 感觉的种类: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不是内部,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第二单元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一、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定义: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8、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二、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种类: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英文缩写为:j.n.d三、 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1、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本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这就是韦伯定律I/ I = K2、 费希纳定律: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费希纳定律。S = KlgR第三单元 感觉现象一、 感觉适应:外界刺激连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对暗适应需要很长时间,对光适应则不久,保护暗适应的办法红色眼镜。
9、二、 感觉后象: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存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三、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四、 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第四单元 各种感觉一、 视觉:1、 视觉的适宜刺激:380纳米780纳米的可见光。2、 视觉器官: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3、 颜色视觉:色觉异常就是色盲。二、 听觉:1、 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1620230赫兹。人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年人一方面丧失高频声音的听觉。2、 听觉器官: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集中的地方。
10、3、 听觉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是声音的三种性质。三、 嗅觉和味觉: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味蕾是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最基本的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四、 皮肤感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五、 平衡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六、 运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关节中。七、 内脏感觉:只有异常或病变时,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八、 痛觉: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并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的作用。第五单元 知觉概述一、 知觉的定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二、 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第六单元 知觉
11、和种类一、 空间知觉: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又叫深度知觉)。1、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对象的重叠,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明暗、阴影,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作用。2、深度知觉的双眼线索:双眼视轴辐合、双眼视差。二、 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三、 运动知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都是视觉的运动错觉。四、 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错觉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只要具有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就必然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错觉的种类有:线条长短、线条方向、面积大小和不同感
12、觉道之间的互相作用也会产生错觉。第四节 记忆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一、 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人类智慧的根源,是人心理发展的基石。二、 记忆的种类:按其内容分五种,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动作记忆。三、 记忆的过程:记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涉及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四、遗忘及规律:艾宾浩斯是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遗忘的规律是: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里遗忘的速度不久,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第二单元 表象一、 表象的定义:我们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二、 表象的
13、特性和作用: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一、 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二、 三个系统的特点及互相关系:1、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存一瞬间的记忆。其特点:鲜明的形象性,记忆的容量大、保存的时间短。加以注意,可转入短时记忆。2、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特点:容量有限,一般为59个;多为听觉编码、形象记忆,有少量语义记忆;既有从瞬时记忆中转来的信息,也有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出来的信息,是当前正在加工的
14、信息,所以又叫工作记忆。通过复述,也许转入长时记忆系统。3、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 分钟以上的记忆。特点:容量是无限的,记忆编码有语义和形象两类,信息假如不是故意回忆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长时记忆因衰退和干扰而导致遗忘。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有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像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一、 思维的定义和特性: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识。最重要的特性是间接性和概括性。二、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15、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性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性的过程;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性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是思维操作的基本形式。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一、 根据思维的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抽象思维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这是思维的最本质特性。二、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发明性:再造性思维和发明性思维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一、 概念的掌握: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概
16、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内涵越深,外延越窄;内涵越浅,外延越广。概念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二、 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三、 问题解决及对问题解决的研究:1、 问题解决的定义:46页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迁移的作用,原型启发的作用,定势的作用。(记住相关的例子)3、 问题解决的策略: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循环子目的策略、逆向搜索的策略、计划简化策略)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一、 语言与言语: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做言语。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
17、的对象。语言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则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二、 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要使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比较顺利,需要培养思维的严谨和深刻的品质。三、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 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发生病变,导致表达性失语症。2、 言语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导致接受性失语症。3、 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发生失读症。4、 书写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发生失写症。第五单元 想像一、 想像的定义: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发明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二、 想像的种类:1、 无意想像:走神。梦是无意想像的一种极端的例子。幻觉是在异
18、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像。2、 故意想像: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故意识地进行的想像。分:发明想像,再造想像和幻想。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第一单元 意识概述一、意识:在清醒状态下的觉知,既涉及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涉及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它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如知觉、思维、情感和欲望;也涉及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意识具有重要的心理机能,它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二、无意识: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它既涉及对刺激的无意识,也多涉及无意识的行为。三、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1、睡眠:有四个阶段,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阶段,出现波,第四阶段之后,进入快
19、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开始出现。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叫做生物节律。2、梦:最重要的特点是梦境的不连续性。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第二单元 注意概述一、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说由于感觉器官容量的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的对象,而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集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心理过程。二、 注意的种类:1、 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2、 故意注意:又
20、叫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干维持的注意。3、 故意后注意:是一种既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第三单元 注意的特性一、 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5-9个或4-6个。二、 注意的稳定性:对选择的对象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会出现注意的动摇)三、 注意的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四、 注意的分派: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派。分派的条件:纯熟的,有内在联系的。两种活动假如是在同一感觉道,
21、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毕的话,很难做到注意的分派。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第一单元 需要与动机概述一、 需要:1、 需要的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是发展的,是永远也不会彻底满足的。2、 需要的种类: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动机:1、 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的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或内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能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积极的情绪会推动人去设法获得某种
22、对象,悲观的情绪会促使人远离某个对象,所以情绪也具有动机的作用。动机和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活动也可由相同的或相似的动机引起。2、 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爱好和爱好);故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第二单元 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在一切需要中它是最优先的,是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叫生长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第
23、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一单元 情绪、情感概述一、 情绪、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60页。二、 情绪、情感的的区别与联系: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映过程。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离开了情绪,情感也就无法表达了。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三、 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一、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二、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发现了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三、 沙赫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国家职业资格 培训 教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