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自主学习品德课堂的教师发展策略.docx
《浅析基于自主学习品德课堂的教师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基于自主学习品德课堂的教师发展策略.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基于自主学习品德课堂的教师发展策略在品德课堂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品德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与此相应,需要全新的教师发展策略以最大限度发挥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一、自主学习品德课堂催生新型教师要求(一)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生要在品德课堂上实现自主学习,因年龄心理特征的局限,需要教师为其设计合理恰当的学习活动,协助其确定最适合自身的学习目标,进而独立探索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策略,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实效。因此,品德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能力特点,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为每个学生定制学习目标,由此设计的学习活动也具备针对性与个性化特征。(二
2、)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师应脱离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身份局限,转变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在做好充分教学准备的前提下,品德教师应将“教”的过程变成“导”的过程,不再详细讲解,而是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重要节点适时点拨,在结束阶段总结指导。(三)学习进度的调控者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还处于十分不成熟不稳定的水平,进行自主学习时通常容易偏离学习目标、出现方向性错误,因此教师应担负起自主学习进度调控者的角色。笔者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普遍性的错误和方向性的偏离时,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进行全班指导。(四)学习效果的评估者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品德课堂上所学所得都具有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3、,教师相应的评价也应摆脱标准化的传统评价模式。因此,教师应成为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估者,摈弃传统的作业与测试,通过课堂学习过程的观察、诊断、跟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差异化评估。笔者设定学生自主学习评估方式,结合学生课堂上自主学习目标、内容、过程,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来获知、评定其学习效果。教师发展是指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学习和组织、参与各种活动,从中获得经验的过程,从而使教师个体或团队得到整体提升,由此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一)道德品质,自主学习课堂之立足基础笔者认为,应从加强自我教育、开展师德活动两方面提升教师的品德素养。一方面,充分激发教师内在驱动力,引导品德课教师在课堂内外注意自己的一言
4、一行,将品德课程中涉及个人道德品质的内容与自身言行有机结合,将良好言行作为课程资源,使学生与教师接触的任何时间空间都成为自主学习的品德课堂。另一方面,学校发挥外在驱动力的正面影响作用,对教师进行长期持久的师德教育,持续提升教师的道德品质。(二)知识结构,自主学习课堂之具体保障品德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可分为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四类。本体性知识是教师任教学科的基础性专业知识,对品德教师而言内容广泛。条件性知识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必定是一个深谙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人。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现代信息技术等知识,品德教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基于 自主 学习 品德 课堂 教师 发展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