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浅析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析小学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于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许多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棘手。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把这部分知识学好、学扎实?有没有一些比较恰当的方法或者比较便捷之路呢?笔者认为,教学应讲解清楚分数应用题的类型,抓住知识的迁移条件,以数量关系为核心,整合教学过程。其实,任何知识,只要找对了方法,学习起来就会很轻松、顺手。这里,笔者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做如下探讨。一、找准标准量“1”是关键解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标准量”。谁是标准量?谁是参照物谁就是标准量,即题目中的“总数”就是标准量;“是”字后面所涉及的数量就是标准量;与谁比,谁就
2、是标准量。标准量就是看做整体“1”的数,有时要求某数的份数,就用整体“1”加上(减去)它比整体“1”多(少)的份数。要学好分数应用题,首先应该找准标准量“1”,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找出标准量“1”呢?下面,笔者就几种类型举例说明。1.有一部分应用题,“分率”前面的数量即为标准量“1”例如:李红同学有6本连环画,张宇同学的连环画是李红的2/3,张宇有多少本连环画?本题的单位“1”就是分率2/3前面的量,即李红的连环画的本数(6)本。2.有的分数应用题,有一个“比”字,那么单位“1”就是“比”字后面的数量例如:六(一)班的同学参加跳绳,小明一分钟跳了120下,比小娟多跳了1/3,小娟跳了多少下?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小学 分数 应用题 教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