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doc
《第六章---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食物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检验 动物源性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过程中,动物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会传染给人类,从而引发感染,称食物感染。又称为肉源性食品感染,其中,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在食物感染中占重要比重。 人、畜共患病是指脊椎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感染疾病,即由共同病原引起、在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的人和脊椎动物的疾病。如:鼠疫、炭疽、霍乱等,主要传染源是鼠类、禽畜及其肉、蛋、乳产品等。 内容提要炭疽杆菌及其检验 、布氏杆菌及其检验、禽流感病毒及其检验、朊病毒及其检验第一节 炭疽杆菌及其检验炭疽(Anthrax) :由炭疽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 皮肤坏死溃疡、焦痂
2、、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偶尔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可伴发败血症。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 *两端平直的革兰阳性大杆菌。 *在体内细菌呈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有荚膜,不产生芽孢。 *在体外细菌呈竹节状长链排列。无荚膜,产生芽孢。无鞭毛。(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平板上生长良好,长成灰白色、表面粗糙的菌落,低倍镜下可见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形态为:灰白色、半透明、中等大小,常不规则,玻璃样,周围无溶血环。(三)抵抗力 *炭疽杆菌对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强,但芽孢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状态下可存活2030年。*直接日光暴晒100h,煮沸40min,干热150 6
3、0 min灭活,鬃毛上芽孢12l高压需15 min。*现场消毒常用20漂白粉,24甲醛,0.5过氧乙酸。 (四)血清学特征 荚膜抗原:多肽,抑制调理作用,与其侵袭力有关,抗吞噬。 菌体抗原:无毒性,有种特异性。 保护性抗原:免疫原性。 芽孢抗原:免疫原性及血清学诊断价值。 (五)致病性 传染源:患病的牛、羊、骆驼等食草动物。 传染途径: 1、经皮肤粘膜:伤口直接接触病菌,若病菌毒力强可直接侵袭完整皮肤。 2、经呼吸道:吸入带炭疽芽孢的尘埃、飞沫等。 3、经消化道: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饮用水等。进食染菌肉类。 致病物质荚膜:抗吞噬作用,利于细菌繁殖;炭疽毒素: 很强的外毒素,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感
4、染性休克,死亡; 由因子:水肿因子(EF)、因子:保护性抗原(PA)、因子:致死因子(LF)组成的复合多聚体。 特点:单独注入均无毒性,保护性抗原+水肿因子或致死因子分别引起水肿、坏死或死亡。生物导弹技术:炭疽毒素+单克隆抗肿瘤抗体肿瘤 致病机制 各种途径 *炭疽杆菌芽孢 体内繁殖,产生外毒素 局部组织出血、坏死、水肿*荚膜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细菌扩散 邻近淋巴结炎、败血症 各组织器官炎症:血源性肺炎、脑膜炎等。 损伤微血管、内皮细胞*炭疽毒素 释放组织凝血活酶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微循环障碍、感染性休克 所致疾病皮肤炭疽(占90%):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周围组织肿胀及浸
5、润,继而中央坏死形成溃疡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围皮肤发红,肿胀,疼痛不显著。该部位附近的淋巴结肿大且常化脓,伴有发热、头痛、关节痛等。肺炭疽(2%-3%) 高热,呼吸困难,可有胸痛及咳嗽,咳粘液血痰。肺部本症常只有散在的细湿罗音。X射线的主要表现为纵膈影增宽。常见胸腔积液。 肠炭疽(3%-6%) : 急性起病,发热,腹胀,剧烈疼痛,腹泻,通常为血样便或血水样便。可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含血丝及胆汁。可累及消化道以外系统。脑膜炎型炭疽: 可继发于各型,也可能直接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继而出现谵妄、昏迷、呼吸衰竭,脑脊液多为血性。 炭疽败血症 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高热、寒战,感染性休克与弥漫性血管内凝
6、血表现,皮肤出现出血点或大片淤斑,腔道中出现活动性出血,迅速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在循环血液中可检出大量炭疽芽孢杆菌。 三、炭疽杆菌的检验 、采样 采集皮肤溃疡的渗出物、排泄物、血、胸腹水及脑脊液等标本。 采取标本时必须遵循的两条原则: 1)尽可能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前采取标本。 2)除必要时并在具备操作病毒细菌条件的实验室内,不得用解剖的方式获取标本。所需的血液与组织标本,均应以穿刺方式取得。2、显微镜检查1)复合负染法 将标本或悬液滴在载玻片上,立即加等量的炭素墨水,混匀推片。待干燥后滴加95%乙醇数滴,干燥后再以1%结晶紫液染1min,用水冲洗,干后用油镜检查。如果发现在细菌与炭素颗粒之间存在
7、明显的、连续的间隔带,即说明细菌的周围存在荚膜。 适用于液体标本(如血液、脑脊液)、悬液标本(如粪便或混有血液的土壤)。 2)荚膜染色法 将标本涂片或印片干燥,妥善包装后带入实验室,按常规方法固定:以美蓝染液染色3-5min,水洗、干后镜检。菌呈蓝色、荚膜呈红色。 组织印片标本,或制片后无法立即进行显微镜检查,或进行大面积普查时,推荐使用荚膜染色法。 3)显微镜检查结果判定来自病人、病畜或尸体的标本中如发现由较宽的荚膜环绕的、两端平齐的粗大杆菌,特别是镜下发现大量、纯一通常呈竹节状的该种细菌,而且没有明显的其他细菌污染时,炭疽的诊断便可确立。 3、细菌分离培养 炭疽芽孢杆菌的分离培养应同时用两
8、种培养基进行:常规的血琼脂平板和选择性平板。1)标本处理 在正常情况下应当无菌的标本,如血液或脑脊液,直接涂布上述两种平板;组织标本应先以无菌剪刀剪开一断面,在培养基表面压印,然后以白金耳涂开。 污染、陈旧的标本,首先制成悬液。适当稀释,或经自然沉淀除去粗大沉淀物后,3000r/min离心30min,取富集的沉淀物。将所得的悬液67加热15min,冷却后涂布上述两种平板。2)挑选可疑菌落上述平板在37孵育过夜或24h后,检查是否长出可疑的炭疽芽孢杆菌菌落。炭疽芽孢杆菌在选择平板上菌落较血琼脂平板上的小,具有类似特征,菌落呈蓝绿色。遇菌落形态与以上描述完全一致但呈黄色的菌落,也应进行接下来的鉴定
9、步骤。 4、炭疽芽孢杆菌鉴定将上述可疑菌落挑出,划线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在划线区内分别贴上浸有诊断用炭疽芽孢杆菌噬菌体和青霉素的纸片。37孵育过夜或24h后,在两种纸片的周围均出现明显的抑菌环,便可判定为炭疽芽孢杆菌。血清学检验方法环状沉淀反应(Ascoli氏沉淀试验)取病死动物组织数克,剪碎或捣烂,加5-10倍生理盐水,煮沸5-10min,冷却过滤或离心沉淀,用毛细管吸取上清液,缓慢加入装有炭疽素血清的小玻璃试管中,出现整齐的两层液面,在两层液面接触处出现白色的沉淀环为阳性(最好在10-15min内观察)。此法简便快速,检出率较高。四、治疗 青霉素首选、 四环素或氯霉素第二节 布氏杆菌
10、及其检验一、概况 布氏杆菌又名布鲁菌,是多种动物和人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主要侵害生殖器官和关节,主要特征是:生殖器官、胎膜以及多种器官组织发炎、坏死和肉芽肿的形成,引起流产、不孕、关节炎症等病症。 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二、生物学特性 1、形态学特征 本菌呈球杆状或短杆状细小的G-菌,新分离者趋向球形。多单生,很少成双、短链或小堆状,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鞭毛。2、培养特性 专性需氧,牛布氏杆菌在初代分离培养时尚需5
11、-10%CO2,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6.6-7.4。 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等;普通琼脂上生长贫瘠,加上一些营养如马血清、血液、葡萄糖、甘油等,都可促进本菌生长。 实验室常用肝汤琼脂、马铃薯浸汁琼脂、胰蛋白胨琼脂培养该菌。 肝汤琼脂、胰蛋白胨琼脂菌落特征:细小、柔软、湿润、圆形隆起、透明闪光的露滴状菌落,菌落大小不等,小的0.05-0.1mm,大的0.5-1.0mm。 血琼脂:灰白、隆起细小圆形菌落,无溶血性。 布氏杆菌菌落易发生光滑型(S) 粗糙型(R)变异。3、抗原性1)A 抗原和M 抗原 是细胞壁表面的脂多糖蛋白复合物。 光滑型布氏杆菌具有两种表面抗原,分别能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食物 传播 病原微生物 检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