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长江》.doc
《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长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长江》.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长江之歌学 习目 标1知识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2过程方法:朗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诗歌的表现手法。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重 点难 点重点: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领悟长江的磅礴气势。难点: 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及诗歌的表现手法。教法选择学导式教学法、诵读法课型新授课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自主解决生字新词,长江的资料,长江之歌的产生背景或是长江之歌的歌曲磁带。是否采用多 媒 体是教 学时 数1课时教学时数第 1 课时备课总数第7 课时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一、揭示学
2、习目标:1.导言:同学们,课前我们欣赏了歌曲长江之歌,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2.揭示学习目标:(见上)二、指导学生先学。结合诗歌学法及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三、学生先学,教师巡视。学法导航:1.借助课下注解及相关资料解题并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 检查字词。3. 听课文录音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4理解赏析:(1)再听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2)作者在第一小节,从哪个角度描写长江的?(3)作者在第二小节,从哪个角度描写长江的?5探究这
3、首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6.背诵诗歌。四、检查学生先学效果。1.作者及背景:本文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者胡宏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著名歌词家。本诗歌写于1988年,正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年代,借歌颂长江来赞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1. 听歌曲,用心体会歌中体现的情感,听导言,初步感受,产生求知的欲望。2.默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3.看屏幕,明确学习任务及诗歌学习方法4.自主查找。5.听录音、朗读感知文意。6.朗读诗歌,自主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质疑问难。7.回顾全诗,小组讨论探究。8.回答补充,了解课题、作者及背景。1.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用饱含
4、深情的语言引入新课,渲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多媒体出示目标3.多媒体出示学法导航,进行学法指导。4.巡视督察。5. 播放录音指导朗读。6.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点评。7.巡视指导,引导讨论探究。8. 多媒体出示作者、课题解读及背景。诵。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2.检查生字词:(1)注意读音:哺b 涤d 埃i 灌un 溉i(2)词语: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风采 磅礴 回荡 依恋 源泉3.听课文录音并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畅谈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势恢弘、雄壮豪迈,读起来有荡气回肠之感)4理解赏析:(1)再听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的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
5、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2)作者在第一小节,从哪个角度描写长江的?(从空间上描写,见板书)(3)作者在第二小节,从哪个角度描写长江的?(从时间上描写,见板书)5.探究这首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拟人比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把长江拟人化,当作母亲来写,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各族儿女、很伟大;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使它们永不分离。)反复:“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反复出现两次,更加集中体现了作者赞美、依恋长江,依
6、恋“母亲”的情怀。)押韵:全诗押韵为“ai”句式整齐:“你从你向你用你用”句式整齐,读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6再欣赏诗歌,会唱诗歌。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六、当堂训练。1.多媒体出示当堂检测。2.小结诗歌:作者以饱满的热情从空间和时间表上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赞美依恋之情,表达出对伟大祖国的无比崇敬和无限热爱的美好感情。七、板书设计:空间:源远流长实写 拟人、比喻长江之歌 时间:历史悠久虚写 反复 抒写:赞美 依恋 押韵:为“ai”9.认清字形,读准字音10. 听录音,自由读、个人读、集体读。11.交流思考讨论结果,补充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12.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结果,补充
7、明确要点,并做好笔记。13.背诵诗歌。14.学生小组内讨论、更正。15.自主练习,回答明确。16.回顾感悟,受到思想的启迪。9.课件出示字词10.播放录音指名朗读。评价指导。11.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引导、点拨,补充明确。同时多媒体出示。12.指名回答,教师点拨引导,补充明确。同时多媒体出示。13.检查背诵。14.教师点拨引导。15.多媒体出示,指名回答。16.小结诗歌,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业设置 1.书写字词。 2.预习下一课。 教学反思等级评价(A/B/C/D)检查签阅第 周,应备 课时 实备 课时,共 课时评价: 时间: 签查(盖章):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
8、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交流
9、。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 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 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10、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1、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一、激发情感,导人新课。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讲解:出示地图,同学们,(指着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
12、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它源远流长,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誉为“母亲河”。2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3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指导朗读课题。二、深入研读,理解歌词。(一)学习第一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说说你读课文后的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势恢弘、雄壮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江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课件 北师大 初中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