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 第6章信息产业的经济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经济学 第6章信息产业的经济分析.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6 6章章 信息产业的经济分析信息产业的经济分析 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中的网络效应和收益递增机制信息产业中的网络效应和收益递增机制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标准竞争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标准竞争61 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产业的含义和范围信息产业的含义和范围我国学者乌家培教授认为“信息产业是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的生产、加工、存贮、流通与服务的新兴产业部门”,由信息设备制造业(硬件业)
2、和信息服务业(包括软件)构成。信息产业发展的动因信息技术革命信息需求1、信息产业的形成是人们处理日益复杂的生产系统和社会系统的需求。2、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历史必然结果。3、消费结构的变化拉动了信息产业的形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起初是独立、分散、不均衡地发展起来的,而后由于信息技术一体化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趋向综合集成,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了。62 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带头产业,信息产业的成长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6.3 信息产业中的网络效应和信息产业中
3、的网络效应和 收益递增机制收益递增机制631 网络效应及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网络效应及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网络效应: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一使用者消费该产品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在存在网络效应的经济结构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相互影响的。直接网络效应: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即使用同一产品的消费者可以直接增加其他使用者的效用间接网络效应:产生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 网络效应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网络效应的存在,使得消费者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他人或群体的共同决策,人们一定是倾向于选择用户基础大的产品,以免日后屈
4、就于一种应用面窄、配套产品少的产品,而不仅仅考虑价格因素 消费者支付意愿的效用函数:U=r+v(xe)其中 r 表示不考虑外部性时产品带来的基本效用,v(.)是预期网络规模 xe 给消费者带来的网络效用需求曲线消费者的支付意愿u是价格p和预期网络规模ne的函数 假设:当市场上有ne件产品预期将被卖出时,消费者对第n件产品的支付价格为p(n,ne)。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消费者的效用随着n的增大而下降,即p(n,ne)对于n递减;根据网络效应原理,p(n,ne)对于ne递增。可以将n和ne 标准化,使0n1,0ne1。曲线Di表示在给定的预期销售数量ne=ni情况下,其中,i=1,2,。消费者为
5、一个变动的数量n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传统的需求曲线。在一个简单的单期市场均衡模型中,预期供给量为实际供给量,即n=ne,进而可以定义已实现预期的需求为p(n,ne)=p(n,n),曲线Di上满足n=ne的各点的集合,就构成了曲线p(n,n)。经济学家Economids和Himmelberg1995年对网络外部性下的需求曲线的研究表明,为了避免爆炸式的增长和无限的销售情形的出现,在这里假设 是合理的。当产品占据全部市场时,即当ne=1时,消费者对于最后一件产品的支付意愿为0,因此,曲线D递减并相交于ne=1点处。P Di C0 P(n,n)D3 D2 D1 n1 n2 n3 n0 1 n 图:存
6、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图:存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U型型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总的需求曲线在需求水平较低时向上倾斜,在需求水平较高是向下倾斜。需求水平低且网络规模小时,网络效应超过价格效应,消费者支付意愿随总需求上升而上升。一旦网络规模超过一定数量,负的价格效应开始起支配作用,需求曲线变成传统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P Di C0 P(n,n)D3 D2 D1 n1 n2 n3 n0 1 n 图:存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图:存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U型型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曲线的顶点即是临界容量点(critical mass)。在市场规模的临界点处,对应着一个固定的成本水平c0,当厂商的边际成本大于c0时,厂商将由于
7、没有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产品而被淘汰出市场。这个临界市场规模构成一种市场进入壁垒。P Di C0 P(n,n)D3 D2 D1 n1 n2 n3 n0 1 n 图:存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图:存在网络效应的产品到U型型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供给方行为决策供给函数反映的是市场上生产者的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的产量水平,影响供给量的最主要因素有产品价格、可替代产品的价格、要素成本等,其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是价格因素,供给曲线即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研究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供给曲线也有自己的规律:它一般是一条自左向右向上倾斜的曲线,即价格上涨,供给量就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就减少。盈利模式的多样性,以及行为的
8、策略性,随价格上升增加供给就未必成为厂商的必然选择。当厂商考虑到网络效应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时,就会有动机采取先占市场、日后图利的策略,这在博弈论的分析中属于两阶段(甚至多阶段)策略行为。这样,供给曲线的形状就值得考虑,还是向右上倾斜的吗?事实上会存在向右下方倾斜的情况,一个直观的解释是,厂商在当期可以选择低价甚至免费,发挥网络效应,引入更多的用户,而在下一时期通过直接(人头费用)或间接(如增值项目收费等)收费、向第三方收费(如广告)等手段,充分地占有市场。局部市场均衡及福利分析 网络效应将导致市场倾斜,即均衡(价格、市场规模、利润)在竞争的厂商之间常常是不对称的,最大份额者是次大者的好几倍,次大
9、者是第三名的好几倍,这种倾斜乃至垄断的市场结构完全是市场的自然均衡。导致竞争者之间分化的原因来源于需求和供给两种规模经济的双重作用,产生极强的正反馈,也形成双重的进入壁垒(在位者成本优势和其产品的需求优势)。此外,还存在政府保护知识产权造成的进入壁垒,保护了垄断者市场力量,强化了规模经济作用。P水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水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将有两个交点,一个是线将有两个交点,一个是高水平均衡,一个是低水高水平均衡,一个是低水平均衡,前者为厂商所追平均衡,前者为厂商所追求。求。二者的分水岭在于哪种产二者的分水岭在于哪种产品首先突破临界容量,则品首先突破临界容量,则可以迅速收敛到高水平均可以迅速收
10、敛到高水平均衡点。在衡点。在 Q=B 低水平的低水平的均衡情况下,仅有那些对均衡情况下,仅有那些对该消费评价高的消费者加该消费评价高的消费者加入网络;入网络;在在 Q=A 的高水平均衡点,的高水平均衡点,意味着重视程度较低的消意味着重视程度较低的消费者也会加入网络。费者也会加入网络。SSDQ AA B B当生产者具有强化策略性行为、占据最大份额的动机时,供给曲线具有向下偏转的趋势(S到S),从而提高高水平均衡点的市场份额(A到A)。632 信息产业中的收益递增机制信息产业中的收益递增机制一、收益递减的概念和原因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规模收益递减意味着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具有不同技术经济
11、特征的行业,由规模经济转向规模不经济的临界点也不同,如电信、铁路、汽车制造等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大企业比小企业更有成本优势;而餐饮业则没有显示出显著的规模优势。二、信息产业中的收益递增在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发现“赢家通吃”的现象,即市场呈现典型的垄断结构,居于优势地位的厂商有进一步扩大优势的倾向,而位居其次的厂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领先企业享受着收益递增带来的发展优势。知识要素的收益递增供方的规模经济需方的规模经济知识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增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具有有形要素不具备的特征,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1.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共享性知识共享程度越高(广),其价值也就越大 2
12、.可重复性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时,可反复使用,而不用再追加额外价值投入 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因为知识还能被共享和改进,将获得更多的投入收益 3.可组合使用 任何一种知识,与其他知识叠加使用后,就使得原来是单一的知识的效用被扩大,或能够完成更多的功能,起更大的作用,由此使知识得到增值,而这也是不需要再花费额外投资就可以实现的 知识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会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收益递增,并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产生出更多新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一个“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式”。供方的规模经济信息产业的许多领域,如芯片、操作系统软件等,都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特殊的成本结构学习效应 需方的规模
13、经济 传统经济学对规模收益递增现象的分析多是从企业内部(供方)寻找原因的,其实,企业外部即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用户也是收益递增的重要源泉。直接和间接的网络效应深度的顾客适应信息蔓延预期效应注意力经济深度的顾客适应(深度的顾客适应(customer groove-incustomer groove-in)高技术产品通常难以使用,用户需要较多的培训和学习才能掌握。因此,一旦选择了某种产品并在培训上已大量投资,用户在适应之后就不会轻易地转移到其它产品,这一方面是由于转换成本太高,另一方面老产品升级通常只需要少量的追加投资。所以,较广的用户基础有利于占领未来的市场。预期效应预期效应 如果当前消费者受未来消
14、费者选择的影响,他们的选择将部分地以对后继者行为的预期为基础,那么,当前某产品市场的扩大将增强对今后市场的信心,所以,预期效应将强化领先企业的优势,加强垄断的趋势。信息蔓延(信息蔓延(Information ContagionInformation Contagion)风险厌恶者(risk-adverse buyers)倾向于购买了解较多的产品。所以,早期偶然占据了较多市场份额的企业就具有信息反馈优势,在某种环境下,仅凭这种优势,一种产品就可能最终控制市场。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信息技术虽然使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增长,但人类对于信息的吸收和理性思考能力相对而言却改变极微。因此,我们真正
15、利用到的信息与可取用的信息总量相比,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少。产品的学习过程设计(易用性)投入时间回报率633 收益递增市场的特点与发展策略收益递增市场的特点与发展策略主要服从于收益递增机制的产品和技术竞争市场具有以下特性:1、市场存在多个平衡,且平衡多是典型的垄断结果,即一种产品或一个企业垄断市场。2、结果的不确定性。尽管技术、禀赋、偏好等信息使我们能够找到并描述可能出现的多种平衡,但仍不足以告诉我们那一种结果会被选出,因此,要作进一步的考察就应当研究配置的动态过程,即路径(path)。市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由一群小事件决定的。3、潜在的低效率在收益递增市场,正反馈机制将偶然事件放大,因此,早期领先
16、的企业将比其他企业占据优势,并可能成为市场上最终被选择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看到一种产品或技术战胜了其竞争对手时,我们应当小心寻找导致其广泛应用的内在优越性。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在需求方面将存在相互依赖的效用函数,用户必须预测哪个技术将会得到其他用户的广泛使用,因而出现用户的预期协调可能导致两种低效率:过大的惰性 用户等待采用新技术或等待在几种技术中选择过强的冲力 消费者因担心陷入困境而竞相采用低级技术设有两个用户(i=1,2),既可以沿用老技术,也可以采用新技术。两种技术是不可兼容的,因而网络的规模具有企业特定性。令u(q)表示用户沿用老技术时的效用,且老技术的网络规模为q(q=1,2)。v
17、(q)表示用户采用新技术时的效用,且此时该技术的网络规模为q。函数u和v是减去转换或采用成本的净收益函数)。正的网络外部性意味着:u(2)u(1)v(2)v(1)进一步设:u(2)v(1)v(2)u(1)即两用户宁可协调他们的决策,而不论是哪个决策。两个纯战略均衡:两用户都沿用老技术,或都采用新技术。当v(2)u(2)时,如果两用户仍沿用老技术,就出现了过大惰性,在新技术上的协调将会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每个用户都不愿单独行动。当u(2)v(2)时,但两用户因担心沿用老技术会陷入困境而转向新技术时,就出现了过大冲动。4、路径依赖在收益递减和收益不变机制下,最终的市场份额是由自然资源禀赋、偏好和交通
18、便利条件等决定的,历史偶然小事件不能影响结果,市场本身将作出最优选择。这种解释将历史的作用仅仅局限为一种载体,即只是将某种注定要形成的结构逐渐展现出来。在收益递增机制下,过程是路径依赖的,历史偶然事件不会被完全平衡掉,或被动态过程所遗忘,而是被正反馈机制所放大,逐渐积累并将系统一步步推入后来实际发生的结果中。因此,在这里,历史是非常重要的。5、锁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择的结果渐渐固定下来,很难改变,这种锁定特性也称为“不灵活性”。锁定产生强有力的正反馈,将企业推向垄断地位,扼杀小的、不那么成功的竞争者。正反馈机制下发展信息产业的策略产业的宏观管理产业的宏观管理1、适度的扶持和鼓励联合政策加强高
19、技术产业所依赖的国家基础研究力量 鼓励产业中的企业以各自的资源联合起来,共同分担进入成本,分享市场营销网络以及技术知识和标准,甚至结成战略联盟。2、突破锁定当学习效应和专业化的固定成本是自我强化机制形成的原因时,由此而形成的优势很难转化到其他平衡系统中,由此,重新定位就很难。而当网络效应是锁定的原因时,转化的成本相对较低。企业发展策略企业发展策略(1)建立用户基础。着眼于整个锁定周期的成本和利润着眼于整个锁定周期的成本和利润对该战略的实施落实到非常缜密的测算和计划对该战略的实施落实到非常缜密的测算和计划警惕被别人利用这个基础警惕被别人利用这个基础(2 2)确立用户基础)确立用户基础要使建立起来
20、的用户基础稳定下来,关键在于逐步增加用户的转移成本。如果产品在一进入市场时就具有很高转移成本的特征,肯定不会受到顾客的欢迎,购买者也在避免对供应商的过分依赖造成在讨价还价中的劣势地位。但企业应当有意识地在产品中加入一些独有的特征和服务,以增加转移成本(3 3)挖掘用户基础的利润)挖掘用户基础的利润 利用用户基础,在核心产品的用户基础上不断推出互补产品或服务,可以挖掘利润。如果能够成功地推出互补产品或服务,可以同时增进而不是危害与用户的关系。当用户基础已有足够大时,用户基础本身作为企业的一项资产可能比产品的价值更高。因此,企业也可以向其他企业出售使用用户基础,获取利润。如美国在线除了开发自己的内
21、容外,还向其他经销商和其他内容提供商出售接入其安装基础的机会。对兼容性的选择对兼容性的选择倡导不兼容技术,从而创建“安置基地”,成为市场新的标准使自己的产品与其它产品具有兼容性。开放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开放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不论是选择不兼容渗透定价还是兼容性,信息企业的发展都应当实行开放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在加强对其核心技术保护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开放技术的比例。美国学者Meyer认为,一个核心技术就决定了一个产品平台的基本技术结构,在这一产品平台上将派生出一系列的产品。随着核心技术的变化,这一产品平台会出现扩张,而产品平台的更新则意味着新的核心技术突破一种比较理想的技术创新战略应当是企业致力于在核
22、心技术上保持领先,而在产品平台上实行尽可能广泛的开放与合作,以形成具有广泛用户和厂商支持的产品系统。64 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标准竞争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标准竞争 当某种产品或技术在收益递增机制的作用下锁定了市场时,它便成为该市场的事实标准。从信息产业多年的发展历程看,政府和企业都已认识到技术系统标准作为一种商业竞争武器和政府产业政策的潜在的战略价值,所以它们逐渐成为公司战略和政府政策所关注的焦点 标准的含义标准的含义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这里所讲的标准,不仅指生产标准、检测标准等单一标准,而且指以先进的技术为内涵、
23、为广大用户所接受、由一系列技术标准所组成的技术系统;不仅包括法定标准,即往往是由政府或国际组织在权衡和折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还包括事实标准,即在企业或联盟的努力之下,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产生的。标准的分类:按照标准的内容: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接口标准等;按照标准所涉及的范围: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家标准等。目前,从有形商品到服务贸易,从技术规范到社会责任都被纳入标准范畴。标准的性质1、独占性标准与知识产权越来越密不可分,标准的实质就是要通过专利战略、技术许可等知识产权战略从法律上确定垄断地位。由于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尤其在
24、市场准入方面,它会排斥不符合此标准的产品,从而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2、价值性标准可使其制定者独占市场或在市场中占有相当份额,因此给制定者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决定企业竞争胜负的制高点是标准。一流的企业通过创造和运用标准或规则获得超额利润。戴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戴尔利用直接、顾客化的网上订购系统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戴尔将这套系统申请了专利,形成了可保护的核心竞争资源。标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首先,任何运用这套系统的企业,必须向戴尔交纳许可证费用;其次,任何与戴尔联营的附属企业都成为这套系统的使用成员,他们必须依照戴尔的标准进行生产;再其次,因为戴尔掌握了整套系统,任何软件修改、更新都直接影响到
25、其它使用者,这为系统的不同版本与更新创造了内在的业务机会。最后,戴尔可以将直接订货和客户化的专利系统修改后,推广到其它产业中,帮助其它领域的企业解决物流问题,其本身又进入了完全不同的业务范围。思科公司自2003年以来,收入在下降的同时利润不断飙升,因为知识产权许可收入增加。IBM的知识产权收益从1990的3000万美元上升到近年来的10亿美元以上。Brookings Institution的一份研究报告揭示,从1978年到90年代,欧美主要企业的“无形资产市场价值”比值从20%提升到了70%。3、延展性利用标准在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将主导或控制某个或多个产品或行业,
26、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如:英特尔技术是计算机芯片的设计和制造的标准,它不仅为全世界电脑商生产芯片,还主动与福特合作,生产汽车内使用的专业芯片,使企业由产品的制造商变成服务与设计能力的销售者。4、动态性标准使其拥有者在这一领域中具有领先优势,但这种优势是发展中的优势。技术的更新,再加上来自竞争者的威胁,使标准的内涵不断向前更新,只有不断完善、更新和补充技术,才能始终保持领先。信息产业中的标准从技术层面上讲,信息技术标准体系中的各项技术标准,就是各项信息技术经认定后汇集一个技术集合体,从而达到制造信息产品的目的。在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标准竞争的激烈程度远非其他行业所比,目
27、前存在的最具代表性的技术标准大多是信息技术标准,如数字电视ATSC、DVB标准、MPEG标准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标准等。信息技术标准的激烈竞争对信息产业的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在国家、国家、企业企业两个层面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信息产品的“系统性”特征:所谓的系统产品是一组严格互补的产品,只有当它作为一个整体被消费是才对消费者具有效用,否则效用为零,其中的每个单独产品被称为辅助品。消费者要正常消费一种信息产品往往需要另一种产品的支持。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CD 机与CD 唱片在系统产品的竞争中,标准的作用尤其强大,不符合系统标准的技术和产品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信息技术的标准类别1.公共正式标准公共正
28、式标准 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0)、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标准学会(ANSI)、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泛美标准化委员会(COPANT)等公共标准机构制定的标准。2.行业事实标准行业事实标准 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事实上使用的标准,通过市场来控制技术上的主导权。如操作系统领域Windows平台标准、录像机的WS标准、网络的TCP/IP协议等。3.论坛标准或合作体标准论坛标准或合作体标准 处于正式标准和事实标准之间的标准。所谓论坛是为了实现特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而自愿形成的标准化组织,而合作体是一种特定方式的企业联合。标准竞争采取两种方式:1.政策干预
29、路线 竞争一方试图通过政府干预保护己方相关产业和企业,争取获得一定的有利竞争位置。2.市场竞争路线。由消费者的货币选票选出市场认同的标准竞争企业不仅需要积极发挥技术创新能力,还要充分调动包括战略规划、营销渠道、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以赢得市场链条上各个节点用户的广泛认可。这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信息技术标准的发展趋势1、标准驱动市场化信息技术标准过去是由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研究开始所推动而目前,全球信息社会的建设,使得社会各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及信息产品的需求巨增,标准规范代表着信息技术的主流,掌握标准往往就意味着掌握市场,使得信息技术标准由技术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2、标准合作国际化国际社会普
30、遍认识到,要实现全球性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必须使各国通过开展国际性的信息技术标准化活动达成广泛的一致信息技术标准的内容复杂,数量巨大,无论从技术上、经济上还是使用上,都不是一、两个国家所能单独承担的,必须依靠国际合作。3、标准内容广泛化 信息技术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可以应用到许多行业和领域。覆盖到生产制造、产品设计、办公室业务、家庭生活、医疗保健、教育、交通通信、商业、科研、娱乐、保安、金融、气象、资源勘探、军事、大众传播等许多方面。相关标准的制定必须跨行业、跨学科,使得信息技术标准范围大大扩展。4、标准适用灵活 信息技术是一门非常活跃的新技术,尚处在发展阶段,具有发展快、更新快等特点,这就使得
31、在信息技术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上,既要遵从标准的一般发展要求,又要摆脱传统标准化观念的束缚和某些现行标准化工作程序的限制,使信息技术标准化向更加灵活的方向发展。标准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作用1、支撑信息产业发展。“标准增进兼容性或互联性,通过扩大网络为用户产生更大的价值。同时,标准减少消费者面临的技术风险,这会加速技术的普及。”(Hal Varian)从发展历程来看,信息技术标准对信息产业的成长壮大至关重要:20世纪50、60年代:“垂直集成系统”20世纪70、80年代:“以PC为核心的计算时代”。各个厂家依循一定的标准生产不同的软硬件,最后由整机厂商组装成标准的整机。PC的生产模式被称为“水平集
32、成生产模式”。90年代中期开始,以网络为核心的时代、数字化时代。通信、家电产品和计算机的融合日益紧密,模拟信号也正在快速地向数字信号转换,“普及计算机时代”已经来临。如果PC没有标准,就不能大规模生产,大批量应用;也正是由于TCP/IP协议的确立,才带来了互联网的繁荣。信息技术标准应用的程度大大影响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信息化实现程度及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标准的作用是双面的,在产业的发展中标准也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专利税和产业控制标准是知识产权战略的高级形式。面对这种标准规则,来自后发国家的新进入企业,要想进入这一行业就必须接受寡头企业所制定的技术标准,受制于跨国企业的施加的控制,被“钉死在”国
33、际分工的低技术链条和附属地位上。2、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从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非关税限制进口的措施比关税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隐蔽性和合法性。我国加入WTO后,关税壁垒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是以“技术标准”为代表的非关税壁垒。信息产业本身对标准的高度依赖性,就注定了技术标准贸易壁垒对一国信息产业发展、开拓国际市场的制约作用。3、关系国家信息安全 信息时代,各国的国家主权面临着新的问题:信息资源是不可能用传统的国家边界来保护的。标准竞争的策略 1、先发制人先动优势:使自己的产品和技术比竞争者先进入市场。(1)卓越的产品性能。如果所推出的产品质量差强人意,就会使网络效应朝着损害企业声誉的方向发展,这样还不
34、如不推出这种产品。(2)迅速循环的产品开发周期。一方面,可以针对消费者的反馈,开发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另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推陈出新,在速度上拖垮对手。(3)先期的宣传。在推出新产品之前,许多信息产业企业都很善于造势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预期管理、预期管理消费者和互补厂商的信心孕育着成功,怀疑意味着失败。预期可以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1)积极介入市场营销。通过多种渠道如广告、公益活动、免费样品赠送等,加强对消费考和互补厂商的心理攻势,使他们相信本企业将在竞争中获胜。(2)统一界面风格、快捷方式,强化注意力,减少消费、学习成本从而赢得消费者认同。如Office套装软件的组成部分,在界面风格、
35、基本操作步骤上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培养一定数量的忠诚顾客群。忠诚顾客不但是产品免费的推销员和测试员,而且还是影响消费者预期的中流砥柱。(4)对于潜在的关联厂商,尽可能地予以扶持,为他们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因为这些企业的成功实际上就等于自己实力的增强。DOS时代的微软为使自己的MS-DOS成为标准,就曾支持过不少的互补厂商,如Compaq。3、建立战略联盟建立战略联盟信息产业普遍存在的模块化,使每一个公司控制整个行业的能力减弱,因此竞争在各个环节充分展开同时,各种资源在不同企业中的分布是不平衡的,这就需要建立一种相互弥补的机制,这样,联盟就应运而生。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多数情况下都是联盟
36、与联盟之间的较量,同时也是由标准产生的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强大的联盟引发正反馈。今天的信息产业各种各样的联盟、合作、结盟、伙伴关系等等层出不穷。手机厂家和电信运营商、芯片厂商和计算机厂商、硬件和软件、Linux联盟、3C联盟、自由联盟、硅谷反微软联盟等等。联盟的价值在于不再是单个企业的高风险活动,而是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双赢行为。有时联盟本身就是市场,比如合作伙伴在购买了微软的开发工具以后,一般都会带有销售微软其他产品的任务,合作厂商就成为了微软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持者。建立战略联盟的原则:(1)广交盟友,特别是与那些能够控制最终产品构成的厂商,如OEM厂商、操作系统开发商、电讯产品制造商等
37、建立联盟。(2)建立联盟是一个非常政治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权利和义务相互妥协的结果,企业必须要让渡一些资源以换取其他的资源,但企业必须防止由于战略联盟而导致核心资源的流失。(3)设计一个自己受益而且能够吸引合作伙伴的框架,尽可能地寻找自己的天然盟友,如Navigator、Explorer竞争浏览器标准时,Netscape和Sun就是死党。松散型联盟松散型联盟也是当今信息产业比较盛行的竞争策略。这类联盟多是有多家企业组成,或者是上下游关系,或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产业的。具有很大的开放性、随机性和象征性,交叉联盟和“脚踩几只船”的情况也很常见。如上游厂商英特尔发布移动“迅驰”技术时,就有世界范围内的多家软硬件企业表示跟进。即使是在PC领域密不可分的Wintel联盟到了新型的移动通讯领域也不再那么密不可分了,微软与德州仪器的合作协议与其跟英特尔的协议几乎相同,而英特尔的芯片上也支持Symbian、Palm等。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联盟,联盟的存在与否、稳固与否都取决于是否能带来双赢的收益。4、取得政府支持 当市场上两个战略联盟实力相当,竞争无法分出胜负时,政府的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能够获得政府支持的一方就将是最终的胜利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