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妖娆(ro)汹涌(yng)风骚(so)成吉思汗(hn)B嘶哑(s)娉婷(pn)鲜妍(yn)一代天骄(jio)C呢喃(ne)冠冕(min)飘逸(y)顿失滔滔(to)D勃发(b)凝望(nng)忧戚(q)惟余莽莽(mng)2、下列各项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慢游。B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C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D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3、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读过许多描写人间至情的文章,背影再塑生命的人爸爸的花落了秋天的怀念都主
3、要表达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真情。B成语“妄自菲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不求甚解”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峰回路转”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C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和张飞“桃园结义”,兄弟情深;黄盖上演“苦肉计”忠义无双。D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广贺高铁建成通车之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B我并不是否认你学习的进步,而是说你应该制定更合理的学习计划。C回想初中三年,同学们快乐的歌声,活泼的身影,至今还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
4、一份纯洁的情感。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名句填写(1)气蒸云梦泽,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月下飞天镜,_。(李白渡荆门送别)(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4)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_?_”。(5)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了诗人的奇特想象,反映作者博大襟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劝勉友人友情可以破解时空阻隔的名句是:_,_。(7)读一读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_”,让我们徜
5、徉在宁静和谐的田园之间。(8)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大力弘扬勤俭节约之风。爷爷对这个举措赞不绝口,他语重心长地说:“兴家犹如针挑土,_,兴国与兴家的道理一样,我们应该艰苦奋斗、厉行节约。”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乙】微斯人,吾谁与归?【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肚
6、耳,肤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丙】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注】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不暇顾不上。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升平太平。1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不暇廉肚耳温故知新不以物喜物以类聚B或异二者之为或请重法以禁之请重法以禁之鸿鹄之志C何时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或异二者之为大有作为D是进亦忧自是数年之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实事求是2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翻译:在
7、天下人忧之前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理解:这句话表现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博大胸襟。B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回去呢?理解:“斯人”既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敬慕和对滕子京劝勉之意。C安用重法邪?翻译: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理解:唐太宗认为应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因此不需要严酷峻法,他做到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中国历史上忧国忧民的人物很多。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忧国忧民在范仲淹、辛弃疾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链接材料一】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
8、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节选自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链接材料二】孝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注】缞绖(cu di):丧服,此指穿着丧服。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赗敛(fng lin):下葬时入殓的衣服。彻:同“撤”,撤去。赒(zhu):救济。通判建康府:辛弃疾到建康府做通判。对:对策。不为迎合: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2024 学年 山东省 威海市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期末 高分 预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