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汇报.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镇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汇报为加快施行乡村振兴战略,20_年我镇率先推进武家庄村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立,目前各项建立工作稳步推进。现将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根本情况武家庄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下辖7个自然村,512户,1508人,耕地面积25000亩,林草地面积8000亩,村民收入主要依靠传统种养殖、外出务工、转移性收入为主,其中村种植业主要以谷子、小杂粮、玉米、土豆等为主,养殖业主要以羊、牛、猪、家禽等为主,20_年农民人均收入达8600元。该村人口聚集、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水电、道路、宽带、移民搬迁、亮化工程等公共根底设施完善,老年幸福院、红白理事会、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新农村建立成果位居
2、全镇前列,村集体经济和农村社会事业得到稳步安康开展,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立奠定了坚实根底。二、建立情况今年,我镇坚持围绕“村级组织、乡村治理、产业开展、补强公共设施”四大工程为主要建立内容,按照全面施行期、稳固提升期两个阶段分步推进该项工作,利用2年时间,打造成全镇乡村振兴标杆村。目前,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一是村级组织建立全面加强。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工程施行,镇村两级分别成立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建立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将示范村建立工程摆在了突出位置。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示范村建立、引领村民增收致富。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3、深化村两委干部学习制度,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持续改良工作作风,经常理解群众对党员、支部的工作意见,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好事。通过落实基层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视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效劳群众的职责,有效激发了党员群众施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内生动力。二是乡村治理形式不断完善。加快完善“一核两委一会”(“一核”即以党支部领导为核心;“两委”即村委会和村务监视委员会;“一会”即村级事务协商会)乡村治理体系。实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推进村务民主协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行家风、村风、党风教育,以良好家风带村风促党风。全面修订
4、完善武家庄村村规民约,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宗族宗派观念,抵抗、消除封建迷信等各种不良思想对农村社会的影响,引导农村党员老实守信、遵纪守法、破除陈规陋俗,成立红白理事会监视管理委员会,摒弃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做法,带动广阔群众树立文明新风,进步乡风文明程度,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施行。三是产业开展力度不断加大。过去,武家庄的经济来主要是外出务工和退耕还林补贴、种植养殖等,种植的都是谷子、玉米、黄豆、土豆等农作物,其中黄豆、糜谷为经济来作物。随着在县、镇重点向现代农业产业化开展,逐步改善农村消费生活条件;在夯实农业根底,推广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劳务培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政策,该村
5、村积极响应,全村上下大力开展种植优质谷子沁州黄,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开展,改变了原有的种植构造,全村20_多户农民共计种植约1500亩优质谷子。另外,各类杂豆、玉米等种植数量较往年有大幅提升。四是重点工程建立有序推进。为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建立,壮大村集体经济,镇党委、政府协调民营企业国能煤矿出资119万元,在镇政府东侧劈山填沟,动用土方25万方,取土新造50亩耕地,建成20_00平米集镇广场根底。并初步形成了广场规划设计方案,开工施行了排洪、排污、场平等配套根底设施,下一步将申报多方筹集资金,重点施行绿化、硬化工程,配套建立村委会、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等设施,打造全县一流镇级文化广场。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在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工程建立过程中,制约和影响开展的主要瓶颈就是建立资金缺乏。由于我镇属于纯农业乡镇,镇村财力拮据,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县级财政投入资金也有限,导致工程推进阻力大。建议上级部门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立工程资金投入,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下一步,将进一步做好示范村土地流转、三变改革、环境卫生整治、文化活动广场规划建立等工作,以“村支部+致富带头人+农民”三合一形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力争实现武家庄农村产业“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农民增收“富”。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