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欢送大家分享。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重点】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字,能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课文。3、大致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教学难点】明白“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2、【教学准备】老师: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课件。学生:预习课文:1、读课文三遍,包括课后生字。2、勾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3、给田字格中的生字注音。4、给生字组词,至少两个,鼓励找四字词语。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播放鹳雀楼的录像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著名诗人王之涣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风光,留下了传送千古的名诗登鹳雀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吧!生读题,学习题目中的三个汉字,只要求认。二、读熟古诗,认识汉字。1、师:王之涣笔下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听老师读一读,一边听一边划出停顿来。2、
3、师:你能在拼音娃娃的帮助下,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吗?自己试一试吧!生读完以后,交流展示。3、诗歌读得这么好,汉字娃娃一定记得很熟!咱们来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汉字,交流识字方法,组词。4、把汉字娃娃送回到古诗中,你一定读得更好。生再读古诗。5、师:孩子们知道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吗?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生:白日依山尽。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生:黄河入海流。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6、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能看着这样的情景背诵
4、吗?练习背诵。三、书写生字。1、师:淘气的汉字娃娃要孩子们送他们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里呢?田字格里面。2、今天要求写的汉字娃娃很少,你能写好吗?找找这些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交流写字要领。3、师:咱们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一看二写三对照。生摆好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然后开场书写,努力做到书写标准、端正、整洁。4、生写完以后,展示,交流,评奖。四、作业设计:1、默写古诗。2、读读王之涣的其他古诗。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登鹳雀楼教案2教学目的:1、详细目的: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
5、解古诗的意思。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络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2、教学重点: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到达有感情的诵读。教法和学法: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展教学,向学生浸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课前准备: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早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风光的故事。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环节设计:一、导入: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
6、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答复,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一样。2、师:如今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然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风光。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疑心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考虑。本课里面的两首古
7、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风光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二、检查预习,呈现目的。1、出示整首诗文。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如今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时机,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些方面的内容呢?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进展整理并板书在旁边: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鹳雀楼 小学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