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市农村劳动力调查报告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开展,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我市农村劳动力的调查报告,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有所帮助。一、劳动力整体状况全市总人口106万,农村劳动力43万,其中农村充裕劳动力20余万,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8亩,是重庆辖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市之一,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14.9万人,每年带回的经济收入总额在4亿元以上。农村充裕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永川要在将来7年内建立成为大城市,30%以上的农
2、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这其中,首先是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吸纳这局部人就业。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中,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5%。农村劳动力特别中40岁以下的人将是转向城镇的主要人口,他们的转移情况、务工收入上下,将直接影响到我市城镇化建立的进程。二、充裕劳动力转移现状去年,我市农村劳动力在永川范围内转移4万人,在重庆市区转移2万人,重庆市外转移12万人,境外转移累计人数1498人次。重庆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和、云南等遥远地区,境外转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迁、日本北海道等十几个国家从事渔业捕捞。外出
3、人员中,86%的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各占7%。永川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在城区、集镇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效劳业,重庆市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效劳、经商业。经过近年的努力,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输出已经呈现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目前,我市建成了高规格的综合效劳大厅和交易大厅,成功与重庆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二是效劳功能进一步健全。据调查理解,我市先后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基地26个,建立了农村充裕劳动储藏基地3个,劳务输出基地5个。同时,对各类外出民工分别进展登记造册,促进民工有序流动。仅去年,就帮助民
4、工追收工资96万元,清退保证金1.8万元,催促用工单位替民工参加社会保险850人,处理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56件。三是职工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中,我市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和预备制度的同时,标准和开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8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增加到4家。三、存在的问题在对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市场调查中理解到:三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的“症结”:一是自发外出,无序流动。有关资料显示,除境外劳务输出通过劳动部门外,我市9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依靠亲朋好友或自发外出。由于不标准的劳务输出,这局部民工的劳动权益往往很难得到保障,极易造
5、成用人单位拖欠民工工资、发生劳动争议等侵权行为。二是文化层次低。我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48%为初中以上文化,30%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小学文化或文盲人员高达20%,大专文化以上仅占2%。文化偏低,使他们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往往在低层次的产业中竞争,工资收入低,生活工作条件差,劳动福利待遇得不到较好保障,处于优势求生状况。据市农调队和劳动部门抽样调查统计,我市民工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500700元,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境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月平均收入1500元左右。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民工高达86%。这些低程度务工构
6、造,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三是开发难度达。我市二、三产业开展滞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制约了农村充裕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而外出务工,又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年性转移人数尚需稳固:进一步增加外出人数,又因为有的地方经济根底差、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大量充裕劳动力难以转移。四、方向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近期看是实现农民增收,远看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小康目的的根本途径。有关人士认为,要实现我市农村充裕劳动力的大转移,必须“六架马车”拉动。一是以经济增长拉动劳动力转移。坚决不移地在施行工业强市开展战略中,大力开展二、三产业,努力保持区域经济较快增长的势头,不断创造和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
7、位。二是以构造调整带动劳动力转移。大力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扩大农民进入城镇就业的主要途径。重点开展农产品加工、旅游、商贸和饮食效劳业,施行品牌战略,培育商贸优势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三是以政策投入驱动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工作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在城市自主创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和其它适宜农民进城就业的工程,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四是以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我市应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准入制度和劳动预备制度,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以培训学校或者中心为根底,建立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基地,凡申请办理职业资格证,必须培训合格后有职业培训中心向技能鉴定部门申请鉴定。努力进步农民工劳动者队伍素质,增强其就业的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优势地位。五是以就业效劳推动劳动力转移。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全国100个流动就业重点监控点的特有优势,加快劳动力市场建立,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种职介所的作用,加快我市“职业培训、劳动力储蓄、劳务输出、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四大劳务输出基地的建立,进一步标准用人单位招工用工行为,催促指导各类用人单位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形成稳定的劳动关系。六是以小城镇建立拉动劳动力转移。第 5 页 共 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