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及管理规范(T-ZACA003—201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及管理规范(T-ZACA003—20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及管理规范(T-ZACA003—2018).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91.100.30Q 13T/ZACA团体标准T/ZACA 0032018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及管理规范Basic requirements and management rules of laboratory for ready-mixed concreteproduction enterprises2018-11-27 发布2018-12-10 实施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发 布T/ZACA 0032018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基本规定.25试验室基本条件.26试验室管理.57资料管理.9附录 A(规范性附录)试验室管理制度.12
2、附录 B(规范性附录)企业试验室应配备的试验仪器、设备.13附录 C(规范性附录)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常用标准、规范.15附录 D(规范性附录)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记录清单.19T/ZACA 0032018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合格评定协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嘉兴市方圆公正检验行、湖州衡鼎产品检测中心、嘉兴市哈津新材料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德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桐庐鼎力建材有限公司、桐乡市鑫联混凝土有限公司、嘉兴
3、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平湖市开元混凝土有限公司、海盐沈荡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桐乡市钟大建材有限公司、海盐县秦山混凝土有限公司、平湖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嘉兴市计量检定测试院、嘉兴征宇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嘉兴市旭峰混凝土有限公司、海宁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嘉兴凤桥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嘉兴大桥南方混凝土有限公司、浙江方圆检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南方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衢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中心、杭州余杭恒力混凝土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国祥、莫斐儿、黄清林、沈学锋、俞龙生、吴伟峰、周宇东、陈卫忠、胡国华、李炳春、陈爱新、陶能四、
4、张晏清、刘红飞、孔跃峰、钟坤泉、水海军、肖嘉峰、沈凯华、黄雅芳、代艳荣、孙世元、李定乾、曹春弟、吴昊、董渊、董磊、李新良、戴海峰、仲俊瑶、查凤佳、袁威涛、唐翰钦、徐云远、吴建中、陆建华、叶临伟、陈忠明、朱云婷、仇晓江、赵志坚、陈晓慧、韩延刚、朱晓明、姚叶斌、陈星、黄翔、宋永根。本标准为首次发布。T/ZACA 0032018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基本条件及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内设试验室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试验室基本条件、试验工作管理及资料管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预拌混凝土企业内设试验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5、,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34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GB/T 1346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24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4902预拌混凝土GB/T 1767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
6、准JC/T 681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JC/T 682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JC/T 68340 mm40 mm 水泥抗压夹具JC/T 724水泥胶砂电动抗折试验机JC/T 726水泥胶砂试模JC/T 727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JC/T 729水泥净浆搅拌机JC/T 955水泥安定性试验用沸煮箱JC/T 956勃氏透气仪JC/T 959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JG/T 237混凝土试模JG/T 244混凝土试验用搅拌机JG/T 245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JG/T 246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JG/T 248混凝土坍落度仪JG/T 249混凝土抗渗仪T/ZACA 00320182JG/T 302
7、7混凝土加速养护箱JGJ 5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 270水运工程混凝土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试验室laboratories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最高管理者授权,从事内部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及技术活动的部门。4基本规定4.1试验室的各项工作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现行有效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上级管理部门的政策文件。4.2试验室主任或负责人应对出具试验结果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直接的责任。严禁向使用单位或第三方提供虚假试验结果等资料。若提供虚假资料,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由试验室主任或报告签发人员
8、负直接经济责任或刑事责任,若企业法人迫使试验人员、试验室主任或负责人伪造试验结果,提供虚假试验报告,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由企业法人负直接责任。4.3试验室应建立有效的文件管理制度,相关管理制度包括并不限于附录 A 的规定。4.4试验室应建立试验结果原始记录等书面台账、电子台帐等数字化管理系统或对接用户的互联网大数据平台。4.5试验室应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试验项目的比对考核。4.6技术资料的填写应内容齐全、字迹清晰、书写规范,并符合有关规定。5试验室基本条件5.1人员配备5.1.1试验人员的配置应与其生产规模相适应,企业应配备的试验人员数量见表 1。表 1试验人员数序号企业规模试验人员数量(人
9、)1年产 30 万立方米及以下62年产 30 万立方米以上 80 万立方米以下73年产 80 万立方米以上 120 万立方米以下84年产 120 万立方米及以上95.1.2试验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和试验操作要点,经相关培训和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T/ZACA 003201835.1.3试验室主任应具有 2 年以上从事建材检测或工程检测或混凝土生产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或注册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负责试验报告的签发。5.1.4工艺员应具有 2 年以上从事建材检测或混凝土生产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流程及配合比设计,了解原
10、材料的性能、掌握过程及出厂质量控制要点。5.1.5审核人员应具有 2 年以上从事建材检测或混凝土生产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相关标准及试验报告审核程序,具备对试验结果做出评价的判断能力。5.1.6样品管理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能准确按样品管理程序要求保管、处置样品,工作认真细致。5.1.7设备管理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具有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知识,熟悉检测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要求。5.1.8资料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熟悉档案管理,能熟练操作电脑,熟练掌握试验报告打印操作,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工作责任心强。5.1.9企业应建立试验人员技术档案,并在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11、。5.2场地与设施5.2.1试验室应有独立的检测场所,设置物检室、化学分析室、高温室、骨料室、成型试配室、力学室、标养室、留样室、资料室等。5.2.2试验室(试验场所)的面积与温湿度要求应符合表2 的规定。表 2试验室(试验场所)面积与温湿度要求序号试验室(试验场所)场地最小面积/m2温度要求/湿度要求/%1物检室25202502化学分析室15205503高温室15/4骨料室10205/5成型试配室50205506力学室20205507标养室50202958留样室15205509资料室15/605.3仪器、设备5.3.1企业试验室配备的检验仪器、设备见附录 B。5.3.2试验室应建立完整的试验
12、仪器、设备台帐和档案。5.3.3试验仪器、设备应定期由有资质的计量检定单位对其进行检定或校准。5.3.4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试验仪器设备应进行检定或校准:a)首次使用前;b)可能对测试结果有影响的维修、改造或移动后;c)停用后再次投入使用前。5.3.5内部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水泥试模、混凝土试模、水泥试验筛,内部校准应确保:a)校准设备的标准器满足计量溯源要求;b)实施内部校准的人员经培训和授权;T/ZACA 00320184c)环境和设施满足校准方法的要求;d)编制自校规程,优先采用标准方法(现行有效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非标准方法使用前应经确认;e)保存内部校准的记录。5.3.6试验仪器、
13、设备在下列情况下不得继续使用:a)当仪器设备在量程刻度范围内出现裂痕、磨损、破坏、刻度不清或其它影响测量精度等问题时;b)当仪器、设备出现显示缺损、不清或按键不灵敏等故障时。5.3.7对于使用频次高或易产生漂移的试验仪器、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宜对其进行期间核查,并做好记录。5.3.8试验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检定或校准标识,标识的内容应包括仪器设备使用状态、有效期。5.3.9试验仪器、设备应按照有关规定及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5.3.10用于现场测试的试验仪器、设备,应建立领用和归还台帐,记录仪器设备完好情况及其它相关信息。5.4环境要求5.4.1试验室内各种检验仪器、设
14、备布局应合理并符合试验工作要求。5.4.2试验区和养护室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应配备环境控制设备和监控设备等措施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5.4.3试验区应与办公区分开,并应有明显标识;与试验无关的人员限制进入试验区。5.4.4试验场所的环境应符合试验工作要求,并做好相应记录。5.4.5工作场所的卫生、噪声、电磁场、震动等环境因素不得影响试验工作。5.4.6试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及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有毒物质的处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人身健康安全的相关规定。5.5安全防护5.5.1应在试验区配置消防设施设备(如灭火器、报警装置等)。5.5.2危化品、易制毒品应存储于专用试剂柜中,分类隔离存
15、储,并做好标识。试剂应避免阳光直晒及靠近暖气等热源,要求避光的试剂应存于暗柜中。5.5.3易制毒品应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在收、发易制毒品应保证两人在场,应建立易制毒化学品进出登记台账,并按规定进行记录。5.5.4危化品、易制毒品储存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在室内私接电源,堆放杂物等;严禁在室内吸烟,使用手机等各类非防爆类电子设备;室内应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等条件,必要时开启强制通风设备。5.5.5危化品、易制毒品储存室应安装防爆灯,并安装防盗设施。危化品、易制毒品严禁转让、出售、借用和赠送,若违反规定擅自使用危化品、易制毒品者,将视情节轻重处理,造成严重后果者,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试验室管
16、理6.1职责权限6.1.1试验室主任试验室主任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T/ZACA 00320185a)负责组织、指导、检查和监督试验室人员工作;b)负责组织产品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和验证,并保证生产时正确使用产品配合比;c)监督收集有关标准的最新版本,并及时更新检测方法和资源的配置;d)负责试验报告的签发,有权拒绝签署不符合有关规定的试验报告,并要求相关人员改正;e)检查督促试验室各岗位责任落实情况,确保生产过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6.1.2试验员试验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熟悉相关技术标准和试验操作程序;b)掌握所用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保养和使用;c)按规定试验方法对分管的项目进行试验;d)
17、做好试验原始记录并签名;e)负责所用仪器设备的日常保管、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记录;f)负责汇总及整理相关试验原始记录;g)负责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工作。6.1.3工艺员工艺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负责控制生产配合比,确保其配合比与设计配合比相符,当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在试验室主任的授权范围内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并予以记录;b)负责产品出厂质量监控及质量分析;c)负责监督出厂产品的检验工作;d)配合有关部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和处置;e)做好各相关质量记录,并负责汇总和整理。6.1.4审核人员审核人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负责试验报告及原始记录的审核,对报告及原始记录的完整性、规范性、信息
18、量及结果的准确性负责;b)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试验结果有权要求有关人员重新检验。6.1.5样品管理员样品管理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按标准有关要求负责样品的封存保管;b)接收样品时应记录样品状态,并登记入账;c)当样品不符合有关规定要求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包括状态和封签),负责上报试验室主任;d)负责样品的标识及分类管理;e)负责保持样品容器的清洁完好;f)负责样品室的环境条件符合该样品的贮存要求;g)按有关管理规定负责样品到期处理;h)负责样品室的环境卫生。6.1.6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T/ZACA 00320186设备管理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协助试验室主任确定各试验项目所需设备的计量
19、特性、规格型号,参与设备的采购安装;b)负责按计划做好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工作;c)负责对设备状态的标识,并及时更新;d)定期或不定期做好设备状况的检查,督促试验人员按操作规程操作及做好使用记录,并负责仪器设备的报修及确认;e)指导、检查试验室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6.1.7资料员资料员资料员应做到以下方面内容:a)负责检测信息和各相关档案管理工作;b)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各相关记录的编写、收集、整理、保管,保质保量按期移交归档;c)负责内外有关部门相关资料的收集、登记、传达、传阅、借阅、整理、分类、保管、归档、销毁等管理工作;d)负责有效文件的发放和登记,并及时回收失效文件;e)负责及时
20、整理、录入、统计试验数据及试验报告的打印和发放;f)按规定负责对过期资料的销毁;g)负责档案室的防火、防蛀、防盗工作。6.2标准物质的使用及管理6.2.1标准物质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并在其证书有效期内使用。6.2.2标准物质应按其所要求的贮存环境进行贮存,宜采用双人双锁管理。6.3能力比对6.3.1试验室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相关部门组织的能力比对,以保障试验室的检验能力。6.3.2试验室应组织内部比对,以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6.3.3比对内容可包括人员、设备,以及原材料与产品质量、配合比设计等项目。6.3.4比对样品可送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其结果作为试验室能力比对的验证。6.4检验试验要求6.
21、4.1试验室使用的标准规范应有效,试验室可根据需要使用附录 C 中的标准和规范,并对标准规范的有效性进行跟踪。6.4.2试验室在试样(件)的接收、存放和测试过程中,应对试样(件)做出唯一性标识和状态标识。6.4.3试验人员应严格按照试验标准和方法开展检测工作。6.4.4试验人员在开展试验工作前、后及过程中应检查所用仪器设备的工作状态,并做好记录。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方可开展检测工作。6.4.5试验工作对环境温度、湿度有要求时,在开展检测工作前、后及过程中应控制环境的温度、湿度,并做好记录。6.4.6试验人员在开展试验工作前应对试样(件)的状态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6.4.7记录中有未涉及的检测项
22、目栏,该栏对角线划掉“/”。6.4.8试验人员应真实记录检测数据,并由专人进行校核。6.5原材料检验T/ZACA 003201876.5.1试验室应制定原材料质量控制文件,保证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要求。6.5.2原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要求。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批检查其规格、型号、外观和质量证明文件等。6.5.3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照现行标准要求,按批取样试验,不得使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原材料。6.5.4原材料主要检验项目、检验依据及取样频次按相关规定进行。当合同有特殊要求时,应按合同约定执行。6.5.5材料进场时应按规定取样、留样。胶凝材料、外加剂应留样封存,留样存放时间应符合国家及省、市现
23、行有关规定。6.5.6当原材料的检验结果不符合现行有关规定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并向试验室主任汇报,采取措施处理。6.5.7当采用新材料时,应有充足的技术依据,并在使用前进行试验论证,验证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且其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6.5.8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砂、石等原材料进厂时,采购部门应核对其型号规格及数量,试验室按规定进行进货检验。6.6配合比确定6.6.1预拌混凝土批量生产前应根据技术要求、施工条件及原材料的性能等进行配合比设计,应在试拌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根据 JGJ 55 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配合比调整,确定生产配合比。6.6.2配合比设计应采
24、用实际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材料,并应满足现行标准的有关要求。6.6.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 JGJ 55 等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行。其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应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6.4混凝土试配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机应符合现行标准 JG/T 244 的规定,搅拌方法宜与实际生产方法相同。6.6.5每盘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应符合表 3 的规定,并不小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 1/4 且不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表 3混凝土试配的最小搅拌量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mm)拌合物数量(L)31.52040.0256.6.6配合比调整后,应按 GB/T 14902 的规定测定拌合物水溶性氯离子含
25、量,试验结果应符合 GB/T14902、JGJ 55 的规定。6.6.7有耐久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应进行相关耐久性试验验证。6.6.8试验室可根据常用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并应在启用过程中予以验证或调整。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a)对混凝土性能有特殊要求时;b)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等原材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6.6.9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能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6.7混凝土检验T/ZACA 003201886.7.1混凝土应依据相应的性能要求进行检验,其检验项目、抽样、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生产 企业 试验室 基本条件 管理 规范 ZACA003 20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