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履带起重机(T-ZZB 0303—2018).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型履带起重机(T-ZZB 0303—2018).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履带起重机(T-ZZB 0303—2018).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T/ZZB 03032018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3 5 技术要求.4 6 试验方法.10 7 检验规则.10 8 使用说明书、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3 9 操作与使用.14 10 质量承诺.15 T/ZZB 03032018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进行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牵头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三一装备有限公司。本标准参
2、与起草单位: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湖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排名不分先后)。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继文、马溢坚、秦绪起、陈本瑶、黄群、廖虎灵、蒋剑锋、张扬、李锋、谢军、朱安宁、夏珺芳、王敏、陈卫。本标准由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负责解释。T/ZZB 03032018 1 大型履带起重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履带起重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说明书、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操作与使用及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起重量300t及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3、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766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元件的通用规则和安全要求(GB/T 37662015,ISO 4413:2010,MOD)GB/T 3811 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1部分:总则 GB/T 6974.1 起重机 术语 第1部分:通用术语(GB/T 6974.12008,ISO 4306-1:2007,IDT)GB 12602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 GB/T 13306 标牌 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5602016 履带起重机 GB 20
4、891 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GB/T 21458 流动式起重机额定起重量图表(GB/T 214582008,ISO 11661:1998,IDT)GB/T 22358 土方机械 防护与贮存(GB/T 223582008,ISO 6749:1984,IDT)GB/T 24818.2 起重机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 GB/T 28264 起重机械 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JB/T 4198.1 工程机械用柴油机 技术条件 JB/T 10559 起重机械无损检测 钢焊缝超声检测 ISO 4306.2 起重机 术语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C
5、ranesVocabularyPart 2:Mobile cranes)ISO 11660.2 起重机 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部分:流动式起重机(CraneAccess,guards and restraintsPart 2:Mobile cranes)3 术语和定义 GB/T 6974.1、ISO 4306.2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主臂 main boom 与转台铰接,用于支撑载荷提升,可以变幅的构件。T/ZZB 03032018 2 3.2 副臂 jib 与主臂端部连接,以增加臂架长度和辅助起升的构件。3.3 变幅副臂 luffing jib 在作业过程中,可以
6、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3.4 固定副臂 fixed jib 在作业过程中,不可以改变与主臂夹角的副臂。3.5 主臂桅杆 main boom mast 与转台铰接,钢丝绳通过其头部的滑轮组能使主臂或超起桅杆变幅的桅杆。3.6 副臂桅杆 fly jib mast 与主臂端部或附近部件铰接,用于支撑副臂的构件。3.7 超起桅杆 superlift mast 一端与转台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件(拉板或拉绳)与主臂桅杆和超起配重连接,能改变臂架工作幅度、提高起重性能的桅杆。3.8 超起装置 superlift device 通过增设超起桅杆、附加配重和辅助机构,改善构件受力状况及整机稳定性、从而提高起重性
7、能的装置。3.9 超起工况 superlift operating mode 带有超起装置的起重机作业工况。3.10 标准工况 standard operating mode 不带超起装置的起重机作业工况。T/ZZB 03032018 3 4 基本要求 4.1 研发设计 4.1.1 产品设计应符合 GB/T 3811 的要求。4.1.2 应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产品结构及产品外观进行设计,包括对履带架、底座、转台、臂架、受力销轴等关键结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分析,应采用如有限元方法分析其受力、强度及变形情况等,并试验验证其可靠性。4.1.3 应采用运动分析软件对行走、回转、变幅等机构进
8、行运动分析计算,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4.1.4 产品设计应编制设计计算书,包括对结构、机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和液压系统的校核。4.1.5 设计计算结果应通过履带起重机的性能检测进行验证,且形成验证技术文件,并存档。4.2 材料 4.2.1 起重机的主要受力结构件(履带架、底座、转台、臂架等)的材料应优先选用抗承载能力性能好的高强度材料,材料的屈服强度不应低于 690MPa。4.2.2 主要原材料应有产品质量证书方可使用,当使用代用材料时,其主要技术性能不应低于原设计要求,且应经设计人员批准同意,并存档。4.3 生产制造 4.3.1 产品制造商应具备生产废水的处理循环利用设备,废水回收再用。4
9、.3.2 产品制造商应具备除尘、防雾等环保设备,并实行专人负责制,确保每台环保设备的正常使用。4.3.3 产品制造商应具备先进的工艺、配套完善的工装模具和数控切割机、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以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其中关键件的下料、加工和焊接采用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完成率不低于 80,一般零部件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完成率不低于 30。4.3.4 焊接、调试作业人员应通过培训考核,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4.3.5 产品制造商应具备先进的喷涂前表面防蚀处理生产线及自动化的表面防腐、喷涂处理生产线。4.3.6 产品制造商应具备对起重机进行静态稳定性、动态稳定性、爬坡能力、行驶能力
10、、承载能力、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性能参数检测试验的的条件和能力;至少包括下列检测试验设备及试验场地:a)专业的试验场地(总面积不低于 15000m2,长度不少于 200m),满足产品测试要求的坡道;b)满足产品测试要求的试验载荷;c)臂架接头疲劳试验测试装置;d)液压系统测试装置:包含压力表,测温仪,秒表,皮尺,液压测试仪;e)履带板拉、压试验检测装置;f)材料理化分析、性能试验装置;g)焊接无损探伤检测装置;h)拉力试验台;i)静态应力测试设备,可同时测点数不低于 200 个。4.4 售后服务 4.4.1 应建立互联网远程服务系统,能够通过 GPS 定位或移动网络,对销售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实现
11、信息的传递、管理、维修指导等功能。T/ZZB 03032018 4 4.4.2 应提供下列系统或装置:a)符合 GB 12602 规定的力矩限制器系统;b)内置用于实时记录设备的工作状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机构工作时间、超载异常、安全报警、臂架角度、额定载荷、实际载荷、操作指令、回转角度等数据的装置;c)内置具有远程调试、故障排查和数据分析等功能的装置;d)符合 GB/T 28264 规定的安全监控管理系统。5 技术要求 5.1 工作条件 工作条件应符合GB/T 145602016中 4.1的规定。5.2 整机 5.2.1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GB/T 145602016中 4.2.1的规定
12、。5.2.2 环保要求 5.2.2.1 噪声要求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2.2 的规定。5.2.2.2 在国内使用的起重机选用柴油机的排气污染物应符合 GB 20891 的规定。在发达国家使用的起重机其选用的柴油机排气污染物应不低于 stage A(或 Tier3)的规定。5.2.2.3 起重机应装有空调,其制冷剂应符合使用所在国空调环保标准的规定。5.2.2.4 发动机的技术要求应符合 JB/T 4198.1 的规定。5.2.3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 整机抗倾覆稳定性应符合GB/T 145602016中 4.2.3的规定。5.2.4 可靠性 可靠性应符合GB/T 14560
13、2016中 4.2.4的规定 5.2.5 焊接 5.2.5.1 焊接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2.5 的规定。5.2.5.2 下列关键焊缝应进行超声波探伤,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 JB/T 10559 中质量等级 1 级:a)起重臂根部联结与主弦杆的焊缝,各臂节主弦杆与联结座的焊缝为关键焊缝;b)A 型架、拉板或拉管焊缝、臂架上各吊点、腰绳的联结点为关键焊缝;c)平台、底座、履带架上的承载焊缝且能用检测设备确认的焊缝为关键焊缝;d)单件重量超过 10t 的所有方便运输和工艺用翻转吊点为关键焊缝。5.2.5.3 焊接件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减小断面突变,当板厚或板宽相差悬殊而
14、需要对接时,应设计平缓的过渡区;结构上尖角或拐角处应作成圆弧状,其曲率半径越大越好。焊缝尽量不设置在应力集中区,尽量不在主要受拉力构件上设置横向焊缝。5.2.5.4 应力集中主要焊接结构件应采取消除焊接内应力措施,并在图样技术要求中提出。T/ZZB 03032018 5 5.2.6 涂装 5.2.6.1 涂装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2.6 的规定。5.2.6.2 起重机外观和商标图案布置应美观、醒目。5.2.6.3 外露并需要拆卸的销轴、螺栓、链条等连接件及弹簧、油缸活塞杆等应采取非涂装的防锈措施。5.2.6.4 走道、扶手和护栏表面应采用镀锌、浸锌或喷塑防腐方法进行处理
15、。5.2.7 臂架头部侧向位移 臂架头部侧向位移应符合GB/T 145602016中4.2.7的规定。5.3 结构 5.3.1 一般要求 起重机结构件材料和结构型式应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防腐和有关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选用新材料应进行工艺验证。5.3.2 臂架 5.3.2.1 臂架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3.2 的规定。5.3.2.2 起重臂材料应保证冲击韧性的合格,即保证-20冲击韧性试验合格,补充-40冲击韧性试验做为参考。5.3.2.3 主臂、副臂及超起桅杆弦管的材料屈服强度应不低于 690 MPa,在-20冲击功应不小于 50 J;所有腹管材料的屈服强
16、度应不小于 460MPa,在-20冲击功应不小于 39J。5.3.2.4 起重臂关键受力结构件应根据GB/T 3811附录M进行详细计算,并采用有限元分析进行校核。5.3.2.5 各臂节上应设计方便运输和翻转的吊点。5.3.2.6 当臂架截面高度大于 2m 时,臂架的上表面应设置臂架的安装、拆卸、维修和保养的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通道及安全防护设施应符合 GB/T 24818.2 的规定,并应在臂架侧面上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扶手、把手、梯子、安全防护装置等)以确保人员能够安全、方便的到达臂架上部。5.3.2.7 装配/拆卸臂架的臂节销轴时,应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5.3.2.8 臂节的连接销直径7
17、0 时,应采用动力拆装,在拆装位置应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5.3.3 下车 5.3.3.1 履带的张紧程度应可调。对于具有伸缩平移功能的履带架,其伸缩运动应平稳,伸出后应有消除间隙的装置。5.3.3.2 四轮一带结构应有足够的工作级别,能满足特殊工况的长距离全臂架工况行走,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非正常路面对履带板的影响。5.3.3.3 装配后的支重轮、驱动轮、从动轮的纵向对称中心线应在同一铅垂面内,偏差应不大于 2mm。5.3.4 司机室 5.3.4.1 司机室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3.4 的规定。5.3.4.2 司机室内应配备起重机使用说明书。5.3.4.3 司机室内应
18、有额定起重量图表,其固定方式应符合 GB/T 21458 的要求。5.4 机构及零部件 T/ZZB 03032018 6 5.4.1 起升机构 5.4.1.1 起升机构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1 的规定。5.4.1.2 最短工作主臂、最小工作幅度、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或最长工作主臂、最小工作幅度、起吊最大额定起重量时,载荷起升到某一高度(不使用棘爪类制动器制动)、发动机熄火(停止油泵工作)10秒钟内,载荷或臂架端部的下降距离不应超过 15mm,10 秒钟后不允许有任何下降或回缩。5.4.1.3 对于有两套主卷扬的起重机,应具有同步功能,同步精度要求单 10mm/10m,
19、最大累计不超过50mm。5.4.2 变幅机构 5.4.2.1 变幅机构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2 的规定。5.4.2.2 臂架变幅采用卷扬机构桅杆组合结构时,卷扬机构应设置常闭式制动器,并能承受不小于1.5 倍的工作扭矩。5.4.2.3 应设置停止器,变幅运动结束或长时间不工作、且系统的动力被切断时,停止器应处于锁止状态。5.4.2.4 所有起重臂的起落必须依靠动力系统来完成,不允许借用外力。禁止臂架自由落臂,只有通过动力驱动才能放下臂架。5.4.3 卷筒 5.4.3.1 卷筒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3 的规定。5.4.3.2 钢丝绳在卷筒上
20、应排列整齐,不得乱绳,必要时卷筒上应有防止乱绳的装置。钢丝绳在卷筒上做多层缠绕,其偏离与卷筒轴线垂直平面的角度应不大于 2。5.4.3.3 卷筒应有足够的容绳量,两侧边缘的高度应超过最外层钢丝绳,其值应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2 倍。5.4.3.4 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卷筒上的钢丝绳至少要保留 3 圈。5.4.3.5 在最长工作主臂工况时,臂架的头部降到起重机支承面时,在变幅卷筒上缠绕的钢丝绳(除固定绳尾的圈数外)不应少于 3 圈。5.4.4 滑轮 5.4.4.1 滑轮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4 的规定。5.4.4.2 滑轮总成应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如采用非金属材料,
21、应考虑材料抗老化能力。5.4.5 钢丝绳 5.4.5.1 钢丝绳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5 的规定。5.4.5.2 起升钢丝绳应选用阻旋转的钢丝绳,必要时还应设置防止钢丝绳和吊具旋转的装置,变幅钢丝绳可选用非阻旋转的钢丝绳。5.4.6 吊钩及吊钩滑轮组 5.4.6.1 吊钩及吊钩滑轮组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6 的规定。5.4.6.2 吊钩在设计时各部分安全系数应符合表 1 的规定。5.4.6.3 经检验合格的吊钩应在低应力区作出不可磨灭的标记,其标记至少包括自重和能起吊的最大质量、生产厂家、出厂编号。T/ZZB 03032018 7 表1
22、吊钩设计安全系数 序号 名称 安全系数 n 1 钩头 3 2 横梁 2.5 3 横梁两端轴孔处 3 4 滑轮轴 2.5 5.4.7 回转机构 5.4.7.1 回转机构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7 的规定。5.4.7.2 回转制动力矩小于额定回转力矩的 1.5 倍时,回转机构应在特定位置设置机械式锁定装置,防止起重机行驶时转台意外转动。5.4.8 行走机构 5.4.8.1 行走机构应符合 GB/T 145602016 中 4.4.8 的规定。5.4.8.2 起重机正常使用时,停车制动系统应能实现由制造商指定的载荷条件下的制动。5.4.8.3 制动系统应能保证空载起重机,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型履带起重机T-ZZB 03032018 大型 履带 起重机 ZZB 0303 2018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