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利原药(T-ZZB 1253—2019).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乙烯利原药(T-ZZB 1253—201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烯利原药(T-ZZB 1253—2019).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 65.100 Y 57 T/ZZB 12532019 乙烯利原药 Ethephon technical 2019-10-16 发布 2019-10-31 实施 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 发 布 团体标准 T/ZZB 12532019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技术要求.2 6 试验方法.3 7 检验规则.6 8 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安全.7 9 质量承诺.7 附录 A(资料性附录)乙烯利及杂质的其它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8 T/ZZB 1253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
2、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品牌建设联合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牵头组织制定。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绍兴东湖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绍兴东化化工有限公司(排名不分先后)。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季小英、吴建江、黄晓丽、张伟、王建刚、杨华东、王清、汤小华、盛亦斌。本标准评审专家组长:王伟影。本标准由绍兴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负责解释。T/ZZB 12532019 1 乙烯利原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乙烯利原药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
3、、贮存、安全、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本团体内以环氧乙烷和三氯化磷为原料,经酯化、重排、酸解制得的乙烯利及其生产中产生的杂质组成的乙烯利原药。注:乙烯利和有关杂质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参见附录A。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202006 工业用合成盐酸 GB/T 601 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16052001 商品农药采样方法 GB 3796 农药包装通则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4、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130982006 工业用环氧乙烷 GB/T 247502009 乙烯利原药 HG/T 29702009 工业用三氯化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单酯 monoester 2-氯乙基-2-氯乙基膦酸酯。3.2 二酯 diester 2-氯乙基膦酸二(2-氯乙基)酯。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T/ZZB 12532019 2 4.1.1 设计团队具有了解和分析乙烯利的市场需求的能力,设计研发出具有特色的产品。4.1.2 研发设计具备自主知识产权。4.2 原料要求 生产乙烯利原药的主要原料
5、为环氧乙烷、三氯化磷和工业盐酸:环氧乙烷应符合 GB/T 130982006 中一等品的规定;三氯化磷应符合 HG/T 29702009 中合格品的规定,但游离磷指标0.0004%;工业盐酸应符合 GB/T 3202006 中优等品的规定。4.3 工艺及装备 4.3.1 全过程的连续化生产,采用微通道反应器连续酯化,重排和酸解生产采用连续化生产工艺。4.3.2 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紧急停车控制系统(ESD)。4.4 检测能力 4.4.1 具备对原料三氯化磷中三氯化磷含量、游离磷含量,工业盐酸中总酸度的质量分数的检测能力;4.4.2 具备对产品外观、鉴别试验、乙烯利质量分数、1,2-二氯
6、乙烷质量分数、水不溶物、pH 值范围、单酯和二酯等项目的检测能力;4.4.3 配备分析天平(感量:0.01 mg)、pH 计和气相色谱仪(FID 检测器)等检测设备。5 技术要求 5.1 外观 白色至浅棕色蜡状固体。5.2 技术指标 乙烯利原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表1 乙烯利原药的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鉴别试验 红外吸收光谱法 在 4000 cm-14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应与标准图谱无明显差异 气相色谱法 应与标样溶液中乙烯利甲酯保留时间相对差值应在 1.5%以内 乙烯利质量分数,%92.0 1,2-二氯乙烷质量分数,%0.03 水不溶物质量分数,%0.2 pH 值范围
7、 1.52.0 单酯与二酯质量分数和,%1.5 T/ZZB 12532019 3 6 试验方法 6.1 安全提示 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6.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剂和溶液的制备应符合GB/T 601的规定。6.3 外观 取适量密封样品置于白色背景下,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其色泽和形态。6.4 鉴别试验 气相色谱法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与重氮甲烷反应后某色谱峰保留时间应与标样溶液中乙烯利甲
8、酯的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乙烯利气相色谱法定性可以与单酯和二酯的测定同时进行。红外光谱法试样与乙烯利标样在4000 cm-1400 cm-1范围内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应无明显差异。乙烯利标样红外光谱图见图1。图1 乙烯利标样的红外光谱图 6.5 乙烯利质量分数的测定 按GB/T 247502009中4.3规定测定。6.6 1,2-二氯乙烷质量分数的测定 按GB/T 247502009中4.4规定测定。T/ZZB 12532019 4 6.7 水不溶物质量分数的测定 按GB/T 247502009中4.5规定测定。6.8 pH 值范围的测定 按GB/T 247502009中4.6规定
9、测定。6.9 单酯和二酯质量分数的测定 6.9.1 方法提要 用重氮甲烷分别对试样中的乙烯利和单酯甲基化,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使用HP-5毛细管色谱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乙烯利甲酯、单酯酯化物和二酯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对单酯和二酯进行内标法定量,对乙烯利通过保留时间定性。6.9.2 试剂和溶液 试剂和溶液:a)乙醚;b)丙酮;c)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d)重氮甲烷乙醚饱和溶液:按 GB/T 247502009 中附录 A 的规定进行配制;e)乙烯利工作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8.0%,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f)单酯工作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5.
10、0%,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g)二酯工作标样:已知质量分数,98.0%,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h)内标溶液:称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05 g(精确至 0.2 mg),置于 250 mL 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并稀释至刻度。6.9.3 仪器 仪器:a)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b)色谱处理机或色谱工作站;c)色谱柱:30 m0.32 mm0.25 m,HP-5(5%苯甲基硅酮)或等效色谱柱。6.9.4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气相色谱操作条件:a)温度:柱温 150 保持 2 min,以 20/min 升至 230 保持 1 min,汽化室 250;检测器 250;b)气体流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乙烯利原药T-ZZB 12532019 乙烯 利原药 ZZB 1253 20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