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油田开发解决方案编制指南.pdf
《【精编】油田开发解决方案编制指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油田开发解决方案编制指南.pdf(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方案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2004 年中国石油出版社出版第一章油田概述一、油田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说明油田的地理位置(包括盆地、构造单元)、行政归属、地理环境及油田区域范围油田,并附油田地理位置图。(图 1-1-1)2)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地貌类型、特点和平均海拔高度。3)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季节特点,列出当地气象资料。参考表1-1-1。4)河流与水源。简要说明当地主要河流、湖泊类型、大中型水利设施及蓄水排灌情况、地下水深及水质矿化度。5)简要说明油田所在地的岩石类型和下列不良的工程地质情况:湿陷性黄土、膨(冻)涨土等的级别,岩溶、流沙、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分布等。6)说明国家或
2、当地地方对环境保护与生态的要求。气象资料表表 1-1-1 序号气象要素单位数量备注1 一般海拔高程m 2 风速年平均m/s 冬季平均m/s 夏季平均m/s 最大风速m/s 3 风向及风频冬季最多风向冬季风频%夏季最多风向夏季风频%4 大气压冬季平均kPa 夏季平均kPa 5 气温月平均最高月平均最低极端最高极端最低6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mm 年最大降水量mm 年最小降水量mm 小时最大降水量mm 7 最大冻土深度cm 8 年平均雷暴日d 9 年平均沙暴日d 10 冬季照率%11 年平均蒸发量mm 12 最大积雪厚度cm 13 年无霜天数d 14 冬季平均地温注明深度方案注:上表视资料收集情况而定
3、二、交通运输、电力及通讯1)简要说明当地铁路、公路、水运、航运(或机场)等概况及它们到油田的距离。2)简要说明当地供电网络及供电能力,目前在线负荷和剩余负荷。3)当地地方通讯网、油网机构组织及设施、容量、规模及运行情况。第二章当前油田开发准备工作概况第一节油田勘探简史说明油田勘探简史,其中包括:.油田所处的区域构造位置、工区范围、区域地质背景及油气富集规律;.油田勘探开始的年份、经历的阶段、重大勘探部署;.发现井产油的时间、油层以及试油工作制度、压力、日产量,并说明探明地质储量等。第二节油田勘探程度及取得的资料一、地震工作量油田范围内所做过的二维、三维地震工作量、测网密度及做过的处理和结果。简
4、要说明物、化探工作量及其它地质勘探工作量。二、钻井及钻井工程情况1)统计已钻探井、评价井、开发资料井的基本情况,并列出各井的基本数据,参考表 2-2-1。说明目前的井网密度,即井数/km2。油田完钻井基本数据表表 2-2-1 井号开钻时间完钻时间井别井位坐标地面海拔 m 补芯海拔 m 完钻井深 m 完钻层位x y 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2)说明已钻各井使用的钻机类型、钻头类型、各次开钻的钻具组合及它们的使用情况,评价地层岩石的可钻性等,同时说明已钻井井身结构、完井方式、各钻井参数及井斜情况等。方案3)说明已钻各井使用的钻井液类型、分层段钻井液配方、主要性能、处理和维护方法。4)说
5、明已钻各井的钻井和完井过程中的复杂情况及处理,如喷、塌、漏、卡等情况。5)说明已钻各井的钻井技术经济指标、钻井成本及单项费用(或定额)。三、取心、测井、分析化验、试油、试采等资料1)统计取心资料:包括取心井数、累计取心筒数、总进尺(m)、总心长(m)、平均收获率、含油岩心长(参见表2-2-2)。油田钻井取心统计表表 2-2-2 项目井号层位筒次进 尺(m)心长(m)收获率(%)储集层岩心长(m)含油岩心长(m)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2)测井说明已有探井、评价井、开发资料井所采用的测井系列。列出其相应的测井内容,对应用的测井系列作出评价。说明各种录井资料,如气测录井、岩屑录井及录井
6、综合图。3)分析化验按井分层统计地质实验分析化验项目及其样品数(参见表2-2-3),按不同层位统计开发实验分析项目及其样品数(参见表2-2-4)。4)测试、试油及试采统计中途测试、完井测试、试油、试气、系统试井及井数、井次、层次,其中单试层数、合试层数、产油层数、油水同层数、水层层数;试采井数、试采层位,试采时间等。统计结果列于表 2-2-5。方案油田分层岩芯分析地质化验项目统计表表 2-2-3 井号项目(块数)1 号井2 号井3号井总计孔隙度水平渗透率垂直渗透率饱和度毛管压力岩电实验岩石力学覆压实验粒度分析泥质含量薄片鉴定铸体薄片电镜扫描荧光薄片能谱碳酸盐含量重矿物荧光含量图象含盐量X 衍射
7、总计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该表可统计总的结果。油田开发试验项目统计表表 2-2-4井号项目1 号井2 号井3号井总计层位润湿性速敏水敏盐敏碱敏相渗油水油气气水驱替试验长岩芯水驱气驱流体试验油气水总计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该表仅汇成总表。5)采油工艺实验统计已做的采油工艺技术实验项目,如酸化、压裂、液氮助排、气举、防砂、防腐、防蜡等实验。方案油田测试、试油工作量统计表表 2-2-5 油井序号层位厚度/层数日期方式结论 注:方式是指包括DST、FMT、RFT、常规试油、系统试井、试采等方式。四、开发准备阶段录取资料工作的评价说明开发准备阶段录取资料是否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
8、需要,是否还需要补取必要的资料及基础实验。第三章油藏工程设计第一节构造及断裂特征一、地震资料品质评价一、构造描述构造类型、形态、倾角、闭合高度、闭合面积、构造被断层复杂化程度,构造对油藏的圈闭作用等,参见表3-1-1。油藏构造要素表表 3-1-1 层位高点闭合幅度(m)闭合等高线海拔(m)长轴(km)短轴(km)长短轴之比构造圈闭面积(km2)埋深(m)海拔(m)根据油田具体情况附油田分层组或主力层组顶面构造图(图 3-1-1),比例为 1:10000 或 1:25000,图中标明含油和含气外缘与内缘、构造断裂、所有钻开油藏的井、各级储量界限。报告附缩小的构造图。二、断层分级描述断层性质、条数
9、、分布状态、密封程度,断层与圈闭的配合关系以及断层对流体分布、流体流动的作用,并附相关数据表,参见表3-1-2。报告附主要断层的地震剖面。油藏断层要素表(表 3-1-2)方案断层编号发育层位断层分级断层性质断层走向断层倾向断层倾角断距(m)延伸长度(km)落实程度钻遇井号三、现今地应力和裂缝(裂缝发育油藏)1、现今地应力说明地应力测试方法,对现今地应力状况进行描述,确定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方向和大小,可能的话附地应力分布纲要及玫瑰图。2、裂缝描述利用岩心观察和测井方法描述裂缝性质、产状及其空间分布、密度(间距)、开度、裂缝中的填充矿物及填充程度、含油产状、裂缝与岩性的关系等。分析裂缝组系、级
10、次及形成序次。要严格区分天然裂缝与人工诱导缝。利用铸体薄片、荧光薄片等确定微裂缝的分布及其面孔率。可附岩心观察的裂缝描述记录表(见表 3-1-3)。油藏裂缝描述记录表表 3-1-3 井号项目井井井层位岩芯数顶深芯长岩性岩芯特征面描述性质要素倾向倾角裂缝描述裂缝顶深相对倾向倾角投影长中心距开度基块基块几何形态裂缝面性质其它孔隙类型注:当井数较多时,可将该表作为附表,该表仅汇成总表。方案第二节地层一、地层层序描述油田范围全套地层的地质时代、岩石组合、厚度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沉积旋回性及标准层等,对于影响钻井及地面流程建设的特殊地层、岩层如异常高压层、膏盐层等要加以特别描述,附油田钻遇地层简
11、表,参见表3-2-1。油田钻遇地层简表表 3-2-1地 层 层 位厚度(m)岩性简述接触关系地震反射层及标准层界系统组群符号二、油层划分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测井曲线形态为依据,充分考虑层间接触关系,结合沉积相在垂向上的演变层序,在区域地层层序划分和含油气层系划分的基础上,将含油气层段划分为不同稳定分布范围的旋回性沉积层段。在此基础上结合隔层条件,压力系统,油气水系统划分油层层组直到小层。1)描述标志层及辅助标志层岩性及电性特征,建立不同方向的油气层对比标准剖面。2)对比油气层组并描述油层组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对比砂岩组并对砂体分布、油层分布进行描述和评价。报告附地层划分小层对比表(参见表3
12、-2-2)和油田地层对比剖面图、油田油层段小层对比剖面图。(要求附比例尺)油田小层划分对比结果表表 3-2-2 层组砂岩组小层井井井井段 m 层厚 m 井段 m 层厚 m 井段 m 层厚 m 3)确定隔层岩性、物性条件,分别描述层组之间隔层及砂组内小层之间的隔层厚度分布,小层之间若上下连通无隔层的井,在相应的层位应给予标明,附油田层组间隔层厚度统计表(见表 3-2-3)。方案油田油层组间隔层厚度统计表表 3-2-3 隔层井号-间-间-间-间-间各井平均第三节储层一、储层岩性1、储层岩石组成及成岩作用分层描述储层岩石的矿物组成、杂基、胶结物及其含量,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
13、等描述储层所经历的成岩作用及所处成岩阶段,分层详细描述随埋深增加颗粒接触关系,粘土矿物、胶结物、含量变化及对孔隙度的影响。见表3-3-2 表 3-3-6。油田储层岩石矿物分析表表 3-3-2层位统计井数样品数石英 (%)长石 (%)岩屑 (%)备 注油田胶结物平均含量表表 3-3-3层位样品数杂基胶结物 (%)泥质含量(%)样品数方解石高岭石硬石膏黄铁矿菱铁石绿泥石方佛石水云母方案油田砂岩颗粒磨圆度统计表表 3-3-4层位样品数及频率棱次棱角状次棱角状次圆次棱角状次棱角次圆状样品数频率 (%)油田粒度结构参数统计表表 3-3-5层位样品数粒度中值 (mm)平均粒度 (mm)标准偏差偏度尖度油田
14、储油层段粘土矿物含量表表 3-3-6层位泥岩 (%)砂岩 (%)K S I C I/S K S I C I/S 注:K高岭石,S蒙脱石,I 伊利石,C绿泥石,I/S 伊蒙混层。二、沉积相1、岩石相根据岩心观察归纳岩石相类型,描述不同岩石相颜色、沉积结构、沉积构造、生物构造等,对各自沉积条件作出初步判别。岩石相的划分尽可能与储层质量相统一(表3-3-1)。油田不同沉积相带分析表表 3-3-1 层位相亚相微相剖面厚度m 砂岩厚度 m 占 砂 岩 总 厚 度 (%)砾岩砾状砂岩含砾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方案2、沉积背景及沉积物源结合区域岩相古地理背景,通过古生物及岩矿标志反演古气候特征及变化、
15、沉积岩地化参数反映沉积时的氧化还原条件,通过岩石相、岩石轻、重矿物成分等在平面上的变化反映物源方向。3、沉积相分析根据沉积背景、沉积物源、岩石相、地震相组合描述,综合分析划分沉积微相,建立油田沉积相剖面及沉积模式,报告附岩相柱状图(3-2-1)和岩相沉积模式图(3-2-2)。并分油组作出平面微相展布图。(3-2-3)三、储层厚度分布三、油层物性1、油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根据取心井的岩心分析资料,对储层分层进行统计孔隙度及渗透率,并根据岩电实验数据及水分析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分层计算储层孔隙度及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并附分层物性参数表,见表3-3-7。油田分层物性参数表表 3-3-7层
16、位孔隙度 (%)渗透率 (10-3m2)含油饱和度 (%)岩心分析测井解释选值岩心分析测井解释选值岩心分析统计法测井解释选值块数孔隙度井层数孔隙度块数渗透率井层数渗透率块数含油饱和度含油饱和度井层数含油饱和度报告应附各种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关系交绘图,如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关系图、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图、含油饱和度与孔隙结构关系图等。方案2、覆压条件下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按岩心室内实验求取岩石压缩系数或按经验公式计算覆压条件下孔隙度、渗透率的变化,并附相应的关系图。3、油层非均质性评价1)主力储层内夹层性质及发育程度描述主力储层内夹层的岩性、物性、夹层条数、发育位置及程度,并估算夹层的延伸长度。
17、尽可能定量估计对垂向渗透率的影响程度。报告附夹层发育统计表,见表3-3-8。油田夹层发育统计表表 3-3-8层位统计砂岩累计厚度(m)夹层累计厚度(m)夹层条数夹层厚度 (m)夹层发育位置频率夹层频率(条/m)夹层密度(%)最小最大平均砂层顶砂层内砂层底2)层内、层间非均质性统计岩芯柱塞的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关系,计算评价宏观的垂向渗透率与水平渗透率。分层组(或主力油层)计算渗透率非均质系数、变异系数、渗透率级差及突进系数等,见表3-3-9。层组平均厚度(m)平均渗透率(10-3m2)平均孔隙度(%)渗透率级差非均质系数突进系数渗透率变异系数3)分别评价层间、层内非均质性,分层统计出孔隙度、
18、渗透率平面分布,并建立分层孔隙度、渗透率平面分布图,对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作出评价。报告附相应的关系图和平面分布图。油田层组非均质性参数统计表(测井解释)表 3-3-9方案四、微观孔隙结构1、孔喉结构特征确定油田储层孔隙类型(原生孔、或次生孔、或混杂孔隙类型),描述薄片、铸体、电镜观察到的储层孔喉情况。利用具有代表性的毛管曲线(见本章第八节)确定出分层的孔隙结构参数,以便作出分层分类评价。报告附岩石的J 函数曲线和分层孔隙结构参数表(见表3-3-10)。2、不同孔喉渗透率贡献值及累计贡献值判别对渗流起主要作用的孔喉大小,根据累计渗透率贡献值分布曲线估计确定有效渗流孔喉半径下限。报告附累计渗透率贡献
19、值曲线图。油田分层孔隙结构参数表征表 3-3-10 井号井井井层位压汞资料平均孔隙度(%)平均渗透率(10-3m2)排驱压力(Mpa)中值压力(Mpa)最大孔喉半径(m)孔喉半径中值(m)最大汞饱和度(%)吼道直径中值(m)相对分选系数孔喉体积比退汞效率铸体图象分析孔隙直径中值(m)平均孔喉直径比注:若井太多,报告仅附总表,该表可作为附表。3、粘土矿物在孔喉中的产状根据电镜扫描,观察粘土矿物类型,描述粘土矿物在储层孔喉的产状。报告附不同渗透率储层电镜扫描照片。方案第四节流体分布及性质一、油(气)水界面及含油气边界的确定依据油、气、水层判别标准及录井、测试、试油等多种信息对已钻井逐井逐层划分出油
20、、气、水层。综合油藏类型、油藏剖面、地层压力、毛管压力等确定油、气、水界面。报告附油田区块油藏剖面图。对于分层测试井,应系统整理各测点压力、压力梯度,并计算流体密度,判别油水或油气界面的海拔深度。报告附油田井 FMT测试油组压力深度图。二、油(气)水系统及其控制因素1、油、气、水系统纵向分布综合分析构造、储盖组合,依据油、气、水界面的标定(表3-4-1)说明油田是一套或是多套油、气、水系统,若是多套系统要说明各个系统的控制因数。2、油、气、水系统平面分布依据油田构造,断层,及储、盖层分布,在平面上划分出油、气、水系统,并说明其封闭程度。报告附油水界面平面分布图。油田确定油、气、水界面数据表表
21、3-4-1层位井 号井井井解 释结 果测井试油测井试油测井试油油层(m)井 段油底海拔油水同层(m)井 段中部深海拔水层(m)井 段水顶海拔油水界面方案三、流体性质1、原油1)地面原油(1)地面原油分析结果及评价按表 3-4-2列出地面原油常规分析结果,并对其作出评价。(2)原油性质的变化特征描述不同油层组的地面原油性质,并说明地面原油性质随油层深度及平面上的变化及特点。2)地层原油(1)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参数列出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参数测试结果(参见表3-4-3),并说明地层原油高压物性的特点。(2)地层原油物性随压力变化关系依据地层原油PVT数据,参见表 3-4-4,绘出压力 原油密度、压力原油
22、体积系数、压力原油粘度等的关系曲线图。油田地面原油分析结果表表 3-4-2 井号井井井层位相对密度粘度 50(mpa.s)凝固点()初馏点()含盐量(mg/l)含蜡量(%)含水(%)含硫量(%)烷烃(%)芳烃(%)沥青质(%)非烃(%)含砂(%)取样时间(年、月、日)注:若井太多,报告仅附总表,该表可作为附表。方案油田地层原油高压物性分析结果表 3-4-3 井号井井井层位体积系数气油比 (m3/m3)气体平均溶解系数(m3/m3.MPa)收缩率 (%)地下密度地面密度地层温度 ()地层压力 (MPa)饱和压力 (MPa)压缩系数 (1/MPa)热膨胀系数 (1/)地下粘度 (mpa.s)注:若
23、井太多,报告仅附总表,该表可作为附表。油田地层原油PVT数据表表 3-4-4 地层压力(MPa)地层原油体积系数原油密度原油粘度(mpa.s)气油比(m3/m3)对于特殊油品,如挥发油,要求做组分分析和原油的PT 相图,并说明原油的相态特征。根据原油性质分析结果,判断油藏流体类型。2、天然气说明天然气类型(溶解气或伴生气)。按表 3-4-5列出天然气常规分析的化学组成,并对分析结果作出评价。方案油田天然气样分析结果表表 3-4-5 井号层位相对密度天然气化学组成 (mol%)取样时间C1C2C3iC4nC4iC5nC5C6+C7+N2CO2H2S 3、地层水将地层水常规分析结果列于表3-4-6
24、,并对地层水分析结果作出评价。说明地层水总矿化度、水型、相对密度及地层条件下的粘度、体积系数以及地层水电阻率等。油田地层水分析结果表 3-4-6 井号层位地层水离子含盐 (mg/l)水型pH 值K+Na+Ca+2Mg+2SO4-2HCO3-1Cl-总矿化度第五节油藏类型一、油藏压力及温度系统1、油藏压力系统1)分油组统计实测的原始地层压力和地层压力系数,绘制地层压力梯度曲线,并确定地层压力地层深度的关系。2)说明各油组的地层压力、压力梯度,评价油藏的压力系统,若是异常压力系统,要分析其成因。报告附有关的数据表(见表3-5-1)和地层压力地层深度的关系图。2、油藏温度系统1)分油组统计测试的地层
25、温度,并绘制地层温度地层深度的关系曲线。2)说明各油组的地层温度、地温梯度,评价油藏的温度系统。报告附有关的数据表(见表3-5-1)和地层温度深度的关系图。方案油田油藏温度、压力统计表表 3-5-1 井号油组井段 m 油层中部地层压力地层温度试油结果深度 m 海拔 m 压力 MPa 压力系数温度梯度/100m 注:若井数太多,该表可作为附表。二、天然能量分析1、弹性能量分析根据油藏流体和岩石的压缩系数,估算在饱和压力以上采油时油藏的弹性驱采收率,并对其作出评价。2、边底水能量分析1)根据油藏构造、断层封割、储层连续性和储层物性分析含油区域与边底水区域的关系。2)根据边底水的水体大小、水层的渗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油田 开发 解决方案 编制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