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徽省巢湖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安徽省巢湖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三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种类会增多B衰老的细胞表现为大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C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有利于RNA 的合成D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相同类型的致癌因子【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在执行生命活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增殖与分化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细胞衰老主要有以下特征:细胞内的色素会出现积累的现
2、象。细胞内的水分会减小,体积相应的也会变小,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减小。细胞的呼吸速度会减慢,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等。【详解】A、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有些基因表达了,有些基因没有表达,导致细胞的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的差异,细胞种类增多,A 正确;B、衰老的细胞表现为大多数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增大,B正确;C、RNA 合成是 DNA 转录而来,染色质收缩不利于解开DNA 的双螺旋结构,因此不有利于RNA 的合成,C 错误;D、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相同类型的致癌因子,都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 正确。故选 C。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存在多种信息分子,如胰岛素、神经递
3、质、CO2等B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寄生在人体内环境中并进行增殖C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受下丘脑细胞中基因的控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D寒冷环境中,在神经体液调节下会使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答案】B【解析】【分析】1、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2、寒冷环境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胰岛A 细胞,也受神经系统的调节。4、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
4、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详解】A、内环境中存在多种信息分子,如胰岛素、神经递质、CO2等,A 正确;B、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寄生在人体活细胞中进行增殖,B 错误;C、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D、寒冷环境中,在神经体液调节下会使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 正确。故选 B。3许多科学家认为,约十几亿年前,有一种真核细胞吞噬了原始的需氧细菌,被吞噬的细菌在细胞中生存下来了,从宿主细胞那里获取丙酮酸,宿主细胞从需氧细菌那里得到丙酮酸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在共同生存繁衍的过程中,需氧细菌进化为宿主细胞内专门进行细胞呼吸的细胞器线粒体。以下哪些证据不能支持这一
5、论点A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B线粒体内存在与细菌DNA 相似的环状DNA C线粒体内的蛋白质,少数由线粒体DNA 指导合成,大多数由核DNA 指导合成D线粒体和细菌DNA 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线粒体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的异同点的考查,回忆线粒体的结构和物质组成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物质组成,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A、根据该观点可知,线粒体的前身是原始需氧细菌,因此线粒体能像细菌一样进行分裂增殖,A 正确;B、线粒体含有环状DNA,细菌也有环状DNA,支持内共生学说,B正确;C、由于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
6、没有细胞核,因此此证据不支持该观点,C错误;D、原核细胞中DNA 的非编码区少,线粒体和细菌DNA 中无遗传效应片段的比例,比真核细胞低,D 正确。故选 C。4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
7、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详解】A、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传递效率在10%20%,因此能量传递效率发生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种生物之间,A 错误;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正确;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因此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8、,C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粱和麻雀即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D 正确。故选 A。5物质 X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成正比,且不具有载体饱和效应。据此推断物质X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胞吞和胞吐【答案】A【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比较项目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运输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高浓度 低浓度低浓度 高浓度细胞外 细胞内细胞内 细胞外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影响因素浓度差浓度差、载
9、体种类和数量能量、载体种类和数量能量、温度能量、温度【详解】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时,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运输速率与膜内外浓度差成正比,且不具有载体饱和效应,A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6下列有关细胞的生物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小麦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核糖体不具有生物膜B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运输以及分泌等过程C不借助细胞膜表面的受体,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内存在着丰富的膜结构,他们将细胞内部划分成相对独立的区室,保证多种生命
10、活动高效有序的进行,这些膜结构又可以相互转化,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细胞膜和包括核膜在内的多种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主要是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详解】A、小麦细胞中没有中心体,A 错误;B、血红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B 错误;C、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可以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动物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 错误。故选 C。7与静坐状态相比,人体剧烈运动时,通常情况下会出现的是()A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比值更大BATP分解速率更大,合成速率更小C糖原分解速率更大,合成速率更小D产热速率更大,散热速率更小
11、【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6O2+C6H12O6+6H2O 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酶2C3H6O3+能量。【详解】A、人体只能通过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 O2比值等于1,A 错误;B、人体剧烈运动时耗能多,产生的能量也多,故ATP分解速率和合成速率都更大,B错误;C、剧烈运动时消耗的葡萄糖增加,为补充血糖,糖原分解速率增大,合成速率减小,C正确;D、为维持体温恒定,产热速率和散热速率都增大,D 错误。故选 C。8研究发现,某昆虫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是雌雄同体,XO(缺少 Y染色体)是雄
12、体。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雌雄同体BXO 雄体产生的所有雄配子染色体数目均相同C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是染色体不正常分离的结果D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该昆虫的性别【答案】D【解析】【分析】1、该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由题意知,雌雄同体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O,即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昆虫的性别;2、从性染色体组型分析,雌雄同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只有一种,含有X 染色体,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且比例是1:1。【详
13、解】A、雌雄同体产生一种含有X 染色体的配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是X:O=1:1,因此雌雄同体与雄体交配产生的后代是XX:XO=1:1,即雌雄同体:雄体=1:1,A 错误;B、XO 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B 错误;C、由题意知,雄体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是单体,不是单倍体,C错误;D、由题意知,昆虫的性别是由X 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染色体数目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D 正确。故选 D。9为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4N=76),将二倍体葡萄茎段经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后栽培。研究结果显示,植株中约40%的细胞的染色体被诱导加倍,这种植株含有2N 细胞和 4N 细胞,称
14、为“嵌合体”,其自交后代中有四倍体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是细胞的分化不同步B“嵌合体”只产生含有38 条染色体的配子C“嵌合体”不同的花之间传粉后可以产生三倍体子代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的部分细胞含19 条染色体【答案】C【解析】【分析】秋水仙素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得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使得染色体加倍,从而获得果实较大的四倍体葡萄。【详解】A、“嵌合体”产生的原因之一是细胞的分裂不同步,A错误;B、二倍体的葡萄是2N=38,所以“嵌合体”可以产生含有19 条染色体的配子,B 错误;C、“嵌合体”不同的花(2N 细胞和 4N 细胞)之间传粉后可以
15、产生三倍体子代,C 正确;D、“嵌合体”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最少含有的染色体有38 条,D 错误。故选 C。10下列关于人体内神经系统及相关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中,腹部在大脑皮层体觉区和运动区的代表区均在中央后回的中部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兴奋后,将对传出神经元起抑制作用D当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说明该部位正处于反极化过程【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可兴奋细胞的特性就是在受到刺激后能迅速发生反应。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中央前回旁边的中央后回是躯体
16、感觉区,用电流刺激体觉区顶部引起对侧下肢电麻样感觉;刺激体觉区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图2-12A)。主要的视区在大脑皮层枕叶的后部。主要的听区在颞叶的上部。【详解】A、腹内在体觉区的代表区在底部,在运动区没有代表区,A 错误;B、神经元、骨骼肌都是可兴奋细胞,在受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兴奋,发生反应,B 正确;C、同侧屈反射的中间神经元分泌兴奋性递质,C 错误;D、神经纤维某部位处于外负内正状态时,可能处于反极化过程或复极化过程,D 错误。故选 B。11某遗传病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家族系谱如下图。已知同时有A、B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
17、为纯合子。推断正确的是()A I-2 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3 的基因型为aaBB 或 aaBb C若I-1 和 I-2 再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2 D-2 与基因型为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概率为1/2【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推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I-1 基因型为AABb,-2 与-3 都为纯合子,所以-2 的基因为AAbb,又由于第 代中全部正常,可推知-3 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可逆推知-2的基因型为A_Bb,-3 和-4 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2 患病且是纯合子,一定能从I-1(AABb)获得A 基因,所以其基因型为AA
18、bb,其母亲-2 不患病,为A_B_,且一定有b 传给下一代,因此基因型是AABb 或 AaBb,A 错误;B、II-3 也患病且是纯合子,与II-2 的婚配后代都正常,所以基因型一定为aaBB,B 错误;C、I-1(AABb)与-2(A_Bb)的后代为正常(A_B_)的概率是3/4,C 错误;D、由-2(AAbb)与 II-3(aaBB)推出III-2 基因型一定为AaBb,与 aaBB 婚配后代患病概率是1/2,D 正确。故选 D。【点睛】提取题中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和推断题图中各代的基因型及相关概率,合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解自由组合定律进行求解。12研究表明,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CDK)
19、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各种CDK 在细胞周期内特定的时间被激活,驱使细胞完成细胞周期。其中CDK1(CDK 的一种)在分裂间期活性高,分裂期活性迅速下降,以顺利完成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幼年个体体内CDK 含量较高,成年后体内无CDK B温度的变化不会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CCDK1 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有关D CDK1 可干扰细胞周期,在癌症治疗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详解】由题意可知,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不管是幼年个体还是老年个体内都会进行细胞的分裂,A 错误;酶的活性是受温度影响的,
20、所以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一个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B 错误;CDK1的存在能使细胞分裂顺利完成,故可能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丝的形成有关,C正确;各种CDK 在细胞周期内特定的时间被激活,驱使细胞完成细胞周期,故能促进癌细胞分裂间期的某些活动,促进癌细胞的增殖,D 错误。13下图表示某二倍体动物(2n=4)处于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阶段细胞中核DNA 分子数为8,姐妹染色单体数为8 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在图中C正常情况下,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在图中 阶段的细胞D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阶段的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
21、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表示减数分裂;表示受精作用;表示有丝分裂。【详解】A、阶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核DNA 分子数为8,染色体数为8,姐妹染色单体数为 0,A 错误;B、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处在图中,都是着丝点分裂,分别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B 正确;C、正常情况下,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在图中 阶段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C正确;D、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及有丝分裂阶段的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受精作用完成前配子不含同源染色体,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
22、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含量、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14下图是采用CRISPR 技术对某生物基因进行编辑的过程,该过程中用sgRNA 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的位点进行切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靶基因全部序列完全配对的sgRNA B图中sgRNA1 的碱基序列和sgRNA2 碱基序列相同或互补C根据破坏B 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 基因的功能D被编辑后的B 基因不能进行转录【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sgRNA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使B 基因中的
23、基因被切除,连接基因 和基因,形成新的基因B。【详解】A、sgRNA 可指引核酸内切酶Cas9结合到特定位点进行切割,因此基因定点编辑前需要设计与被切割基因的两端碱基序列配对的sgRNA,A 错误;B、图中sgRNA1 的碱基序列和sgRNA2 碱基序列分别与基因两端的碱基序列配对,B错误;C、根据破坏B 基因后生物体的功能变化,可推测B 基因的功能,C 正确;D、被编辑后的B 基因仍能进行转录,D 错误;故选 C。15如图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与图示不相符的是()A X表示氧气浓度,Y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BX 表示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Y表示细胞内染色体组的
24、数量CX表示人体肝脏细胞分化的过程,Y表示细胞核内DNA 的数量变化D X表示数量呈“J“型增长的种群所经历的时间,Y表示种群数量的增长率【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据图分析,图中曲线表示随着自变量X的增大,因变量Y始终保持 OA 值不变。【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与题意相符,A 正确;B、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是不同的,B错误;C、肝脏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基因选择性表达过程,细
25、胞核中的DNA 数量是不变的,与题意所示曲线相符,C 正确;D、“J”型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是固定不变的,D 正确。故选 B。1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种群中若RR个体的百分率增加,则R 的基因频率一定增加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巢湖市 2021 新高 第三次 质量 检测 生物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