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山西省长治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长治市2021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西省长治市 2021 届第二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 仍能维持近中性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不一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答案】D【解析】【分析】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含内
2、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稳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 Cl,大量出汗丢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A 正确;B、细胞会消耗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也会将分泌物和代谢物释放到内环境中,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 正确;C、正常人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经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调节,血浆的pH 仍能维持近中性,C正确:D、当内环境稳态遭受破坏后,一定会引起细胞代谢紊乱,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内
3、环境稳态的概念、维持机制和意义,对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有关生命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显缩短DNA 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时间主要是依靠半保留复制方式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捕食者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能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D高等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分泌存在负反馈调节,能使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答案】A【解析】【分析】生命现象的正常高效进行与反馈调节、多种种间关系等有密切关系。【详解】A、半保留复制方式可以保证亲子代间遗传物质的连续性,DNA 多起点复制缩短了复制所需要的时间,A错误;B、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
4、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可为生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B正确;C、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因此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能避免生态系统中出现占绝对优势的物种,C正确;D、当高等动物体内性激素含量偏高时,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性激素水平降低,以保证性激素的含量不至于过高,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需熟悉常见的生命活动活动及其调节过程和机制,并能结合选项分析作答。3 2019 年,澳大利亚的山火肆虐,过火面积大,对人类和森林生态系统带来危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火地区上的所有植物构成一个群落B过火地区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C森林能提供木材体
5、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火灾过后的森林发生的演替类型是初生演替【答案】B【解析】【分析】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称为群落,过火地区上的所有植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 错误;B、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被替代主要是植物之间竞争的结果,B正确;C、森林提供木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火灾后的森林因为保留土壤条件,或者保留了植物种子和其他繁殖体
6、,所以是次生演替,D 错误。故选 B。4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龙胆紫溶液染色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B醋酸洋红染液配置时需使用乙酸,溶液呈酸性,所以为酸性染料C苏丹 为脂溶性物质,可直接进入细胞,将花生子叶脂肪染成红色D经盐酸水解处理的洋葱表皮细胞,其线粒体易被健那绿染色【答案】C【解析】【分析】染色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即“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实验时,需要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色剂。通常情况下,这些染色剂是以龙胆紫或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来的,配制后的染液其pH 值约小于 7,呈酸性。然而,实验
7、过程中却把它们称之为碱性料,之所以说是碱性染料,其实说的是这类染料的助色基团,在染料的命名上是根据助色基团的酸碱性来命名的。由此可见,酸性(碱性)染色剂的界定,并非由染料溶液的pH 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色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色基团带正电荷的染色剂为碱性染色剂;反之则为酸性染色剂。【详解】A、龙胆紫溶液染色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已死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A 错误;B、染料的酸碱性并不是由溶液的酸碱性决定,醋酸洋红为碱性染料,B错误;C、苏丹 为脂溶性物质,与磷脂相似相溶,可直接进入细胞,将花生子叶脂肪染成红色,C正确;D、线粒体易被健那绿染色,无需盐酸处理,D 错误
8、。故选 C。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B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详解】A.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A 错误;B.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 错误;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C正确;D.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9、多样性,D 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6常绿直立灌木夹竹桃可产生名为夹竹苷的剧毒物质,孕妇及幼儿接触会使人昏睡、智力低下,但其花、叶可吸引夹竹桃天蛾前来产卵,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由此无法推断A夹竹桃天蛾幼虫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B借助夹竹苷可引诱雌性夹竹桃天蛾前来并杀死,属于生物防治C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调节种间关系D进化过程中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均被选择出了适应性变异【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多样性体现在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导致生物朝
10、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要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天蛾幼虫以夹竹桃叶为食,说明其可以抵御夹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A 正确;B.利用夹竹苷诱杀雌性夹竹桃天蛾控制夹竹桃天蛾的性别比例,干扰雌雄交配,降低其种群密度,属
11、生物防治,B 正确;C.从题干中不能推断夹竹苷可以吸引夹竹桃天蛾的天敌前来捕食天蛾幼虫,C错误;D.夹竹桃和夹竹桃天蛾在生存斗争中发生了共同进化,产生了适应性变异,D 正确。故选:C。7ATP称为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P的形成一定伴随着有机物的分解B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不以ATP为直接能源C消耗 ATP的物质运输一定是主动转运D细胞呼吸的每个阶段均能产生ATP【答案】B【解析】【分析】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结构式简写A-PP P,其中 A 表示腺嘌呤核苷,T表示三个,P 表示磷酸基团。几乎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ATP的水解,由ADP 合成 ATP
12、所需能量,动物来自呼吸作用,植物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细胞器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和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详解】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的合成,但是没有有机物的分解,A 错误;B、ATP是细胞内主要的直接能源物质,UTP、GTP也可作为细胞内某些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 正确;C、胞吞和胞吐两种运输方式也消耗ATP,C错误;D、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能产生ATP,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 ADP 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ATP的结构特点,识记产生ATP的途径和场所,再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在锥形瓶中加
13、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B100s 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C200s 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 300s 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微生物,其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C6H12O6O酶2CO2+2C2H5OH+能量。【详解】酵母菌既能有氧呼吸,又能无氧
14、呼吸,属于异养兼性厌氧型微生物,A 错误;据图分析可知,100s 时 O2的溶解量为1 个单位,而CO2的溶解量为10 个单位,B错误;从图中曲线可知,200s 后密闭容器中O2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而产生的CO2含量还在上升,说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正确;300s 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而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D 错误。9下列关于NaOH 溶液在生物实验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 pH 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B鉴定还原糖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C探究酵母菌细
15、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 溶液是为了提供碱性环境D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使用NaOH 溶液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答案】A【解析】探究pH 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时,可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调节酸碱度,A 正确;鉴定蛋白质时,向样液中预先加入NaOH 溶液可为反应提供碱性环境,B 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让空气先通入NaOH 溶液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C 错误;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以NaOH 溶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体积比表示吸收速度,D 错误。10下列以新鲜洋葱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A以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
16、后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DNA 的分布B以鳞片叶为材料,捣烂取其汁液加入斐林试剂经水浴加热可检测蔗糖的存在C以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用13g/ml 蔗糖溶液处理可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以根尖为材料,经低温等处理显微镜下观察到分生区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D【解析】【分析】1、紫色洋葱的叶片分两种,一种是管状叶,绿色,这种叶片可用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紫色洋葱的另一种叶片是鳞片叶,其内外表皮都由一层细胞构成,适于显微镜观察。其中外表皮为紫色,适于观察质壁分离复原;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色浅,适于观察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材料是根尖,一是色浅,无其他色素干扰;
17、二是此处细胞处于分裂周期中,能找到进行分裂的细胞。2、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 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详解】A、甲基绿能将DNA 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 染成红色,以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后经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观察DNA 和 RNA 的分布,而健那绿的作用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A 错误;B、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性糖的试剂,而蔗糖是非还原性糖,B错误;C、鳞
18、片叶外表皮为紫色,含有大液泡,故可作为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用1.3 g/mL 蔗糖溶液处理可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但是要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需要滴加清水,C 错误;D、低温诱导只能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抑制细胞中的纺锤体的形成,低温处理时,分生区少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因此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分生区只有少数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是否合适、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
19、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下列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原理)、实验步骤及结果的对应错误的是()选项实验方法(原理)步骤结果A 基因重组R 型肺炎双球菌与S型菌的提取物混合出现了 R 型菌和 S型菌的菌落B 同位素标记法标记人、鼠两种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并融合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 自身对照法将成熟的洋葱根细胞浸入高浓度(50%)的红色蔗糖溶液中细胞膜内出现红色D 标志重捕法将已经统计数量且标记的小鼠放回原环境,短时间重捕统计结果与重捕时间有关A A BB CC D D【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重组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
20、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发生基因重组,使后代产生不同于双亲的基因组合。2、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3、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 NM=n m。【详解】A、R型菌与 S型菌的提取物混合,可形成R 型菌和 S型菌的菌落,这属于基因重组,A 正确;B、利用荧光标记法标记人、鼠两种生物细胞膜的蛋白质并融合,可得出细胞膜具有
21、流动性,B 错误;C、利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过快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内部出现红色,C正确;D、用标志重捕法统计小鼠的种群密度时,放回的时间短,小鼠没有混合均匀,短期内再捕会影响统计结果,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综合掌握生物研究过程中的各种方法,易错点是D 选项中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过程中,核酸不发生改变,蛋白质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变化导致物质运输功能降低核质比不变或减小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衰老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
22、因和抑癌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
23、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发生选择性表达,DNA 不发生改变,但RNA 和蛋白质会发生改变,A 错误;B、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减小,细胞核体积增大,故核质比增大,B 错误;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衰老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C 正确;D、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D 错误。故选 C。13下列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是()A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的表面蛋白B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C检测病人体是否出现发热症状D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病毒核酸【答案】C【解析】【分析
24、】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 细胞;(2)反应阶段: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D、该病毒的表面蛋白和核酸都是该病毒特有的物质,检测病人体内是否含有该物质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AD 错误;B、抗体和抗原是特异性结合的,检测病人体内是否有相应抗体可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B 错误;C、很多病原体都会引起
25、病人发热,故其不能作为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确诊指标,C正确。故选 C。14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假设A 基因含 1000 个碱基对,含300 个胞嘧啶。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交、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 两种,且比例为1:2 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 D A 基因连续复制3 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 个【答案】B【解析】【分析】A、a 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进行自交,产生 F1,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长治市 2021 第二次 新高 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