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威海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省威海市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正常人的血浆通常维持在pH 为 135145,与其中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过酸、过碱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主要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C多余 HCO3通过肾脏以主动运输方式排出体外D血浆 pH 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
2、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由于血液中有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故正常人血液中pH 通常在 1.351.45 之间;通过呼吸系统把CO2不断排出,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液pH 的相对稳定。【详解】A、剧烈运动产生的乳酸与在血浆中缓冲物质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故此的过程不属于细胞代谢,A 正确;B、血浆中过多CO2刺激呼吸中枢进而被排出属于反射,B 正确;C、体内多余的HCO3是顺浓度梯度借助载体跨膜运输,故多余HCO3通过肾脏以协助扩散方式排出体外,C 错误;D、血浆 pH
3、的调节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要合理饮食,D 正确。故选 C。22019 年 1 月 24 日,我国科学家宣布世界首批疾病克隆猴5 只生物节律紊乱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开启了克隆猴模型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春天”。科学家采集了一只一岁半的、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生物节律基因)敲除猴A6 的体细胞,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5 只克隆猴 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一批遗传背景一致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B5 只克隆猕猴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C体细胞核移植需用取自新鲜卵巢的卵母细胞直接做受体细胞D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
4、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答案】C【解析】【分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克隆动物具备双亲的遗传特性,因为其细胞核基因来自提供细胞核的生物,而细胞质基因来自提供细胞质的生物,但其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的生物相似。【详解】A、动物细胞核移植获得克隆动物所依据的原理是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A 正确;B、5 只克隆猕猴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其细胞核基因型与核供体细胞完全一致,B 正确;C、取自卵巢的卵母细胞需要培养到M中期时,才可进行核移植,C错误;D、体细胞核移植时供核的供体
5、可不受年龄影响,且体细胞数量多,所以该研究可弥补实验猕猴繁殖周期长、单胎数量少的不足,D 正确。故选 C。3医学上把LDL称为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类富含胆固醇的蛋白质(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体内多余的LDL易沉积在动脉的管壁上,会引起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研究表明:人体内有2/3 的 LDL可借助 LDL受体途径进行代谢,完成对LDL的降解(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LDL 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LDL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D LDL受体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有关【答案】A【解析】【分
6、析】分析图解:表示LDL的降解过程,图中可以看出,LDL与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细胞,然后通过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将蛋白质降解,释放出胆固醇。【详解】A、溶酶体是细胞内的酶仓库,由单层膜包被,富含蛋白酶等各种酶,图中信息表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降解 LDL,A 正确;B、胆固醇属于脂质类物质,它和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磷脂双分子层具有相似相溶性,因此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因此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 错误;C、LDL是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属于胞吞,胞吞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D、LDL受体为蛋白质分子,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溶酶体无关,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
7、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4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K+内流是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同时兴奋D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2、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
8、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膜内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3、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详解】A、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细胞膜内K+的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A 错误;B、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B 正确;C、神经细胞接受剌激后能产生冲动,并沿着神经纤维向临近部位传导,因此
9、在一次反射过程中一个神经元各部分兴奋不同步,C错误;D、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及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掌握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及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禾草灵(FE)是一种现代农业常用除草剂,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获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学家通过实验获得W1 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对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 239nm 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从大量
10、使用除草剂的土壤中获取菌株B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C应使用以FE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筛选D据吸收光谱可知,W1 菌株对 FE有明显降解能力【答案】B【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制作(1)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如以石油是唯一碳源,筛选出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长。(2)通过改变培养基的营养成分达到分离微生物的目的。如培养基中缺乏氮源时,可筛选出固氮微生物。(3)通过某些特殊环境分离微生物。如在高温环境中可分离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4)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种物质的抗性,在培养基中加入此种
11、物质,以抑制对该物质不具抗性的微生物生长,而不影响对该物质具有抗性的微生物生长。如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详解】A、由于只有被除草剂严重污染过的土壤才可能含有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分解菌,所以为了获取能高效降解该除草剂的菌株,应从大量使用除草剂的土壤采集土壤样品,A 正确;BC、为了淘汰不能分解FE的微生物,而仅保留能分解FE的菌种,则在配制选择培养基时应以FE作为唯一碳源,应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以FE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筛选,B 错误,C 正确;D、据吸收光谱可知,经W1 菌株降解后在239nm 处的特征吸收峰明显减弱,说明W1 菌株对 FE有明显降解能力,D 正确。
12、故选 B。【点睛】理解目的菌株的筛选、接种方法和培养基的配制等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核糖体和核酸B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C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D人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2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核酸既有DNA 也有 RNA,DNA 有脱氧核糖,RNA 中有核糖。3同一个体内不同的组织细胞中,DNA 一般相同是因为同一个体
13、的不同细胞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分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在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细胞,而烟草花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都含有核酸,前者含有核糖体,后者不含有核糖体,A 错误;B、细胞内参与信息传递的物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等,有的是脂质如性激素,还有神经递质等,则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不一定是蛋白质,B 错误;C、脱氧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核糖核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C 错误;D、吞噬细胞和浆细胞结构和功能不同,原因是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细胞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正确。故选 D。7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 Z 基因的水稻(T)各数
14、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O3,24h 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图为测得未胁迫组和胁迫组植株 8h 时的光合速率柱形图。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主要作用部位在线粒体的内膜B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提高CO2的浓度来缓解CZ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D喷施 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在这两个阶段中,第一阶段是直接需要光的称为光反应,第二阶段
15、不需要光直接参加,是二氧化碳转变为糖的反过程称为暗反应。光合作用主要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 重组、转化等技术将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生物中,并使之产生可预期的、定向的遗传改变。【详解】A、寡霉素抑制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场所位于线粒体内膜,A 正确;B、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中ATP合成酶的活性,提高CO2的浓度可能无法缓解,也可设置提高CO2浓度的组别来探究或验证,从图中无法得知提高CO2的浓度可以缓解寡霉素对光合作用的抑制作用,B 错误;C、对比 W+H2O 组和 T+H2O 组,自变量是是否转入基因
16、Z,可知 Z 基因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再结合W+H2O 组(胁迫和未胁迫)和T+H2O 组(胁迫和未胁迫),可知转入Z基因能降低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减小(差值减小),因此基因Z 能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C 正确;D、对比 W+H2O 组和 W+NaHSO3组,喷施 NaHSO3促进光合作用,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促进效应相对更强(胁迫下光合速率的差值减小),D正确。故选 B。8持续干旱的地区容易发生蝗灾,导致玉米等农作物减产。科学家对某蝗灾地区进行了相关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所有蝗虫和玉米等作物构成一个群落B蝗虫灾害加快了当地生物群落的演替速度C标志重捕法是调查蝗虫种群密
17、度的最佳方法D蝗灾过程中,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符合“J”型增长【答案】B【解析】【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详解】A、生物群落是一定地域中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蝗虫和玉米等作物不能构成群落,A 错误;B、蝗虫灾害的发生可促进当地优势种的取代,使演替的速度加快,B 正确;C、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蝗虫种群密度的最佳方法是样方法,C错误;D、在蝗虫灾害发生和消除的过程中,蝗虫种群数量经历了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既不符合“J”
18、型增长,也不符合“S”型增长,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以蝗虫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群落的改变,掌握群落演替的方向和趋势,区分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理解种群数量变化,难度不大。9古比鱼是一种观赏鱼,其尾形有圆尾、扇尾和三角尾等多种类型,由三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与尾形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除图示途径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控制生物的性状B两条圆尾鱼交配,子代出现三角尾鱼的原因最可能是发生了基因重组C让一条圆尾鱼和一条扇尾鱼交配,子一代基因型最少1 种、最多 12 种D基因型为AaBbDd 的三角尾鱼交配,
19、子代扇尾鱼的比例理论上为9/64【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可知,控制观赏鱼尾形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圆尾鱼的基因型为aa_ _ _ _,扇尾鱼的基因型为A_B_dd,三角尾鱼的基因型为 A_bbdd 或 A_ _ _D_。【详解】A、图中显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除此之外,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正确;B、两条圆尾鱼(aa_ _ _ _)交配,理论上后代均为圆尾鱼(aa_ _ _ _),只有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不会产生),后代才会出现三角尾鱼(A_bbd
20、d 或 A_ _ _D_),B 错误;C、让一条圆尾鱼(aa_ _ _ _)和一条扇尾鱼(A_B_dd)交配,当为aaBBdd AABBdd 时,后代基因型种类数最少为1 种,当为aaBbDd AaBbdd 时,后代基因型种类数最多为232=12 种,C正确;D、基因型均为AaBbDd 的两条三角尾鱼交配,扇尾鱼(A_B_dd)的比例为3/43/41/4=9/64,D 正确。故选 B。10某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 对大蒜生根情况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编号2,4-D 浓度(mol/L)根的平均数目(根)根的平均长度(mm)1 蒸馏水12 2 8 2 6-1233 4
21、 5 3 6-451 6 4 4 6-677 6 5 6-835 8 6 6 6-598 2 A 2,4-D 浓度低于6-5mol/L 促进生根,高于6-5mol/L 抑制生根B6-12mol/L 与 6-8mol/L 的 2,4-D 浓度对生根的促进作用基本相同C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6-12mol/L 至 6-6mol/L 之间D以根的平均数目为横坐标、平均长度为纵坐标可以绘制根的生长曲线【答案】C【解析】【分析】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分析图表可知,自变量
22、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1 号蒸馏水为对照组,其余是实验组,其中2、3、4、5 号伸长量大于1 号,表示2,4-D 能促进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的伸长,6 号伸长量小于1 号,表示2,4-D 能抑制根的伸长。【详解】A、据表分析,2,4-D 浓度为 6-5mol/L 抑制生根,6-8mol/L 促进生根,在6-5mol/L 与 6-8mol/L 之间是抑制还是促进未知,因此A 错误;B、据表分析,浓度为l0-12mol/L 与 l0-8mol/L 促进生根数量基本相同,但长度不同,B 错误;C、据表分析,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在l0-12mol/L 至 l0-l0mol/L
23、 之间,C正确;D、由分析可知,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2,4-D,因变量是根的平均数目和长度,故横坐标为不同浓度的2,4-D,D 错误。故选 C。11下列有关“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B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的细胞质染成蓝绿色C可观察到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可以使用同种材料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答案】A【解析】【分析】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详解】A、菠菜叶
24、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部位叶绿体大而稀疏,适合作为实验对象观察,A正确;B、健那绿染液可将活细胞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B错误;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D、叶肉细胞可用于观察叶绿体而不能用于观察线粒体,因为叶绿体的绿色会掩盖健那绿的染色效果,影响实验观察,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择的材料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2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触抑制的现
25、象。下图是突触 2 抑制突触1 兴奋传导的过程,以及突触1 和突触 2 兴奋传导时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通道甲和乙都是蛋白质,空间结构相同,接受适宜刺激后都会使空间结构改变B兴奋从A 处传导到B 处时,导致突触2 处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CB处膜电位未发生变化,是因为离子通道乙处内流的是阴离子D突触 2 中的神经递质作用后,部分被突触后膜吸收【答案】C【解析】【分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的突触后膜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威海市 2021 新高 第四 质量 检测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