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西省上饶市 2021 届新高考五诊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B胚芽鞘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C胚芽鞘b则细胞能运输IAA 而 c
2、侧细胞不能D琼脂块d从 a中获得的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琼脂块a 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故琼脂块d 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 a 中含生长素,胚芽鞘向放置琼脂块a 的对侧弯曲生长,a 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琼脂块 a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 a 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 侧的 IAA 含量比 b 侧的少,生长较慢,A 错误;琼脂块a 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 侧与胚芽鞘c 侧的 IAA含量相同,B错误;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 错误;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 d 因此
3、琼脂块d 从 a 中获得 IAA 量小于 a 的输出量,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图形的分析,特别是对生长素运输的理解是对选项分析的首要条件。2间充质干细胞(MSC)最初在骨髓中发现,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MSC在增殖时核膜与核仁可以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BMSC 能完成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MSC是一类不具有凋亡基因的多能干细胞D MSC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其变成癌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MSC为多能干细胞,其先进行细胞分裂产生了更多的MSC,在经过细胞分化形成了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成
4、骨细胞,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详解】A、MSC进行的分裂为有丝分裂,在增殖时核膜与核仁可以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A 正确;B、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MSC能完成多向分化的根本原因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的结果,B正确;C、MSC细胞是具有凋亡基因的多能干细胞,C 错误;D、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的,因此 MSC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其变成癌细胞,D 正确。故选 C。3右图为人体某生理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甲为甲状腺细胞,物质a 为甲状腺激素,则乙可为是下丘脑细胞B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物质a
5、为神经递质,则乙可为肌肉细胞C若甲为下丘脑细胞,物质a 为抗利尿激素,则乙可为肾小管细胞D若甲为浆细胞,物质a 为抗体,则乙可为位于靶细胞内的病毒【答案】D【解析】【分析】如果细胞甲是甲状腺细胞,其分泌的物质a是甲状腺激素,其靶细胞可以是下丘脑细胞,这是激素调节的反馈调节机制;如果细胞甲是突触前神经元,物质a 为神经递质,突触后膜可以是肌肉或腺体的细胞膜;若甲为下丘脑细胞,物质a为抗利尿激素,其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若甲为浆细胞,物质N 为抗体,则乙可为位于内环境中的病毒。【详解】A、若甲为甲状腺细胞,物质a 为甲状腺激素,则乙可为是下丘脑细胞,A 正确;B、若甲为突触前神经元,物质a
6、为神经递质,则乙可为肌肉细胞,B 正确;C、若甲为下丘脑细胞,物质a 为抗利尿激素,则乙可为肾小管细胞,C正确;D、抗体分布在内环境中,不能与细胞内的病毒结合,D 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知识。解题关键是对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描述的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理解,并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下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单位J/cm2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80 B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D畜牧业中,放养与圈养相
7、比,可提高图中C/B 的比值【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 表示该营养级摄入的能量;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 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粪便中的能量。【详解】A、图中 B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J/cm2?a,A 错误;B、图中 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80J/cm2?a,按能量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8020%=400J/cm2?a,B 正确;C、由于第三营养级能量只知道摄入量,不知道同化量,不能
8、计算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错误;D、B 表示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 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放养自身呼吸消耗较多,畜牧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 的比值,D 错误。故选 B。5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DNA 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D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得,甲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
9、中期的细胞,丙图为植物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丁图为植物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详解】装片在制作时需要先用盐酸解离,而因为染色用的染色剂为碱性,因此在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漂洗以防止解离液和染色剂中和导致染色效果降低,A 选项正确;观察过程需要从低倍镜开始,找到分生区细胞后再换高倍镜观察,B选项正确;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正在处于核膜消失,形成染色体的阶段,已经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C选项错误;图乙为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与普通体细胞相等,丙图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由于着丝粒断裂,使染色体暂时加倍,故图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D 选项正确。故错误的选项选择C
10、。6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的是()A家庭污水B微生物病原体C水土流失的冲积物D河泥中的细菌【答案】D【解析】【分析】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大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质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其中每一种都会带来不同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海变质,使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差。单化肥一项就常常造成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详解】由分析可知: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属于水体污染物,而河泥中的细菌不属于水体污染物。故A、B、C正确,D 错误。.故选 D。7研究者
11、观察到某一雄性哺乳动物(2n=24)处于四分体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期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特殊的联会现象,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四射体”,图中的字母为染色体区段的标号,数字为染色体的标号。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 4 条染色体随机的两两分离,并且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 个四分体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 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C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 种精子D由于只有遗传信息完整的精子才能成活,推测该动物产生的精子有1/4 会
12、致死【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分析图示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区段,进行了联会,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详解】A、细胞中有24 条染色体,MI 前期正常情况可以形成12 个四分体,而一个四射体涉及4 条染色体,故除去“四射体”外,处于四分体时期的该初级精母细胞中还有10 个四分体,A 正确;B、出现“四射体”的原因是s-s、w-w、t-t、v-v 均为同源区段,所以发生联会,B
13、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四射体的四条染色体随机两两分离,共有6 种分离方式,故若不考虑致死,从染色体的组合(、)来看,该动物能产生6 种精子,C正确;D、通过 C可知,总共有六种精子,其中,、都会致死,所以有2/3 会致死,D 错误。故选 D。8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组成及其基本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ATP脱去 3 个磷酸基团后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兔子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 的合成C代谢强的好氧细菌所含的线粒体数量较多D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高尔基体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ATP 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 A 代表腺苷,T是三的意思,P
14、 代表磷酸基团。原核细胞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详解】A、ATP脱去 2 个磷酸基团后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 错误;B、兔子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及线粒体等,故兔子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 的合成,B 正确;C、好氧细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C错误;D、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溶酶体对尾部消失起主要作用,D 错误。故选 B。9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可以通过其染色体核型进行诊断C通过检查发现胎儿有缺陷,可诊断该胎儿患有遗传病D羊膜腔穿刺技术可确诊神经管缺陷、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答案】C
15、【解析】【分析】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一般来说,染色体异常的胎儿50%以上会因自发流产而不出生。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成人很少新发染色体病,但成人的单基因病比青春期发病率高。更显著的是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群体中随着年龄增加加速上升。【详解】A、由分析可知,各种遗传病在青春期的患病率很低,A 正确;B、葛莱弗德氏综合征(47,XXY)属于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可以通过分析染色体核型进行诊断,B 正确;C、胎儿有缺陷,可能只是由环境因素导致的,不一定是遗传病,C错误;D、羊膜腔穿刺是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神经管
16、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及优生的相关知识,要求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掌握监测和预防人类遗传病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0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乙细胞含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17、属于植物细胞;丙为病毒;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核。【详解】A、结构 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A 错误;B、若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并不能仅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 叶绿体,因有些植物细胞如根部细胞无叶绿体,B正确;C、电子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细胞器和细胞核,能区分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D、结构 是细胞核,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丙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原核细胞,也不属于真核细胞,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
18、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和细胞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11下图为某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 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幽蚊幼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827 J m-2 a-1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D浮游植物能量多的原因是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高【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概念: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
19、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2)过程:一个来源,三个去向。(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4)能量传递效率:10%-20%。【详解】A、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含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所以不能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 错误;B、幽蚊幼虫同化的能量为840 J m-2 a-1,其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作用消耗、流行下一营养极(13 J m-2 a-1)、分解者利用、未利用,因此幽蚊幼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应该小于827
20、J m-2 a-1,B错误;C、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780+4200)31920=25%,C 正确;D、食物网中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浮游植物能量多的原因是其处于第一营养级,而其他营养级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于第一营养级,D 错误。故选 C。12小明同学的手不小心碰到滚烫热水,他会立即缩回手(反应 1)并马上用冷水冲洗(反应 2)。下列有关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 1 与眼睛受到意外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反应1 和反应 2 中,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反应 1 中,兴奋在小明的神经纤维上发生双向传导D
21、反应 1 和反应 2 都与人体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题干中反应1 属于非条件反射,而反应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详解】A、反应 1 手碰滚烫的热水,立即缩回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而眼睛受到撞击产生金星四溅的感觉不属于反射,A 错误;B、在反应 1 和反应 2 的反射弧中,体内都会发生兴奋的传导与传递,因此都会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正确;C、在反应1 的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发
22、生的是单向传导,C错误;D、反应 1 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与大脑皮层无关,反应2 与大脑皮层有关,D 错误。故选 B。13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负反馈调节不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三个去处是:呼吸消耗,下一营养
23、级同化,分解者分解。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逐个计数法、样方法、灯光诱捕法和标志重捕法。趋光性昆虫的种类很多,可以利用黑光灯诱捕,统计种类数。【详解】A、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A 错误;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B 错误;C、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C错误;D、黑光灯能诱捕多种趋光性昆虫,从而可以统计一定范围内趋光性昆虫的种类,D 正确。故选 D。14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
24、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下。携带h 基因的同时患有血脂含量明显升高的并发症,含h 基因的精子成活率为1/2。I3无乙病致病基因,已知在男女比例为1:1 的人群中出现乙病女性的概率为1/2000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从理论上分析,I1和 I2后代的表现型共有9 种BII5与 II6结婚,生一个患甲乙两病男孩的概率为1/72 CII7与 II8结婚,生下的孩子患乙病的概率为1/202 D若只考虑甲病的遗传,I2和 III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63/161【答案】B【解析】【分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
25、称遗传病。I1和 I2生下 II2患甲病,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3无乙病致病基因,但却生下了 II9患乙病,说明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乙病的致病基因Xt的基因频率为p,已知在男女比例为 1:1 的人群中出现乙病女性的概率为1/20000,则 pp/2=1/20000,p=1/100。若仅考虑乙病,则雌配子:XT Xt=991,雄配子:XTXtY=991100,人群中 XTXT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99/200=9801/20000,XTXt的基因型频率为:99/1001/200+99/2001/100=198/20000,正常女性中XTXt的频率为:198/200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上饶市 2021 新高 考五诊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