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嘉峪关市2021届新高考四诊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甘肃省嘉峪关市 2021 届新高考四诊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核重编程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重编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被改写C该项研究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了希望【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脱分化过程,干细胞可再分化
2、形成多种类型细胞,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由于供体来自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A 正确;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而题干中能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状态,所以“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B 正确;C、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是由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体现,而由细胞发育成组织或器官不能体现全能性,C错误;D、将人类成熟的
3、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并能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通过该技术获得的器官进行移植属于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反应,D 正确。故选 C。2下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中某基因的结构及变化示意图(基因突变仅涉及图中1 对碱基改变)。下列相关述正确的是()A基因复制和转录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BRNA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能与DNA 上的启动子结合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小而(A+G)(T+C)的值增大D该基因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磷酸一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连接【答案】B【解析】【分析】1.DNA 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
4、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其中 A-T 之间有 2 个氢键,C-G之间有 3 个氢键)。2.复制过程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在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DNA。3.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DNA 解旋酶、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详解】A、基因复制过程中1 链和 2 链均为模板,复制后形成的两个基因中遗传信息相同,转录过程中只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A 错误;B、RNA
5、 聚合酶进入细胞核参加转录过程,与DNA 分子上的启动子结合,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B正确;C、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中(A+T)/(G+C)的值减少,但(A+G)/(T+C)的值不变,仍为1,C错误;D、基因 1 链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 磷酸 脱氧核糖”连接,D 错误。故选 B。3下列物质属于相关细胞产物或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都能体现细胞分化的一组是A mRNA、tRNA BDNA、DNA 聚合酶C血红蛋白、磷脂D胰岛素、抗体【答案】D【解析】所有的细胞都有mRNA 和 tRNA,与细胞分化无关,A 项错误;所有细胞都有DNA,DNA 复制时需要DNA聚合酶,与细胞分化无关,B项错
6、误;只有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能体现细胞分化,但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与细胞分化无关,C项错误;只有胰岛B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能体现细胞分化,能体现细胞分化,D 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解题的突破口是细胞分化的实质,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也就是在不同功能的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同,合成的蛋白质不同。据此答题。4榕树隐头花序(俗称榕果)的苞片可以防止小蜂进入其内产卵。传粉榕小蜂能撕咬并钻过苞片进入榕果产卵,并帮助榕树传粉。杨氏榕树金小蜂通常利用传粉榕小蜂咬出的通道才能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科研人员研究榕果内的不同种类的产卵小
7、蜂对榕果种子产量以及它们后代数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榕果内产卵小蜂的种类榕果内种子数量传粉榕小蜂后代数量杨氏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传粉榕小蜂5.5 408.5 0 传粉榕小蜂和杨氏榕树金小蜂10.0 10.5 80.7 A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B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C榕果内传粉榕小蜂比杨氏榕树金小蜂的竞争力强D传粉榕小蜂与榕树之间的关系为互利共生【答案】C【解析】【分析】表格分析:比较榕果内产卵小蜂只有传粉榕小蜂时和榕果内产卵小蜂有杨氏榕树金小蜂、传粉榕小蜂时,可以看出,有两种小蜂的榕果内种子数量较多,传粉小蜂后代数量减少,而杨氏
8、榕树金小蜂后代数量增多,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同时这两种小蜂存在竞争关系,并且是杨氏榕树金小蜂在竞争中占优势。【详解】A、由题干信息“杨氏榕树金小蜂可以利用传粉格小蜂咬出的通道进入榕果并完成产卵”,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与传粉榕小蜂体型可能相似,A 正确;B、由表格分析可知,杨氏榕树金小蜂和传粉榕小蜂共同存在有利于榕果内种子数量的增加,说明杨氏榕树金小蜂进入榕果内产卵有助于榕树传粉,B正确;C、由上分析可知,榕果内杨氏榕树金小蜂比传粉榕小蜂具有更强的资源竞争能力,C错误;D、榕树依靠传粉榕小蜂为之传粉,传粉榕小蜂在榕树榕果中产卵,为其幼体唯一的栖息场所和
9、食物来源,说明是互利共生关系,D 正确。故选 C。5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叶绿体中色素为脂溶性,可用无水乙醇提取,A 正确;B、花青苷为水溶性,可用水做层析液,B 正确;C、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含有紫红色的大液泡,可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则可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C正确;D、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能分裂,不能用光学
10、显微镜观察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D 错误。故选 D。【定位】色素,提取,质壁分离和复原【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色素提取和分离以及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脂溶性和水溶性来判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方法。6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信息交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的信息通过核孔传递到细胞质B同一物种成熟的雌雄生殖细胞能相互识别C吞噬细胞能识别并吞噬不同种类病原体D植物体产生的乙烯只能对自身发挥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能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能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核中的信息可通过转录到RNA 中
11、,RNA 通过核孔将信息传递到细胞质中,A 正确;B、同一物种成熟的雌雄生殖细胞能相互识别并完成受精作用,不同物种的雌雄生殖细胞一般不能相互识别并完成受精作用,B 正确;C、吞噬细胞可识别并吞噬多种病原体,并通过其溶酶体内的酶将病原体水解,C正确;D、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植物体产生的乙烯也可以对非自身的器官发挥作用,如将未成熟的香蕉与成熟的柿子放在一起,柿子释放的乙烯将促进香蕉的成熟,D 错误。故选 D。7端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 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 末端而修
12、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B端粒酶是一种RNA 聚合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C染色体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碱基配对D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可能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 序列,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合成端粒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合成后的序列加到染色体DNA 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可延长细胞的寿命。【详解】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是因为其端粒酶的活性更高,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序列,A
13、错误;B、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说明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B错误;C、染色体DNA 末端修复过程中,端粒酶先以自身的RNA 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 的一条链,再通过DNA 复制合成另一条链,故会出现A-T、T-A碱基配对,C正确;D、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较强,其中的端粒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长,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了解端粒酶的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8旱金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花的长度,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叠加性。已知每个显性基因控制花长为5mm,每个隐
14、性基因控制花长为2mm。花长为 24 mm 的同种基因型个体相互授粉,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与亲本具有同等花长的个体所占比例是()A 1/16 B1/8 C5/16 D3/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旱金莲隐性纯合子aabbcc 的高度为12mm,显性纯合在AABBCC的高度为30mm,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高度增加3mm。所以花长为24mm 的个体中应该有(24-12)3=4 个显性基因。【详解】根据题意花长为24mm 的个体中应该有(24-12)3=4个显性基因,且后代有性状分离,不可能是纯合子,所以基因型可能是AaBbCC、AaBBCc、AABbCc。以 AaBbCC为例,其
15、自交后代含有4 个显性基因的比例为1/41/4 1+1/41/4 1+1/21/2 1=6/16=3/8,D 正确,ABC错误,故选 D。【点睛】该题考查了多基因的累加效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单个显性基因、单个隐性基因分别控制的花长,确定相关个体基因组成,再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9稳定性选择和单向性选择是自然选择中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后者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下列关于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受工业发展影响,桦尺蠖黑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桦尺蠖黑化现象是工业污染导
16、致其发生定向变异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物种没有改变,则其没有发生进化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其等位基因频率逐代下降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然选择中的稳定性选择【答案】C【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稳定性选择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中间型的个体,单向性选择是在种群中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具体作答。【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 错误;B、工业污染前后由于桦尺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物种发生了进化,B错误;C、单向性选择导致某基因频率逐代增加,保留趋于某个性状中某一极端的个体,中间型的个体逐步淘汰,C 正确;D、桦尺蠖黑化现象属于自
17、然选择中的单向性选择,D 错误。故选 C。10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在细胞膜的外侧,蛋白质与多糖链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蛋白质功能多样性:有些蛋白质是细胞核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
18、,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细胞外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详解】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密切相关,A 正确;B、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B 正确;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种类、数目不同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不同,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功能有差异,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正确;D、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D 错误。故选 D。11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 a、B 和 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
19、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 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B图示中过程 与过程 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C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 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基因A 控制合成酶a,使 PEP转化为油脂。基因B的链 2 正常表达出酶b,可使 PEP转化为蛋白质。以基因B 的链 1 诱导转录出的RNA 可与链 2 正常转录出的mRNA 形成双链RNA,干扰酶b的合成,抑制PEP转化为蛋白质
20、,从而提高油脂产量。【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产油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 bb,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A 错误;B、由于过程 和过程 的模板链不同,所需的嘧啶碱基数量不一定相同,B 正确;C、根据分析题图可知,通过抑制基因B 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可提高产油率,C 正确;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几点: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来控制性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从而影响生物性状。2.分析题图:油菜产油率高的原因是因为基因B 中 1 链转录形成的RNA 能与 2 链转录形成的mRNA 结
21、合形成双链RNA,从而抑制了合成酶b 的翻译过程。12如图为某细胞膜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常用鸡、猪的成熟红细胞,放在清水中涨破后,可通过差速离心的方法收集到较为纯净的细胞膜B细胞间的识别与 有关,细胞癌变后 含量增加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现亮-暗-亮三层,说明细胞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组成D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AB 或 BA;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CO2的运输方向只有 BA【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形 是糖蛋白、是载体蛋白、是磷脂双分子层;A 面是膜外侧,因为膜外侧有糖蛋白,B面是膜内测。【详解】A、鸡的红细胞内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不能用作提取
22、纯净的细胞膜的材料,同时也不是采用差速离心法,A 错误;B、细胞癌变后 糖蛋白含量减少,B错误;C、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呈暗-亮-暗,对应的膜结构层是蛋白质-脂质-蛋白质,C错误;D、O2在血红细胞膜的运输方向可以有膜外向膜内也可由膜内向膜外,CO2在肝细胞中的运输方向是膜内向膜外运输,D 正确。故选 D。13某同学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进行了以下操作。该同学的操作正确的是()A将 5 g 新鲜菠菜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后直接进行研磨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C为增强实验效果,将滤液细线画粗些并进行多次重复D将滤纸条画有滤液
23、细线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让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答案】B【解析】【分析】1、5g 菠菜叶需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2、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待晾干后再重复2-3 次;3、画好细线的滤纸条不能浸入到层析液中,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详解】A、将 5g 菠菜叶需要去掉茎脉,剪碎,然后放入研钵中,加入无水乙醇、石英砂、CaCO3以后,迅速研磨,A 错误;B、将预备好的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在距这一端1cm 处用铅笔画一条横线,B 正确;C、用毛细管吸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画出一条滤液细线,并
24、重复2-3 次,每次等上一次干燥以后再重复画,C 错误;D、把画好细线的滤纸条插入层析液中,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考查的是实验操作的步骤,这类习题的特点是操作性非常强,所以这类习题的解答在于平时的功夫,平时应该坚持进行是实验的操作,才会记忆的牢固。14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某细胞可进行ATP的合成,说明该细胞已经发生分化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由于染
25、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细胞的有丝分裂可以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平均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正确;C、所有细胞都能合成ATP,因此某细胞可进行ATP的合成,不能说明该细胞已经分化,C错误;D、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 正确。故选 C。15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的唯一出路是设法降低出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嘉峪关市 2021 新高 考四诊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