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佛山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pdf
《高考物理佛山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佛山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物理佛山物理方法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45的斜面顶端,用线沿平行斜面方向系一个质量是m的小球,若不计一切磨擦,当斜面体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稳定后,线上的张力为A0 B C D2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和思路,以下关于所用研究方法或思路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研究思路是:问题猜想 实验验证 数学推理 合理外推 得出结论D在推导匀变速运
2、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类比法3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理想模型法、微元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牛顿用微元法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计算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引力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维法C将插有细长玻璃管的玻璃瓶内装满水用力捏玻璃瓶,通过细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来反映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了放大的思想D在推导
3、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4如图所示,bc 为固定在小车上的水平横杆,物块M 穿在杆上,靠摩擦力与杆保持相对静止,M 又通过轻细线悬吊着一个小铁球m,此时小车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而M、m 均相对小车静止,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小车的加速度逐渐增大,M始终和小车保持相对静止,当加速度增加到2a 时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原来的2倍B细线的拉力增加到原来的2 倍C横杆对M 弹力增大D横杆对M 的摩擦力增加到原来的2 倍5如图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形匀质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
4、通过最高点处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半径为r的光滑匀质球B,则AA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BB对A的压力大小为RrmgRCB对A的压力大小为mg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rmgR6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c 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 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沙漏a 连接,连接b 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在a中的沙子缓慢流出的过程中,a、b、c 都处于静止状态,则()Ac 对 b 的支持力减小Bc 对 b 的摩擦力方向可能平行斜面向上C地面对c 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c 的摩擦力增大7将一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在斜面上放一小滑块A,如图甲.在小滑块A 上放一小物体 B,物体
5、B 始终与 A 保持相对静止如图乙;或在小滑块A 上施加一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如图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物体B 后将加速下滑B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速下滑,加力F 后将加速下滑C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物体B 后加速度将增大D若甲图中A 可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加力F 后加速度将增大8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 t
6、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法C引入重心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运用了等效替代法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9两个质量均为m 的 A、B 小球用轻杆连接,A 球与固定在斜面上的光滑竖直挡板接触,B 球放在倾角为的斜面上,A、B 均处于静止,B 球没有滑动趋势,则A 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为Amg tan B2tanmgCtanmgD2mg tan 10质量为 M 的光滑圆槽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其上促使质量为m 的小球静止在圆槽上,如图所示,则
7、()A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B小球对圆槽的压力为C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增加D水平恒力F变大后,如果小球仍静止在圆槽上,小球对圆槽的压力减小11 下列四幅图中包含的物理思想方法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观察桌面微小形变的实验,利用了等效法B图乙: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时,运用了微元法C图丙:利用红蜡块的运动探究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实验,体现了类比的思想D图丁: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时,运用了理想实验方法12 2014 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
8、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13 如图所示,斜面体A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 的物体 B在外力 F1和 F2的共同作用下沿斜面体表面向下运动当F1方向水平向右,F2方向沿斜面体的表面向下时,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同时撤去F1和 F2,滑块 B 的加速度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B若只撤去F1,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C若只撤去F2,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的方向可能向右D若只撤
9、去F2,在滑块B 仍向下运动的过程中,A 所受地面摩擦力不变14 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A建立“质点”的概念B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C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5 如图所示,已知Mm,不计滑轮及绳子的质量,物体M 和 m 恰好做匀速运动,若将M 与 m 互换,M、m 与桌面的动摩因数相同,则()A绳子中张力增大B物体 M 与 m 仍做匀速运动C物体 M 与 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g/MD物体 M 与 m 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M+m)g/M16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 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根水
10、泥圆筒从木棍的上部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水泥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则水泥圆筒在两木棍上将()A仍匀速滑下B匀加速滑下C可能静止D一定静止17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两个量关系的重要方法B牛顿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C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D法拉第发现电流的磁效应与他坚信电和磁之间一定存在联系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18 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11、B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发现了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规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通过实验得出了欧姆定律19 关于物理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质点代替有质量的物体,应用的是模型法B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C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了微元法D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使用的是实验法20 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木块m 和 M 叠放在一起沿斜面向下运动,它们始终相对静止,m、M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M、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A若 m、M 一起匀加
12、速运动,可能有10,20B若 m、M 一起匀速运动,一定有10,20C若 m、M 一起匀加速运动,一定有10,20D若 m、M 一起匀速运动,可能有10,2021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 t 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控制变量法C伽利略为了探究自由落体的规律,将落体实验转化为著名的“斜面实验”,这里运用了类比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
13、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2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A和 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有一外力使 B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线与桌面平行,B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使、从静止开始运动,此时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 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2a,重力加速度为g,则所加外力F 的大小为()A2MgmgB3MgmgC2MmgMD22MMmmgM23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
14、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xvt,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用xt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24 定
15、滑轮连接两个质量分别为Am、Bm的小球 A、B,它们都穿在一根光滑的竖直杆上,两球静止时,OA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OB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滑轮的重力.则()A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m:2cosBm:1B两个小球的质量关系为ABmmC定滑轮受到细绳的合力等于ABmmgD两个小球受到绳子的拉力关系为OAOBTT2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 的小球 A 和 B 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使球向下移动一点,球离墙再稍远一些,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B 的支持力N 和轻杆上的弹力 T
16、的变化情况是()AN 不变,T 变大BN 变小,T 变大CN 不变,T 变小DN 变大,T 变小【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 解析:D【解析】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时,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图知,F合=mgcot45=ma,故 a=g,由上图得,当a=2g时,小球将离开滑块,F合=ma=2mg由勾股定理得:,故选 D.【点睛】该题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小球离开斜面的条件2B 解析:B【解析】质点是理想模型,利用理想模型法,A 错误;瞬时速度的定义是当时间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就可表示瞬时速度,利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
17、正确;伽利略在研究物体下落规律时,首先是提出问题即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提出疑问,然后进行了猜想即落体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就是速度变化是均匀的,接着进行了实验,伽利略对实验结果进行数学推理,然后进行合理的外推得出结论,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的微元法,D 错误3A 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没有应用到微元法,A 错误;公式中xvt当0t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法,B正确;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
18、的思想,故C正确;在探究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将变速运动无限微分后变成了一段段的匀速运动,即采用了微元法;故D 正确;考点:考查了物理研究方法【名师点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多种不同的物理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物理有很大的帮助;故在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科学方法的积累与学习4D 解析:D【解析】【分析】以小球和物块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横杆对M 的摩擦力、弹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对小球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合成法研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细线的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详解】A、B 项: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
19、律得:mgtan=ma,得,当 a增加到两倍时,tan 变为两倍,但 不是两倍。细线的拉力可见,a变为两倍,T 不是两倍,故A、B 错误;C、D 项:对小球和物块组成的整体,分析受力如图所示水平方向:f=(M+m)a,竖直方向:N=(M+m)g。则当加速度增加到2a时,横杆对M 的摩擦力f 增加到原来的2 倍。横杆对M 的弹力等于两个物体的总重力,保持不变,故C 错误,D 正确。故应选:D。【点睛】本题是典型的整体与部分受力分析法的应用,对连接体问题,多数要用到这个方法,建议重点训练掌握熟练;另外在涉及正交分解的时候,一般是在运动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而在垂直运动方向列平衡方程。5B 解析:
20、B【解析】A、把 AB 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力分析得整体受重力和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整体对地面的压力即是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故地面对整体没有摩擦力,即A对地面没有摩擦力,否则不能平衡,故A 错误;B、C、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 件,有cosmgF,tanTmg,其中cosRRr,22tanRrRR,故得RFmgRr,22RrRTmgR,;故B 正确,C、D 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是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受力分析后根据平衡条件列式分析通常在分析外力对系统作用时,用整体法;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有时在解答一个问题时要多次选取研究对象,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佛山 方法 知识点 复习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