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含解析)(必修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含解析)(必修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过关专练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含解析)(必修1).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案可编辑从实验学化学1下列关于1.0 molL 1Na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溶液中含有1 mol Na2SO41 L 溶液中含有142 g Na2SO4将 1 molNa2SO4溶于 1 mol水中所得的溶液将 322 g Na2SO4 10H2O 溶于水后再稀释成 1 000 mL所得的溶液ABCD【解答】答案B解析: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1 molL1 Na2SO4溶液是指每升溶液中含1 mol Na2SO4,而 1 mol Na2SO4相当于 142 g Na2SO4或 322 g Na2SO4 10H2O。2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
2、棒,其中玻璃棒的使用目的相同的是:A过滤B蒸发C用 pH 试纸测 pH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解答】答案AD试题分析: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过热;测 pH 值时,玻璃棒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可用玻璃棒引流;则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和,答案选AD。【考点定位】考查玻璃棒的作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操作和配制溶液中是搅拌;精品教案可编辑蒸发完毕可以用玻璃棒转移固体
3、;玻璃棒还能起的作用是蘸取少许溶液测pH;红磷燃烧试验中引燃红磷;在溶解固体时是用玻璃棒来加速溶解,在过滤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等。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在 1mol/L的 FeCl3溶液中,Fe3+的个数小于NAB1 mol单质铜与足量硫或氯气反应失去电子数均为2NAC1mol碳烯(:CH2)中含有电子数为8NAD在标准状况下,22.4 L NO与 11.2 L O2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的分子数为NA【解答】答案C4 将 a g 二氧化锰粉末加入b mol/L的浓盐酸c L 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 个,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
4、正确的是()A.可以收集到氯气LANb24.22BNA可表示为:ad287C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872AaND反应后溶液中的H数目为:bc-2d【解答】答案B试题分析:A、根据反应4HCl(浓)+MnO2MnCl2+Cl2+2H2O 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稀盐酸不能被氧化,盐酸没有完全反应,A 错误;B、依据电子转移守恒:MnO2MnCl22e-,反应中转移电子2a87AN,NA=87d/2a,B 正确;C、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 bcNA-2d,C 错误;D、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无法计算反应后溶液中 H+的数目,D 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
5、知识。精品教案可编辑5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 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在 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 氧气,则转移2NA个电子C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的 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 28 g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 L-1 NH4Cl 溶液与 2 L 0.25 molL-1 NH4Cl 溶液含 NH+4物质的量不同【解答】答案A。解 析:选 项A中 根 据 稀 释 前 后 溶 质 的 质 量 不 变 得:10mL(前)98%100m
6、L(后)(后),所以(后)(前)98%10 (后),由于反应前后溶液的密度不能确定,所以其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选项B 中 n(O2)1mol,O 元素的化合价从1 价变为 0 价,所以每个O 原子失去1 个电子,故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选项 C 中分子数为NA的CO 和 C2H4其物质的量为1mol,则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22.4L,由于它们的摩尔质量都是 28g mol 1,即平均摩尔质量也为28g mol1,所以其质量为28g;选项 D 中由于NH4H2ONH3H2OOH,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所以溶液中所含NH4的物质的量不同。6瓦斯中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 时极易发生爆炸
7、,则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A14 B12 C 11 D21【解答】答案B解析:甲烷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 4 即可得物质的量比为1:2,相同条件下体积比为物质精品教案可编辑的量比,所以正确选项为B;7将铁、铝、硅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铁与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2:1 B4:1 C1:1 D3:1【解答】答案A试 题 分析:铁、铝、硅 的混 合 物跟 足 量 的NaOH溶液 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Si+2NaOH+H2O=NaSiO3+2H2.铁、铝、硅的混合物跟足量的H
8、Cl 溶液反应:2Al+6HCl=AlCl3+3H2.Fe+2HCl=FeCl2+H2.可见铝与酸反应和铝与碱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故硅与碱反应产生的氢气与铁遇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相等。由方程式可知n(Fe):n(Si)=2:1.选项为;A.考点:考查铁、铝、硅的化学性质的知识。8实验室需配制一种c(H+)=2mol/L的强酸溶液500mL,下列配制方法可行的是()A取 100mL5mol/LH2SO4,加入 400mL水B取 200mL5mol/LHCl,加水稀释至500mLC取 200 mL5mol/LH2SO4,加水稀释至500mLD取 100 mL5mol/LHNO3,加水稀释至50
9、0mL【解答】答案B试题分析:A 溶液的体积不等于原溶液的体积与加入的水的体积之和,错误。B 利用稀释公式 C1V1=C2V2可得 C2=2mol/L,C(H+)=C(HCl)=2mol/L,正确。C 利用稀释公式可得稀释后C(H2SO4)=2mol/L,C(H+)=2C(H2SO4)=4mol/L,错误。D 中,C(H+)=1mol/L,错误。考点:考查关于溶液的稀释、电解质的电离等问题的知识。精品教案可编辑9在同温同压下,在A 容器的氯气和B 容器的氨气中,若它们所含的原子数相等,则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是A2:1 B1:2 C2:3 D1:3【解答】答案A试题分析:1molCl2中含有的原子
10、的物质的量为2mol,1molNH3中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4mol,因为原子数相同,因此两者物质的量比值为n(Cl2):n(NH3)=2:1,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2:1,故选项A 正确。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推论、物质的量和微粒间的关系等知识。10 Na、Mg、Al 三种金属各2mol分别跟 1L 1mol/L的稀盐酸反应时,放出的氢气体积最大的是()AAl B Mg C Na D三者产生的氢气一样多【解答】答案C解析:放出的氢气体积最大的是钠,因为钠和盐酸反应外,过量的钠还可以和水反应放出氢气。铝不跟水反应,镁跟热水才反应,故选C。11 将一定质量的a、b、c
11、、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abcd反应前质量(g)6.43.24.0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567.2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精品教案可编辑Aa 和 b 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B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64g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解答】答案B试题分析:通过图表可以看出,d 的质量保持不变,说明d 可能是催化剂;c 的质量增加,说明 c 生成物;b 的质量减少,说明b 是反应物 根据质量
12、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是(32-25.6)g,反应中生成的c 的质量是(72-40)g,说明 a 是反应物,并且参加反应的a 的质量(72-40)g-(32-25.6)g=25.6gA、a 和 b是反应物,d 可能是催化剂,A 正确;B、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64g-25.6g=38.4g,B 错误;C、根据生成物只有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和 a、b 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C 正确;D、若 a 物质与 b 物质的式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 与 b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 正确,选B。故选 A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催化剂的特点与作用。12
13、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B由 CO2和 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 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C常温常压下的33.6L 氯气与 27g 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D1L 浓度为 1mol L-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NA 个 CO32-【解答】答案B精品教案可编辑试题分析:A 不正确,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不论是CO2还是氧气都含有2 个氧原子,B 正确;C 不正确,因为氯气不是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不能确定氯气的物质的量;碳酸钠溶于水CO32 水解,所以1L 浓度为1mol L
14、-1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个数小于NA 个,D 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点评: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要准确解答好这类题目,一是要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二是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13 (10 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 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
15、试剂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沉淀或固体,从而实现Cl-、SO42-和 NO3-的相互分离。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试剂 X:_,沉淀 A:_,沉淀 B:_.(2)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 _.(3)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 中肯定含有 _(填化学式)杂质。【解答】答案(1)BaCl2或 Ba(NO3)2 BaSO4AgCl;(2)除去过量的Ba2+、Ag+;(3)Na2CO3精品教案可编辑试题分析:首先向含NaCl、Na2SO4和 NaNO3的混合物中加入BaCl2溶液或 Ba(NO3)2溶液,产生A:BaSO4沉淀;再向滤
16、液1 中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形成沉淀B:AgCl;再过滤向滤液2 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发生沉淀反应产生BaCO3、Ag2CO3沉淀,所以沉淀 C 是 BaCO3、Ag2CO3;得到的滤液3 中含杂质Na2CO3。考点: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实验操作的目的物质的纯度的知识。14 磺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 Cl2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装置如图(有些夹持装置省略)所示。已知 SO2Cl2的熔点为-54.1,沸点为 69.1,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并产生白雾。(1)仪器 B 的名称是,由它的使用可知SO2与 Cl2反应的H0(填“”
17、或“”),仪器 C 的作用是。(2)仪器组装完毕后,检验甲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3)试剂 X、Y 的组合最好是。a18.4 mol/L H2SO4+Cu b4 mol/L HNO3+Na2SO3 c60%H2SO4+K2SO3(4)戊是贮气装置,则E中的试剂是;若缺少装置乙和丁,潮湿的氯气和二氧化硫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精品教案可编辑(5)反应结束后,将丙中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是。若反应中消耗的氯气的体积为 896 mL(已转化为标准状况,SO2足量),最后得到纯净的磺酰氯3.3 g,则磺酰氯的产率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答】答案(1)球形冷凝管;吸收逸出都有毒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过关 第一章 实验 解析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