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四川卷理综试题解析(解析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卷(选择题共42 分)物理注意事项:第卷共7 题,每题6 分。其中 15 题为单项选择题;67 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化学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900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A.动能增加了1900JB.动能增加了2000JC.重力势能减小了1900JD.重力势能减小了2000J【答案】C2.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 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它条件不变,则A.小灯泡变
2、亮B.小灯泡变暗C.原、副线圈两段电压的比值不变D.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变压器电压与匝数关系,1122UnUn,因为是降压变压器,则n1n2,则当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时,由数学知识可知12nn变大,则U2减小,故灯泡变暗,选项AC 错误,B 正确;根据1221InIn可知2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变小,选项D错误;故选B.3.国务院批复,自2016 年起将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060 km;1
3、984 年 4 月 8 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A.a2a1a3B.a3a2a1C.a3a1a2D.a1a2a3【答案】D4.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 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 点沿 fd 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b时,从 b 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b,当速度大小为vc时,从 c 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c,不计粒子重力。则A.vb:vc=1:2
4、,tb:tc=2:1B.vb:vc=2:2,tb:tc=1:2C.vb:vc=2:1,tb:tc=2:1D.vb:vc=1:2,tb:tc=1:2【答案】A【解析】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如图甲所示,O 是圆心,MN 是法线,AO、BO 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i 和折射角r,做出 sin i-sin r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3A.光由 A 经 O 到 B,n=1.5B.光由 B 经 O 到 A,n=1.5C.光由 A 经 O 到 B,n=0.67D.光由 B 经 O 到 A,n=0.67【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线可知s
5、ini0.621sin0.93rn,可得 n=1.5;因 i 是入射角,r 是折射角,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光由 B 经 O 到 A,故选 B.6.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 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 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 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则A.质点 Q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B.该波从 P 传到 Q 的时间可能为7 s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答案】AD【解析】7.如图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R。质量为 m、电阻
6、为 r 的金属棒MN 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F 与金属棒速度v 的关系是F=F0+kv(F、k 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i,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安,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UR,感应电流的功率为P,它们随时间t 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有4【答案】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牛顿定律可知,某时刻金属棒的加速度为222200B L vB LFkvkFFFrRrRavmmmm安,若220B LkrR,则金属棒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其 v-t 图像如图1 所示;导体的电流BLvIrR可知 I 与 v 成正比,则I-t 图线
7、应该和v-t 线形状相同;根据22B L vFrR安可知 F安与 v 成正比,则 F安-t 图线应该和v-t 线形状相同,选项 B 正确;根据RBLRvUrR可 知 UR与 v 成正比,则UR-t 图线应该和v-t 线形状相同;根据2222EB L vPRrRr可知 P与 v2成正比,图一图二第卷(非选择题共 68分)8(17 分)(6 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左端固定,右端在O 点;在O 点右侧的B、C 位置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计时器(图中未画出)与两个光电门相连。学科网.先用米尺测得 B、C 两点间距离x,再用带有遮光片的滑块压缩弹簧到某位置A,静
8、止释放,计时器显示遮光片从B到C 所用的时间t,用米尺测量A、O 之间的距离x。(1)计算滑块离开弹簧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是_。(2)为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要测量_。5A弹簧原长B当地重力加速度C滑块(含遮光片)的质量(3)增大 A、O 之间的距离x,计时器显示时间t 将_。A增大B减小C不变【答案】(1)xvt(2)C(3)B(11 分)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待测电源(电动势约3 V,内阻约2),保护电阻 R1(阻值 10)和 R2(阻值 5),滑动变阻器R,电流表 A,电压表V,开关 S,导线若干。实验主要步骤:(i)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9、;(ii)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和相应电流表的示数I;(iii)以 U 为纵坐标,I 为横坐标,做U I 图线(U、I 都用国际单位);(iv)求出 U I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k 和在横轴上的截距a。回答下列问题:(1)电压表最好选用_;电流表最好选用_。A电压表(03 V,内阻约15 k)B电压表(03 V,内阻约3 k)C电流表(0200 mA,内阻约 2)D电流表(030 mA,内阻约 2 )(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电压表示数增大。两导线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连接情况是_。A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接线柱B两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两端接线
10、柱C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左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左端接线柱D一条导线接在滑动变阻器金属杆右端接线柱,另一条导线接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3)选用 k、a、R1和 R2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E 和内阻 r 的表达式E=_,r=_,代入数值可得E 和 r 的测量值。6【答案】(1)A、C(2)C(3)ka;2kR(3)根据 U-I 线的在 U 轴上的截距等于电动势E,则 E=ka;斜率等于内阻与R2之和,则 r=k-R29.(15 分)中国科学家2015 年 10 月宣 布中国将在2020 年开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加速器是人类揭示物质本源的关键设备,在放射治疗、食品安全、材料科
11、学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如图所示,某直线加速器由沿轴线分布的一系列金属圆管(漂移管)组成,相邻漂移管分别接在高频脉冲电源的两极。质子从K 点沿轴线进入加速器并依此向右穿过各漂移管,在漂移管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漂移管间被电场加速,加速电压视为不变。设质子进入漂移管B 时速度为8106m/s,进入漂移管E 时速度为 1 107m/s,电源频率为1 107Hz,漂移管间缝隙很小,质子在每个管内运动时间视为电源周期的1/2.质子的荷质比取1108C/kg。求:(1)漂移管B 的长度;(2)相邻漂移管间的加速电压。【答案】(1)0.4m(2)46 10 V【解析】试题分析:(1)设质子进入漂移管B 的速度为
12、Bv,电源频率、周期分别为f、T,漂移管A 的长度为L,则1Tf2BTLv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0.4 mL联立式并代入数据得46 10 VU10.(17 分)避险车道是避免恶性交通事故的重要设施,由制动坡床和防撞设施等组成,如图竖直平面内,制动坡床视为水平面夹角为的斜面。一辆长12 m 的载有货物的货车因刹车失灵从干道驶入制动坡床,当7车速为 23 m/s 时,车尾位于制动坡床的低端,货物开始在车厢内向车头滑动,当货物在车厢内滑动了4 m时,车头距制动坡床顶端38 m,再过一段时间,货车停止。已知货车质量是货物质量的4 倍,货物与车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货车在制动坡床上运动收到的坡床阻力大小
13、为货车和货物总重的0.44 倍。货物与货车分别视为小滑块和平板,取2cos=1sin=0.1=10m/sg,。求:(1)货物在车厢内滑动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制动坡床的长度。【答案】(1)5m/s2,方向沿斜面向下(2)98m【解析】试题分析:(1)设货物的质量为m,货物在车厢内滑动过程中,货物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0.4,受摩擦力大小为 f,加速度大小为a1,则1sinfmgma 来源学 科 网cosfmg联立并代入数据得a1=5 m/sa1的方向沿制动坡床向下。制动坡床的长度为l,则2sinMgFfMa()Fk mM g21112svta t22212svta t12sss201lls
14、s联立-并代入数据得898 ml11.(19 分)如图所示,图面内有竖直线DD,过 DD 且垂直于图面的平面将空间分成I、II 两区域。区域I 有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方向垂直图面的匀强磁场B(图中未画出);区域 II 有固定在水平面上高2hl、倾角/4的光滑绝缘斜面,斜面顶端与直线DD 距离4sl,区域 II 可加竖直方向的大小不同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C 点在 DD上,距地面高3Hl。零时刻,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 P 在 K 点具有大小0vgl、方向与水平面夹角/3的速度,在区域I 内做半径3/rl的匀速圆周运动,经C 点水平进入区域II。某时刻,不带电的绝缘小球A 由斜面
15、顶端静止释放,在某处与刚运动到斜面的小球P 相遇。小球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P 所带电量对空间电磁场的影响。l 已知,g 为重力加速度。(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来源 学科网 ZXXK(2)若小球A、P 在斜面底端相遇,求释放小球A 的时刻 tA;(3)若小球 A、P 在时刻/tl g(为常数)相遇于斜面某处,求此情况下区域II 的匀强电场的场强E,并讨论场强E 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及相应的方向。【答案】(1)3mgBql;(2)322lg()(3)场强极小值为min0E;场强极大值为max78mgEq,方向竖直向上。(2)小球 P 在区域做匀速圆周运动转过的圆心角为,运动到 C
16、点的时刻为tC,到达斜面低端时刻为t1,有0Crtv01cot()Cshvtt小球 A 释放后沿斜面运动加速度为aA,与小球P 在时刻 t1相遇于斜面底端,有sinAmgma9211()sin2AAhatt联立以上方程可得(322)Altg(3)设所求电场方向向下,在tA时刻释放小球A,小球 P 在区域运动加速度为aP,有201()()cos2CAAsvttattPmgqEma2211()sin()22AAPCHhattatt联立相关方程解得2(11)(1)mgEq对小球 P 的所有运动情形讨论可得35由此可得场强极小值为min0E;场强极大值为max78mgEq,方向竖直向上。化学可能用到的
17、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O 16Mg 24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第卷共7 题,每题6 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10B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铁片不溶解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反应C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
18、淀粉溶液溶液颜色不变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KIO3D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溶液变浑浊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中也可能是含有碳酸氢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等,故错误;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故错误;C、碘酸钾和淀粉不反应,碘单质遇到淀粉才显蓝色,故错误;D、苯酚钠和乙酸反应生成苯酚和乙酸钠,说明乙酸酸性比苯酚强,故正确。考点:离子的检验,浓硫酸的性质,淀粉的性质,酸性的比较3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BpH=2 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32-CFe
19、2+与 H2O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2+2H+=2Fe3+2H2OD稀硫酸和Ba(OH)2溶液反应:H+SO42-+Ba2+OH-=BaSO4+H2O【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MnO4-呈紫色,故错误;B、硅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故错误;C、满足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故正确;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SO42-+Ba2+2OH-=BaSO4+2H2O,故错误。考点:离子方程式的判断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g 镁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B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C氢原子
20、数为0.4NA的 CH3OH 分子中含有的键数为0.4NAD0.1L0.5mol/LCH3C OOH 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 0.05NA【答案】B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5 某电动汽车配载一种可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总反应为:Li1-xCoO2+LixC6=LiCoO2+C6(x0B图中 Z 的大小为a3bC图中 X 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24(H O)(CHnn=3D温度不变时,图中X 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CH4)减小【答案】A考点:平衡移动原理7向 1L 含 0.01molNaAlO2和 0.02molNaOH 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随 n(CO2)增大,先后发生三个不同的反应,当
21、0.01molc(AlO2-)+c(OH-)B0.01c(Na+)c(AlO2-)c(OH-)c(CO32-)C0.015c(Na+)c(HCO3-)c(CO32-)c(OH-)D0.03c(Na+)c(HCO3-)c(OH-)c(H+)【答案】D考点:溶液中微粒浓度的比较8(13 分)M、R、X、Y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 是一种过渡元素。M 基态原子L 层中p 轨道电子数是s 轨道电子数的2 倍,R 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 和 M 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 的基态原子4s 和 3d 轨道半充满。请回答下列问题:(1)R 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2、是,X 和 Y 中电负性较大的是(填元素符号)。(2)X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 的氢化物,其原因是_。(3)X 与 M 形成的 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4)M 和 R 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 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_(填离子符号)。(5)在稀硫酸中,Z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 的一种氢化物,Z 被还原为+3 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答案】(1)1s22s22p63s1或Ne3s1Cl(2)H2S 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3)平面三角形(4)Na(5)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
23、O4)3+3O2+7H2O【解析】(1)R 是 Na 元素,原子序数为11,根据构造原理确定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或Ne3s1;13S 和 Cl 比较电负性较大的是Cl 元素,答案为:1s22s22p63s1;Cl。(2)H2S 的沸点低于H2O 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子间形成氢键,使水的沸点升高,答案为:H2S 分子间不存在氢键,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3)SO3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6-3 2)/2=3,没有孤电子对,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答案为:平面三角形。(4)根据晶胞结构可以算出白球的个数为,黑球的个数为8 个,由于这种
24、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2O,黑球代表的是Na+,答案为:Na+。(5)根据题意知重铬酸钾被还原为Cr3+,则过氧化氢被氧化生成氧气,利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答案为:K2Cr2O7+3H2O2+4H2SO4=K2SO4+Cr2(SO4)3+3O2+7H2O。考点:物质结构及性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9(13 分)CuCl 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 2H2O 制备 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探究】该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请回答
25、下列问题:(1)仪器 X 的名称是 _ _。(2)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是a_e(填操作的编号)。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b熄灭酒精灯,冷却c在“气体入口”处通入干燥HCld点燃酒 精灯,加热e停止通入HCl,然后通入N2(3)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 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C 中试纸的颜色变化是 _。(4)装置 D 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5)反应结束后,取出CuCl 产品进行实验,发现其中含有少量的CuCl2或 CuO 杂质,根据资料信息分析:若杂质是CuCl2,则产生的原因是_。若杂质是CuO,则产生的原因是_。【答案】(1)干燥管14(2)cdb(3)先 变红,后褪色(4
26、)Cl2+2OH-=Cl-+ClO-+H2O(5)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通入HCl 的量不足【解析】(3)B 中物质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生成,产物中还有Cl2,所以 C 中石蕊试纸先逐渐变为红色,后褪色,答案为:先变红,后褪色。(4)D 中是 Cl2和 NaOH 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答案为:Cl2+2OH-=Cl-+ClO-+H2O。(5)根据题给信息知若杂质是CuCl2,说明 CuCl2没有反应完全,原因为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答案为:加热时间不足或温度偏低;若杂质是氧化铜,说明CuCl2水解生成Cu2(OH)2
27、Cl2,进一步分解生成CuO,原因是通入HCl 的量不足,答案为:通入HCl 的量不足。考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等10.(16 分)高血脂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化合物E 是一种临床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E 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和试剂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剂 I 的名称是 _a_,试剂 II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b_,第步的反应类型是_c_。(2)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来源:Zxxk.Com(3)第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第步反应中,试剂为单碘代烷烃,其结构简式是_。(5)C 的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X、Y 和 CH3(CH2)4OH。学科.网.若 X 含有羧
28、基和苯环,且X 和 Y 的核磁共振氢谱都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X 与 Y 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_。【答案】(1)a甲醇b溴原子c取代反应(2)15(3)(4)CH3I(5)【解析】试题分析:(1)试剂的结构简式为CH3OH,名称为甲醇;试剂的结构简式为BrCH2CH2CH2Br,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溴原子;根据和的结构及试剂判断第步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2)根据题给转化关系知第步反应为CH3CH(COOH)2和 CH3OH 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CH3CH(COOCH3)2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试剂为单碘代烷烃,根据和的结构推断,试剂的结构简式是CH3I。
29、(5)C 的分子式为C15H20O5,其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含有酯基,生成X、Y 和 CH3(CH2)4OH,生成物 X 含有羧基和苯环,且 X 和 Y 的核磁共振氢谱均只有两种类型的吸收峰,则 X 为对二苯甲酸,Y 为CH2OHCH2OH,则 X 与 Y 发生缩聚反应所得缩聚物的结构简式是。考点:考查有机合成和有机推断,涉及有机物的命名,官能团的识别,反应类型的判断,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11(16 分)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磷尾矿主要含Ca5(PO4)3F和 CaCO3 MgCO3。某研究小组提出了磷尾矿综合利用的研究方案,
30、制备具有重要工业用途的CaCO3、Mg(OH)2、P4和 H2,其简化流程如下:16已知:Ca5(PO4)3F在 950不分解;4Ca5(PO4)3F+18SiO2+30C2CaF2+30CO+18CaSiO3+3P4请回答下列问题:(1)950煅烧磷尾矿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3)NH4NO3溶液能从磷矿中浸取出Ca2+的原因是 _。(4)在浸取液中通入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工业上常用磷精矿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已知25,101kPa 时:CaO(s)+H2SO4(l)=CaSO4(s)+H2O(l)H=-271kJ/
31、mol5 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H=-937kJ/mol则 Ca5(PO4)3F 和硫酸反应生成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6)在一定条件下CO(g)+H2O(g)CO2(g)+H2(g),当 CO 与 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5,达平衡时,CO 转化了56。若 akg 含 Ca5(PO4)3F(相对分子质量为504)的质量分数为10%的磷尾矿,在上述过程中有 b%的 Ca5(PO4)3F转化为 P4,将产生的CO 与 H2O(g)按起始物质的量之比1:3 混合,则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_kg。【答案】(1)CO
32、2(2)漏斗、烧杯、玻璃棒(3)NH4水解使溶液呈酸性,与CaO、Ca(OH)2反应生成Ca2(4)MgSO4+2NH3+2H2O=Mg(OH)2+(NH4)2SO4来源:Z。xx。k.Com(5)Ca5(PO4)3F(s)+5H2SO4(l)=5CaSO4(s)+H3PO4(l)+HF(g)H=-418kJ/mol(6)44800ab【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给化学工艺流程和信息知磷尾矿 主要含 Ca5(PO4)3F 和 CaCO3 MgCO3在 950下煅烧,其中碳酸钙和碳酸镁分解,生成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CO2)。(2)实验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和玻璃棒。(6)根据题
33、给数据利用三段式分析。设CO 的起始浓度为1mol/L,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5mol/LCO(g)+H2O(g)CO2(g)+H2(g),17起始浓度(mol/L)1500转化浓度(mol/L)5/65/65/65/6平衡浓度(mol/L)1/625/65/65/6则 K=c(CO2)c(H2)/c(CO)c(H2O)=1。相同条件下当CO 与 H2O(g)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平衡常数不变,设转化的CO 为 x mol。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1300转化浓度(mol/L)xxxx平衡浓度(mol/L)(1-x)(3-x)xx则 x2/(
34、1-x)(3-x)=1,解得 x=3/4,即达平衡时,CO 转化了 3/4 mol。转化为 P4的 Ca5(PO4)3F质量为 a 10%b%kg,根据反应4Ca5(PO4)3F+18SiO2+30C高温2CaF2+30CO+18CaSiO3+3P4知生成 CO 的质量为(30 28 a10%b%)/(4 504)kg,则转化的CO 的质量为3(30 28 a10%b%)/4(4 504)kg,根据反应:CO(g)+H2O(g)CO2(g)+H2(g)知相同条件下达平衡时能产生H2的质量为3(30 28 a10%b%)/56(4504)kg=44800abkg。学&科网考点:化学反应原理,涉及
35、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等来源 学_科_ 网来源 学 科 网 Z.X.X.K理科综合生物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第卷(选择题共 42 分)1.叶内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O2的产生BH2O的生成CH 的消耗DATP的合成【答案】A【解析】氧气是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中产生的,场所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A正确;光合作用暗反应生成水,场所在叶绿体基质,B错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产生ATP和H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D 错误。【考点】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
36、不一定是DNA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18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答案】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方法所导致结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B.用葡萄制作果醋时,若先通入空气再密封发酵可以增加醋酸含量提高品质C.提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D.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答案】B【解析】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时,出现几种色素带重叠,可能是滤液细线太粗,导致各种色素扩散的起点不同,而分离不明显,A正确
37、;醋酸菌是严格好氧菌,需持续通入空气,B错误,乙醇属于水溶性有机溶剂,若取胡萝卜素时,若用酒精代替石油醚萃取将会导致胡萝卜素提取率降低,C正确;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D正确。【考点】绿叶中色素的分离、果酒果醋的制作、胡萝卜素的提取、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学.科.网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有两重性B.在 020ppm 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C.乙的浓度大于20ppm 后,对莴苣幼根生长
38、起抑制作用D.据图推测,用30ppm 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答案】D【考点】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95 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下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以 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与 11:00 时相比,13:00 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B.14:00后叶片的 Pn 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C.17:00 后叶片的 Ci 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D.叶片的 Pn 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答案】D【
39、考点】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学科.网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B.病毒 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答案】B【解析】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可以鉴定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由于小肠细胞内也有RNA,故不能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A错误;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进行碱基互补
40、配对,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故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浆细胞不具有识别抗原的作用,C错误;严重脱水,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增加,促进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考点】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RNA的复制、检测细胞中DNA和 RNA的分布7.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20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C.编码 B
41、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D.用 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答案】C【考点】细胞的分化、凋亡及癌变(第卷非选择题,共48 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所指示的答案区域内作答。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 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描清楚。答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无效。第卷共4 题8.(11分)生长抑素(SS)是一种 14 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1)合成1 分子 SS可产生 _分子;下丘脑分泌的SS经_运输到达靶器官。(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
42、泌,进而影响TSH,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 TSH水平,结果如下图(注:TRH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学.科网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将减少。用 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分泌的 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 TSH的增加量较,说明 SS对 TSH的分泌具有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答案】(1)14体液(2)胰高血糖素垂体甲状腺少抑制强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处理组3 同时含有急
43、性高血糖与药物A,故目的是为了探究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21响。【考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血糖平衡调节、激素的功能及分级调节9(11)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蔬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蔬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物种分组第七天第 14 天第 21 天蝉大眼蝽对照组0.200.620.67处理组0.200.100.13豌豆蚜对照组2.004.002.90处理组2.008.7022.90鳞翅目幼虫对照组1.001.310.82处理组1.132.192.03(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
44、密度应采用法,施用蔬果剂后,预测豌豆芽的种群数量将呈型增长。(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答案】(1)样方S(2)二、三分解者(3)含氮的养料互利共生(4)利马豆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因为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
45、密度减少。【考点】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0.(12 分)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 部分序列。22(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色。(2)在 5 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 和 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3
46、)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 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 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 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 中,终止密码为,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个氨基酸。【答案】(1)尿素酚 红红(2)稀 释 涂 布 平 板 法1.75少(3)UGA115(3)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 中,终止密码为UGA,由于增加70 个碱基,mRNA 中碱基总数(由于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故除去终止密码子含3 个碱基)=271+2+72=345,由于mRNA 上一个密码子含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故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含345 3=115
47、 个氨基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基因突变11.(14 分)油菜物种(2n=20)与(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住:的染色体和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条染色体。学科&网(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 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 R/r 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
48、)进行以下实验:由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性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组别亲代F1 表现型F1自交所得F2 的表现型及比例实验一甲乙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实验二乙丙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23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 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答案】(1)纺锤体不会(2)分生76(3)隐RAAR
49、R 10/13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1/48实验二中子二代表现型比例为3:13,类似于9:3:3:1 的比例,说明F1基因型为 AaRr,表现为黄色,说明 R基因存在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故两实验中亲本的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AARR,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纯合子只有1/13AARR、1/13aaRR、1/13aarr,故杂合子占10/13。实验二中,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aarr、AARR,原本F1基因型为 AaRr,现发现子一代体细胞含有两条染色体含 R基因(基因型为AaRRr),说明丙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丙植株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由于该植株基因型为AaRRr,自交可分解两个分离定律的问题来看,即Aa自交和 RRr自交,Aa 自交会产生3/4A_,1/4aa,RRr 可产生 4 种类型的配子,分别为 1/3Rr、1/3R、1/6RR、1/6r,故后代中产黑色种子(A_rr)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6 1/6 3/4=1/48。【考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