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名校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7年中考语文名校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考语文名校模拟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示长安君宋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注】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名文淑,工部侍郎张奎之妻,被封为长安县君。这首诗大约是作者出使辽国临行时写的。期:约定重逢的日期。1这首诗用词凝练,颈联用“”和“”二词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使离别悲情更为浓烈。2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云“当时只道是寻常”,王安石在此诗中通过日常生活表现情感恰好印证了这句话。请结合颔联赏析。【来源】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2017 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三年、万里2通过描
2、写兄妹俩用不着世俗的客套,随意准备些酒菜边吃边聊,能够相会已是最大的满足,两人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灯油已快干,灯火已昏暗,仍顾不上休息,表达了兄妹间久别重逢的快乐亲切之情。古诗词阅读题乌江亭乌江【唐】杜牧【宋】李清照胜败兵家事不期,生当作人杰,包羞忍耻是男儿。死亦为鬼雄。江东子弟多才俊,至今思项羽,卷土重来未可知。不肯过江东。【注释】期:期望,预料。3 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相遇,但对项羽评价的感情态度不同,第一首:;第二首:。4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怎样的观点?杜牧:李清照:2【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阳光中学2017 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九【答案】3遗憾,惋惜赞扬,肯
3、定4杜牧:表达了对胜败得失、世事变化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有时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或能转败为胜,东山再起。李清照:认为做人要讲求节操,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5从内容和写法上赏析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来源】【全国百强校】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一定要登上泰山山顶,去领略一下众山小(居高临下)的气势。结尾想象,以虚写(衬)实,用憧憬登临泰山,来显现泰山巍峨高耸的气势,用泰山的雄伟衬托作者高远的政治理想和俯视一切的人生情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白鹿洞二首其一唐代王贞白读书不觉已春深,一
4、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B.次句写诗人的感悟。“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阴,指极短的时间,这里以金子喻光阴,时间宝贵,应珍惜.C.三句叙事补叙自己发觉“春深”,是因为“道人来引笑”。“道人”走在路上的人。“引笑”指逗笑,开玩笑。D.“周情孔思”,当指古代读书人所读的儒家典籍。7下列对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春天快3 过完了B.次句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也是诗人给后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来
5、一直勉励人们、C.三、四句叙事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D.道人来“引笑”的字里行间,表现诗人也慵懒散漫的生活一面。【来源】江西省广丰区2017 届中考模拟(一)语文试题【答案】6C 7D 古代诗歌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8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C.从“中军”
6、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9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来源】福建省泉州市2017 年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卷【答案】8D 9示例:渲染惜别氛围,抒发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示例: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唐】岑参4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军万里西击胡。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注释】碛(q)西:安西都护府。火山:火焰山。赤亭:地名。在今新疆哈密西南。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轮台:唐代庭州有轮台
7、县,这里指汉置古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南),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酒家垆(l):酒家。祗:同“只”。10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11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来源】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阳光中学2017 届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七【答案】10 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艰苦、奔赴边关的豪迈气概。11示例一:同意。常见的送别诗多写离愁别绪,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抒发的却是劝勉友人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所以,这首诗颇显“另类”。示例二:不同意。送别诗中并不缺少这类乐观豪迈的作品,“海内存知己
8、,天涯若比邻”就是证明,所以这首诗算不上“另类”。古诗词赏析,完成后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2诗歌首联“”和“”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13对全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
9、政治上遭受打5 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14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来源】贵州省都匀市2017 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2首联“凄凉地”和“弃置身”13A 14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表现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10、山寺夜起江湜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5这首诗表达了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16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2017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15诗中描绘了一个被月夜景色打动,举头望天,心中泛滥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勾起无边的孤独和思乡怀亲之愁的形象。16构思:构思一:思路严谨。总体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眼前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从而引发孤独和思乡怀亲这情,运用反问,直抒胸臆,感情强烈。脉络贯通,水到渠成。构思二:以
11、乐写哀,构思新颖。颔联写洁白的水气飘渺轻盈、流落无定,不禁让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无依的生活。这一联的描写除了用云气暗喻作者羁旅生活的特点,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重重一笔,妙不可言。写法:写法一: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颈联写无法入睡的自己打开寺门,站在寺外观赏6 美景。眼前美景,让作者感慨万千,不禁怜惜起来。这一份怜惜,暗含着深沉的身世漂泊之感。诗人抬头看天,却感觉到霜重气寒,心中难免凄凉孤独。“霜天”二字,紧扣心情,间接表达了漂泊在外的孤寂凄冷的心境,可谓传神之笔。写法二: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更见其哀。诗中写眼前缥缈的烟气美景,反衬自己的孤独思乡之情。语言一:语言生动形象。第三句“烟色如云白”,作者用
12、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烟的颜色比喻成云,是因为水气自身的颜色,还因为水气是在月光普照衬托之下,更显出洁白。这不仅体现了烟的洁白的色彩美,同时也突出了烟如云一般缥缈轻盈的动态美。语言二:直抒胸臆,感情强烈。用反问的形式写到:谁看到无家可归的客居他乡的人,在这荒郊野外,月下思乡,山中叹惋,独自一人深夜不眠呢?反问加强了抒情效果,与前面的景物描写遥相映衬,更写出一份愁绝伤绝的自伤之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7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不题。浣溪沙 宋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山行 宋 叶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对
13、我对山三两声。(1)根据晏殊浣溪沙的语境,仿照下面的示例,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示例:“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运用拟人手法,从“山”与“我”的关系着笔,叙述诗人一人独行于从未到过的山中的经历,写出了诗人左顾右盼中的孤凄感受。(2)对浣溪沙和山行赏析不正确的是A.浣溪沙在伤春的表层意象中,蕴涵着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B.“无可奈何花落”,意为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C.山行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的山中绚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
14、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7 D.浣溪沙语言婉丽,画面生动;山行用语质朴,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显得素净、淡雅。(3)晏殊和叶茵的作品,都写见到了鸟儿(燕子、飞鸟)的“似曾相识”之感,但包含其中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析。【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2017 届九年级中考二模(网上阅卷)语文试题【答案】(1)“小园香径独徘徊”,融情于景(或情融景中,或寓情于景,或景中含情),诗人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不能平静。写出了诗人伤春、惜春的感情。(2)C(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展示山中一幅幅绚丽景色,而是只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是到一座从未
15、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3)不同。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包含了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遇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只有判断,而无简析,不给分;判断对,简析错,给一分;两者都对,给2 分)18阅读何景明的雨夜,完成后面小题。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注】笳:一种乐器。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1)诗 中 与 李 煜 相 见 欢 中“寂 寞 梧 桐 深 院
16、 锁 清 秋”意 境 相 似 的 句 子是,。(2)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景,以声衬静。因为深夜院静,才能听到疏落的轻微雨声,也听到了远风吹林的沙沙声。B此诗用字精妙,颔联中“上”字用得好。寒色“上”到梧桐树,可见寒色是慢慢浸润上来的。而诗人能感觉到“寒色”上来,也正表现出他孤独失落的心境。C颈联动静结合,形象地描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孤单寂寞形象。D尾联借用项羽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对项羽的崇拜之情。(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结合本诗中的相关意象,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来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17 年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二8
17、【答案】(1)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2)D(尾联不是抒发的对项羽的崇拜之情,“江东”用项羽的典故,泛指家乡,诗人借此抒发浓郁的思乡之情)(3)选取疏雨、远风、蟋蟀、梧桐、孤灯、清笳等典型意象(1 分,答到一两个意象即可),描绘了一幅雨夜之景,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烘托诗人天涯孤客的思归情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春寒【北宋】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 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亚”通“压”,“青帘”指酒旗。19本诗的颔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0通读全诗,你
18、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来源】浙江省杭州市2017 届九年级招生考试全真模拟语文试题【答案】19蝴蝶因寒收敛双翅,花蕾因冷无力绽放;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因风翻动,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冷雨。20诗歌描绘了早春寒冷的特点,借景抒情,一语双关,流露出诗人因郁郁不得志而凄苦、悲凉的情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重送:刘裴二人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此前诗人已写一首同题五言律诗,是为“重送”。2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青山万里一孤舟”一句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19、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9【来源】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三区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21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意思对即可。)22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描绘了在连绵万里的青山间一只小船独自远去的情景,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手法答想象、对比、衬托,能够合理解释,也可得分)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
20、人。【注】诗家:诗人。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23从全诗内容看,“清景”之“清”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24本诗意蕴深刻,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来源】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17 年九年级学业考试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答案】23绿柳发芽,黄半未匀,景色清秀;看花人少,环境清幽。24如:做事、看问题要别出心裁,不落窠臼;最美的东西,往往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25下列四首诗与春思体裁相近的是()A.春望 B.月下独酌C.夜雨寄北 D
21、.观沧海26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体现出怎样的特点?27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来源】山东省乐陵市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练兵语文试题10【答案】25C 26草、柳、桃花、李花示例:春意盎然(生机勃勃)27示例一:“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春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抱怨春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表达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示例二:“惹”是招引(或:引起)的意思,诗人抱怨舂日把恨引长,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妙用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与日俱增的愁绪以及无法排遣的苦闷。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第小题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
22、脚底。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8除本诗外,初中阶段教材里我们学过的白居易的其他作品有。29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标题中的“钱塘湖”就是指著名旅游景点西湖。B.诗人行迹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C.颔联与颈联描写了西湖花草欣欣向荣的景象。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无限春光喜悦的心情。【来源】上海市2017 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七)【答案】28 卖炭翁29B 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下面小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0杜牧此诗虽为咏史诗,其实也是借题发挥。借周瑜和曹
23、操的故事,表现_。31诗的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11【来源】湖北省宜城市2017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答案】30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31前两句写兴感之由,为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作铺垫。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32诗中“随意”的意思是33下列说法恰当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表现了秋雨初晴薄暮时分的空气清新怡人。B.“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有声有色的突出了山居村民生活淳朴欢快。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地描绘了山间月夜景色幽静雅致。D.“随
24、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寄托诗人洁身自好,清雅庄重的君子情怀。【来源】上海市虹口区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二模)语文试题【答案】32任凭33A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4这首诗的作者是_,因其房前的特殊景物,他自称 _。35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36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源】贵州省安顺市2017 届初中毕业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答案】34陶渊明五柳先生12 35“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而
25、“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意思相近即可)36人与山谐。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意思相近即可)3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首诗一、二句的情景。这首诗三、四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能说出它的妙处吗?【来源】江苏省无锡市青阳片2017 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洞庭湖的水色和秋天的月光交融在一起,交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无风的潭面像未经打磨过的镜面。运用比喻的修辞(或运用丰富的想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年中 语文 名校 模拟 试卷 分类 汇编 古诗 鉴赏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