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019 全国卷,442019 全国卷,10112019 江苏卷,282018 江苏卷,1112以图文资料为背景,结合重大的环境问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与治理措施。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016 全国卷,37(3)以图文资料为背景,考查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的理解和应用。4.可持续发展实践2019 全国卷,122019 天津卷,122018 天津卷,72018 浙江选考卷,1920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数据材料为背景,结合典型案例,考查生态农业和
2、清洁生产的相关知识。一、人地关系思想历史回顾二、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2)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2.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城市与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2-地区主要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环境污染为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过分集中乡村地区生态破坏为主,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地区主要
3、问题形成原因发展中国家以生态破坏为主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源,同时排放的污染物占世界的75%三、可持续发展实践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3)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
4、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我国基本国情:面积广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重任。(2)面临严峻挑战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相对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3.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3-考点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2019全国 卷,44)19 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如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简述
5、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思路点拨:答案:市区河道和密歇根湖邻近水域污染程度降低,河湖水质得以改善;伊利诺伊河水量增加的同时污染物也增加,污染物还会通过河水和侧渗过程污染周边及下游地区;伊利诺伊河是密西西比河的支流,密西西比河流域南北跨度大,其下游地区与五大湖区地理环境差异巨大,水系连通后两大流域水生生物相互干扰,水生生态系统受到影响。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影响因素具体表现自然原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4-因天气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
6、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人为原因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损害环境的生产方法,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采取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措施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 用 水 量 大 及 降 水少华 北 平 原水 资 源 紧张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
7、利用等)两方面入手土地资源短缺生态退耕、建设占地等我 国 人 均耕地较少能源短缺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我 国 东 部地 区 能 源短缺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措施生态破水土流失、土地滥垦、滥伐、滥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5-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
8、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固体废弃物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垃圾“围城”现象噪声污染交通、工厂噪声等城市噪声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石油泄漏3.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及防治措施表现原因典型事例或分布区措施全球变暖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全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植树造林;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臭氧层破坏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制
9、冷系统;参与国际保护臭氧层合作酸雨污染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降雨较多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西欧、北美、日本和中国江南地区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利用-6-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三大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主要是产生原因及过程不同。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的现象。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和结构显著改变,从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如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下降等。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
10、能满足人类的需求,是在资源数量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础上产生的。(2)联系: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解答环境问题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文材料中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或环境污染);其次分析其表现、分布特征等。(2)环境问题的成因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环境问题多数是由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明确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环境问
11、题的影响要能够准确、全面地分析环境问题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重大影响等。(4)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应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问题不同,解决措施不同。环境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续表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
12、)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7-(2018江苏卷,111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 2002 年2015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 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2002 年2015 年期间,该区域()A.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阻碍了经济的增长B.人均 GDP 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同步增长C.人均 GDP 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D.人均 GDP 增长是以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为代价的(2)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 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A.经济增长放缓B.人口规模减小C.环保政策变化D.工业生产萎缩解析:(1)C(2)C第(
13、1)题,读图可知,2002年2015年,该地区人均 GDP 持续增长;2002 年2005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在增加,2005 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在减少,故 C 对;2005 年2015 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工业废水排放受到控制,但同期人均 GDP 不断上升,说明控制工业废水排放并没有阻碍经济的增长,故 A 错;2002 年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 同步增长,2005 年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人均 GDP 不断上升,故 B、D 错。第(2)题,由图可知,人均 GDP 增长速度有所增加,说明经济增长并没有放缓;通过题目信息无法判断人口规模的变化
14、情况;2005 年后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最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水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不等于工业生产萎缩,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教师备用】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1)(2)题:(1)2000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A.1 300米以下地带B.1 3001 900米地带-8-C.2 500 米以上地带D.1 9002500米地带(2)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
15、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1)A(2)B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分析,人口耕地弹性系数越小,人地关系越紧张。读图可知,从20002008年,1 300米以下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显著下降,即土地面积百分比从高于人口百分比降低至低于人口百分比,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题,读图可知,从 20002008年,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存在显著上升,人地关系趋于缓和,其中最有可能的便是这个海拔地区的人口向海拔更低的地方迁移,所以人地矛盾缓解。开垦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地理 人教版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人类 地理环境 协调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