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pdf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一、认识钟表1、钟面上有什么?时针:粗短。分钟:细长12 个数字,从112一共有 12 个大格2、读时间分针时针重合是12 时,分针时针在一条直线上是6 时。整时:分针指到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时:分针指到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大约几时:分针接近12,时针接近几,就是大约几时。其中,分针如果在12 的左面,表示快到,也就是快到几时;分针在12 的右面,表示刚过,也就是刚过几时。3、易错时刻:快到6 时,6 时刚过,11 时半、1 时半,画钟表的大约几时,注意分清是快到还是刚过的情况二、100 以内数的认识1、10 个十是 10
2、0,读作一百。100 是由 10 个十或 100 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百十个(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 0 占位。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
3、 是最小的三位数。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8、数的顺序百数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3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举例:以 33 34 35 为例:和 34 相邻 的两个
4、数是33 和 35;33 和 35 中间 的数是 34。比 34 少 1 的数是 33,比 34 多 1 的数是 35。34 前面 的数是 33,后面 的数是 35;35 比 34 多 1,33 比 34 少 1。以 52 为例:52 和 60 之间 的数是:53、54、55、56、57、58、59;(即大于52小于 60 的所有数)52 前面 的五个数 是:51、50、49、48、47;后面 的五个数 是:53、54、55、56、57。52 前面 的第五个数 是:47;后面 的第五个数 是:57。9、数的大小比较(在里填、)56 100 1)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56 65 2)数的位
5、数相同,先比最高位,这里最高位是十位,十位大的数就大,56 59 3)十位相同,再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10、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20 比 98(少得多)70 比 15()45 比 50(少一些)53比 49()11、判断5 个十和 4 个一组成的数是45.()77 里面两个“7”,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都表示“7”个一。()在计数器上,从左面数,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的十位,第三位是百位。()12、列举法有顺序的列举才能不遗漏,不重复。各位是 0 的数有()十位是 6 的数有().20 以内有多少个单数,多少个双数。单数:双数:13、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
6、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14.把 46、37、84、53、17、58 按一定顺序排列:(注意符号是大于还是小与)()()()()()()15、解决问题: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三、认识图形1、平面图形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五种基本的图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四条
7、边长度都相等。(2)常见拼组: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八个 完全一样的 正方体 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四、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100 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要算得既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2、用竖式计算 进位加法 时: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 10 向十位进1。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3、用竖式计
8、算 退位减法 时: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 1,个位加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4、各类分解法(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35 +2 =3 7 想:先算:5+2=730 5 再算:30+7=57进位:35 +8 =43 35+8=43 想:先算:5+8=13 想:先算:35+5=4030 5 再算:30+13=43 5 3 再算:40+3=4313 40不退位:35 2 =33 想:先算:5 2=330 5 再算:30+3=333退位:35 8 =27 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 和个位合起来再减,十位 3 个十拿掉1 个
9、十,剩2 个十,即20。20 15 先算:15-8=7再算:20+7=277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 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35 +20 =55 35 20 =15 想:先算:30+20=50 想:先算:30 20=1030 5 再算:50+5=55 30 5 再算:10+5=1550 10 5、补充:各部分名称相应计算公式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五、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1 元=10 角(1 元钱可以换10 个 1 角)1 角=10 分(1 角可以换10 个
10、 1分)2、换钱1 张 5 元可以换(5)张 1 元,1 张10 元可以换(10)张 1 元;1 张 20 元可以换(2)张 10 元,1 张 50元可以换(5)张 10 元;1 张 100 元可以换(10)张 10 元,1 张 100 元可以换(2)张 50 元;1 张 10 元可以换(2)张 5 元;1 张 5角可以换(5)张 1 角;1 张 1 元可以换(2)张 5 角;1 张 20元可以换(4)张 5 元一张 50 元的可以换()张 10 元的和()张 20 元的。1 张 20 元的可以换()张 10 元的或者换()张 5 元的。3、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
11、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单位不同时,先化成相同单位,再计算。类别:应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还差多少钱?3、小数表示法。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 的可以不写出。左右元.角分小数点六、100 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 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2、连加、连减、加减
12、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3、解决问题注意:1、求“谁比谁多多少”和“谁比谁少多少”都是求两个数的差,都用减法。“谁再多多少就和谁一样多”的问法和前面意思相同,也是用减法。2、解决问题要多读题,弄清题意再做。4、表格列举法先列表,再计算。七、乘法的初步认识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4 个 5 相加得 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54=20 或 4 5=20 5 4 =20 读作:5 乘 4 等于20 4
13、 5 =20 读作:4 乘 5 等于20 因数 因数 =积其中 4 和 5 都是因数,积是20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1 和 0 的乘法:1 乘任何一个数还得这个数0 乘任何数都得0.八、厘米和米的认识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4、1 米=100 厘米100 厘米=1 米。5、线段的特点: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所以画线
14、段时必须用尺子,端点不能漏掉,再标上长度。6、图钉的长大约1 厘米;拇指的宽大约1 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 厘米;小朋友伸开双手大约长1 米。7、常见的事物及所用的单位:课桌宽 60 厘米黑板长 4 米教室长 8 米操场长 200米铅笔长 20 厘米跳绳长 2 米数学书长26 厘米灯管长 50 厘米字典厚 4 厘米大树高 8 米旗杆高 15 米小朋友的身高120 厘米或 1 米 20 厘米九、统计1、记录方法和符号没有统一要求,常用的有打“”、画“”、用“正”表示等。注意:一个完整的“正”字是5 笔。表示数量5。2、在涂统计图和填写统计表时,要清楚统计图里每个小格表示的意思。注意:涂统计图时从下
15、往上数格子,不要用水彩笔,错了不能改,涂时用画斜线的方法,美观简洁。期末复习提纲一、数与代数一、复习内容:1、20 以内的退位减法。2、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3、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1、正确地认读、写百以内的数。其中要掌握看实物图用数表示,看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字。2、百以内数的组成。清楚数位的顺序(例如知道从右边数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掌握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明白数的组成。3、按规律数数。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数出所给物体的个数,(例如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还能观察到所给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4、正确比较数的大
16、小。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例如在59、21、46 这三数中,利用 59 比 21 多得多,46 比 21 多一些的信息,从而选择结果。三、数的运算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其中包括进退位的运算)口算至少要让孩子达到每分钟六道。2混合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3估算。如:估计50 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乘车时两个班乘哪一辆车合适。4比较。在比较算式和算式的时候,灵活的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不用计算比较出两个式子的大小。会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等词描绘数与数的关系。1、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相加算减分解法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