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六)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六)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案可编辑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六)授课题目课题: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六)拟课时第课时明确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化学平衡的涵义。掌握化学平衡与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2理解勒沙特列原理的涵义。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3能够通 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浓度、温度、压强等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难点:能够通过对图形、图表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
2、对这些感性知识进行初步加工和记忆。课型讲授习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设计师生活动设计【高考知识点梳理】(七)平衡移动原理1定义:如果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或浓度,平衡就向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例1.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精品教案可编辑()A.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l2 B.温度控制在500 有利于合成氨反应C.加入催化剂有利于氨的合成D.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K 成蒸气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2.下列事实不能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新制氯水在光照
3、条件下颜色变浅B、在 H2CO3溶液中加放碱时,CO32-的量增多C、氯化铁溶液加铁粉振荡后颜色变浅D、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 深【综合练习】1.Fe3+和 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为:K=当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加入CCl4萃取 I2,且温度不变,上述平衡移动(选填:向右、向左、不)。上述反应的正向反应速度和I、Fe3+的浓度关系为:=CmI-CnFe3(为常数)CI(mol/L)CFe3+(mol/L)v(mol/L s)(1)0.20 0.80 0.032(2)0.60 0.40 0.144(3)0.8
4、0 0.20 0.128 通过所给的数据计算得知:在=CmI-CnFe3中。m、n 的值为容精品教案可编辑2.某化学反应2ABD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 起始浓度为见反应物 A 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 实 验1,反 应 在10至20分 钟 时 间 内 平 均 速 率 为mol/(L min)。(2)在实验 2,A 的初始浓度C2mol/L,反应经 20 分钟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V1,则 V3V1(填、),且 C31.0mol/L(填、)
5、(4)比较实验4 和实验 1,可推测该反应是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理由是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 t 的关系如 下表: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放热)。精品教案可编辑(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多选扣分)。(a)容器中压强不变(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c)v正(H2)v逆(H2O)(d)c(CO2)c(CO)(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4 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Na(l)KCl(l)NaCl(l)K(g)一 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因材施教:教学后记:精品教案可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