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第6节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1.pdf
《高中物理第2章第6节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2章第6节力的分解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1.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教案可编辑力的分解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内容分析:力的分解安排在学生学习了相互作用、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力的合成这些力学的知识之后,力的分解的学习是对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学习力的合成时学生对等效思想已有所了解,等效思想是物理学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本节教学注重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效思想,能够将力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的分解属于矢量运算,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节课通过力的分解,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为物理学中其他矢量运算的学习、为牛顿定律乃至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
2、了力的基本概念、常见的三种力、合力与分力关系,具备了一定的认知结构。在“力的合成”的学习中,已初步认识了物理学中等效替代的思想,并练习了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力的合力,对矢量的加法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节课探究力的分解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以力的合成和力的分解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进行新课教学更易于学生理解。学习力的分解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函数的知识表示初分力的大小,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在物理的运算中。学生对较为抽象的“力的分解”的知识,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不断的创设相应的物理情景,把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
3、系,帮助学生理解。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知道什么是分力和合力的基础上理解什么是力的分解;精品教案可编辑2、知道力的分解的方法、原则和一般步骤;3、会用力的分解的方法分析生活中相关现象;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力的分解的含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等效替代”的思想;2、通过课堂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3、通过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培养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习惯;2、通过分析日常现象,培养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习惯。3、通过让学生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使学生了解到物理
4、规律与数学规律之间存在的和谐美。教学重点1、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知道力的分解的原则和一般步骤。2、会分析日常生活中与力的分解相关的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三、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演示实验法、启发式教学、交流讨论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台秤、托盘、重块、长绳、铅笔、细绳、砝码、斜面、壶铃五、教学流程设计精品教案可编辑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请两个同学来模拟一下拔河的情景。拔河游戏:请两名身高体壮的男生拔河,请一名娇小的女生拉绳中间,将两名男生拉动。教师:这名娇小的女生能够轻易的拉动两个大力士,她是如何做到的?今天,
5、我们学习了力的分解的知识之后,就能很好的解释这个现象了。(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力的分解?温故知新: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教师: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先复习一下力的合成的知识,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片:设置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力的分解的方法三个典型实例分析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通过“四两拨千斤”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疑问。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需要用力的分解知识来解释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将物理知识归于生活精品教案可编辑提问:运动员用一只手举起杠铃用力F,用两只手将杠铃举到相同的高度用力分别是F1 和 F2,力 F 和力
6、 F1 和 F2 是什么关系?如何判断?教师:上节课学了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今天我们来学习已知一个力,求这个力的分力过程,即力的分解。2、力的分解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回顾:上节课我们用什么方法来求两个力的合力呢?(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提问: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求一个力的分力呢?教师: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可以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进行力的分解。提问:在进行力的合成时,已知两个分力求合力只有一个唯一的结果;那在进行力的分解时,一个已知的合力可以分解成多少组分力?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有几组分力?总结:对于确定的一个力,没有条件限制时,可以有无数
7、组分解方法。如果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力的分解唯一。3、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教师:我们在进行力的分解时,往往先确定分力的方向。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呢?下面通过几个较常见的物理问题来探讨一下。(1)教师演示实验:水平面上物体受到的斜向上的拉力如何分解?精品教案可编辑实验步骤:在台称上放一个托盘,将一个重物放于托盘上,用斜向上的力拉着重物在铁板上前行,注意观察物理的运动和台秤的示数。讨论分析:1、你观察到了么现象?说明这个斜向上的拉力对物体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2、可以将拉力F 沿哪两个方向分解?3、如何确定分力的大小?小结:斜向上的拉力产生了使物体向前运动和减少物体对地面压力
8、这两种作用效果,将拉力沿水平向前方向和垂直于地面向上方向分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写出分力的表达式。(2)教师演示实验: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的分解应如何分解?实验步骤:将一个壶铃放在铺有海绵的斜面上,壶铃前面放一个带有海绵的挡板,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物体所受重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讨论分析:1、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该现象说明重力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2、可以将重力G 沿哪两个方向分解?3、如何确定分力的大小?小结:斜面上物体受到的重力产生了压挡板和压斜面这两个效果,那么重力可以分解为: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1,一个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斜面的倾角为时,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得:F1=G sin,F2=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 分解 教学 设计 新人 必修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