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三多《管理学》教学与考研考试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周三多《管理学》教学与考研考试大纲.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管 理 学 教 学 与 期 末 考 试 考 研大 纲 参 考 版2017年 2 月2 前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旅游管理和会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以经济管理工作为逻辑起点,以本科学生为讲授对象,是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方法以及发展趋势,为深入掌握各门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基本掌握从事经济管理工作所需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工作。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系统的经济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工作能力,能够有意识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2、管理学知识来自对不同经济组织长期经济活动有益探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运用综合分析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其内容,领会其实质。管理学知识与组织生存的客观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互动关系,其知识体系、内容结构充满变化,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站在客观环境的角度进行学习,以掌握管理学知识的本质。先修课程要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本课程计划 54 学时,3 学分。选用教材: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管理学(第三版)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手段:课堂讲授、案例讨论、自学相结合。考核方法:闭卷笔试。注:符号标注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自主安排
3、讲授,不在考试范围之例。3 第一章管理和管理者的工作一、学习目的理解管理的含义与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及其性质。二、本章内容第一节管理的含义一、管理的条件共同劳动;组织;组织目标二、管理的定义(教材第5 页)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第二节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一、管理过程(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9 页)管理过程是一组进行中的决策和工作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从事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它的含义在于,当管理者进行管理时,他们的工作通常以连续的方式体现出来。二、管理职能(格里芬:管理学第9 版,2008.4,第 7 页)1、
4、计划:设定组织目标并决定实现目标的最佳手段。2、组织:决定资源和活动组合的最佳方式。3、领导:激励组织成员为组织利益最大化而工作4、控制:监督和纠正当前活动以保证目标实现。第三节管理者和管理工作一、管理者的定义(格里芬:管理学第9 版,2008.4,第 6 页)管理者是以执行管理过程为职责的组织成员,负责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二、管理者的类型(格里芬:管理学第9 版,2008.4,第 9 页)管理者依不同层次、不同职能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以及营销、财务、运营、人力资源和行政等专业管理者。4 三、管理者的角色(教材第7 页)
5、1、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2、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3、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四、管理者的技能(教材第8 页)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五、管理工作的性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掌握管理定义、管理职能、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结论。二、本章难点提示从管理的产生条件理解管理定义的多样化。从管理服务于经济组织的实际需要、从客观环境的变化特征和人主观认识的三个角度理解管理职能和管理者角色与技能的表现形式。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一、学习目的了解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认识管理理论的本质特征:环境适应性。二、本章内
6、容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教材第 13-18 页)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二、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管理活动、管理职能、管理原则)三、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官僚组织)第二节行为管理理论(教材第 18-20 页)5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二、人际关系运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教材第 20-22 页)一、数量管理理论二、系统管理理论三、权变管理理论四、全面质量管理第四节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一、学习型组织二、精益思想三、业务流程再造四、核心能力理论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掌握科学管理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内容:泰罗制、法约尔14 条管理原则、韦
7、伯理想组织研究、梅奥行为科学研究、管理科学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了解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管理理论新发展的主要内容:学习型组织、精益思想、业务流程再造和核心能力理论。二、本章难点提示从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理解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辩证关系。第三章组织环境与组织文化一、学习目的认识管理活动与组织环境的逻辑关系;掌握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对组织管理活动的影响。二、本章内容6 第一节组织环境一、组织环境的含义:对组织绩效造成潜在影响的力量和机构。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部分。二、一般环境政治与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技术因素、国际因素三、任务环境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管制者
8、、利益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四、内部环境所有者、董事会、雇员、物质环境第二节组织文化一、组织文化的概念(教材第220 页)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二、组织文化的特征(教材第221 页)1、超个体的独特性2、相对稳定性3、融合继承性4、发展性三、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教材第222 页)组织文化有三个层次结构,即潜层次、表层和显现层三层。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组织的价值观、组织精神、伦理规范四、组织文化的维度(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63 页)关注细节、成果导向、员工导
9、向、团队导向、进取性、稳定性、风险承受力。五、组织文化的塑造途径(教材第 225 页)1、确立正确的组织价值观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3、提炼定格4、巩固落实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7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组织环境的不同内容对组织管理活动的具体影响。二、本章难点提示组织环境对组织管理活动的客观决定性。第四章管理道德与企业社会责任一、学习目的明确道德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意义,理解影响管理者道德的因素;掌握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其对组织管理的价值所在。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道德与伦理道德一、伦理道德的真谛(教材第27-28 页)1、伦理:为了相互协调,共同生产和生活,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10、2、道德: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品质与气质。第二节几种相关的道德观(教材第 30-32 页)一、功利主义道德观:管理者的决策完全依据其功利结果做出。二、权利至上道德观:管理者的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三、公平公正道德观:管理者的决策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行事。四、社会契约道德观:管理者的决策按照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能够接受的社会契约行事。五、推己及人道德观:管理者的决策按照“合作”、“和谐”、“双赢”的原则行事。第三节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一、道德管理的特征(教材第32-34 页)1、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的责任2、从社会整体的角度看问题8 3、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
11、益4、视人为目的5、超越法律要求6、自律7、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教材第34-36 页)1、道德发展阶段2、个人特性3、组织结构4、组织文化5、问题强度第四节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教材第 33-35 页)一、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二、确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三、管理者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四、设定工作目标五、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六、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七、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八、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第五节企业的社会责任一、社会责任的定义(教材第40 页)社会责任是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实现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与经济对企业所要求的义务。二、企业价值观的发展(教材第42 页)三
12、、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9 五种道德观;道德管理的特征;影响管理者道德行为的因素以及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观的发展。二、本章难点提示从全面正确认识客观环境变化与组织发展内在联系的角度把握道德与社会责任问题。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方法一、学习目的认识什么是科学决策以及如何进行科学决策;理解影响决策诸因素的内在关系;正确使用基本决策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决策与决策类型一、决策的定义(教材第98 页)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二、决策的原则(教材第99 页)满意原则三、决策的依据(教材第99 页)适量的有质量的信息四、决策的类型根据决策的主体不
13、同分类:个人决策、群体决策根据决策的常规性不同分类:程序性决策、非程序性决策根据决策的确定性不同分类: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第二节决策过程(教材第 101-103 页)一、诊断问题(识别机会)二、明确目标三、拟定方案四、筛选方案10 五、执行方案六、评估效果第三节决策风格一、决策风格的含义个体对信息的认识及其反应。二、决策风格的类型(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171 页)1、命令型2、分析型3、概念型4、行为型三、理性决策(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163 页)四、有限理性决策(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164 页)五、直觉决策(罗
14、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165 页)第四节决策方法一、定性决策方法(教材第109 页)1、头脑风暴法2、名义小组法3、德尔菲法二、定量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决策树;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大法、最小最大后悔值法)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决策的定义、原则和依据;决策过程的内在逻辑;认识并领会决策风格;掌握定性和定量决策方法。三、本章难点提示根据组织决策的根本目的理解决策过程的内容。11 第六章计划与计划工作一、学习目的认识目标与计划的内涵;理解计划编制过程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目标与计划一、目标的含义(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
15、4,第 183 页)目标是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期望的产出,它提供了所有管理决策的方向,构成了衡量标准。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基础。二、计划的含义(教材第125 页)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包括: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进一步分解任务和目标,选择任务和目标的实现方式,规定进度,检查与控制行动结果等。三、目标与计划的层次(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191 页)根据管理层次的不同,目标与计划的层次表现为:高层管理者:战略目标与战略计划中层管理者:战术目标与战术计划基层管理者:运营目标与运营计划第二节计划的类型(教材第 128-131 页)一、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二
16、、业务计划、财务计划和人事计划三、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四、具体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五、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第三节计划编制过程(教材第 134-136 页)一、确定目标二、认清现在三、研究过去12 四、预测并有效地确定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五、拟定和选择可行性行动计划六、制定主要计划四、制定派生计划五、制定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第四节计划的组织实施一、目标管理(教材第147-151 页)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2、目标的性质3、目标管理的过程二、滚动计划法(教材第151-152 页)1、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2、滚动计划法的评价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掌握计划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不同
17、计划类型的成因;认识并领会计划编制过程;理解并掌握目标管理方法。二、本章难点提示根据环境要求决定组织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的原理和计划旨在推动组织发展的本质,去领会计划编制过程的具体环节。第七章组织设计一、学习目的理解组织的概念与组织设计的含义和内容;能够理解组织部门化和组织层次化的客观价值。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设计13 一、组织与组织设计的概念(教材第164 页)1、组织: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为实现某个共同目标而协同行动的集合体。2、组织设计: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二、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原则(教材第165-168 页)1、组织设计的任务:设计清晰的组织结构,规划和设计组织
18、中各部门的职能和职权,确定组织中职能职权、参谋职权、直线职权的活动范围并编制职务说明书。2、组织设计的原则:专业化分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三、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教材第169-176 页)管理学者西拉季认为,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是:环境、战略、技术与组织结构。第二节组织的部门化一、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教材第176 页)1、因事设职和因人设职相结合2、分工与协作相结合3、精简高效二、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教材第177-182 页)1、职能部门化: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2、产品或服务、地域和顾客部门化:事业部制3、项目部门化:矩阵型;网络型第三节组织的层
19、级化一、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教材第182-185 页)1、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的互动性管理层级化设计的核心任务是确定完成任务需要设定的层级数目,有效的管理幅度是决定组织中层级数目的最基本因素。所谓管理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的下属数量。组织层级是指从最高层的直接主管到最低的基层具体工作人员之间形成的层次。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呈反比关系。这种反比关系决定了两种基本的组织结构形态:扁平式和锥型(金字塔)式。2、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14 二、层级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集权与分权(教材第185-186 页)1、权力的性质与特征职权是
20、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职权的三种形式:直线职权、参谋职权和职能职权。管理者获取职权的同时必须负担职责,职权预示着下属必须完成被指派的任务,职责则预示着下属所完成的任务必须符合上级规定的标准。2、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组织层级化设计中的两种相反的权力分配方式。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集中,下级部门和机构的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层次上分散。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三、组织层级设计中的授权(教材第187-188 页)1、授权的含义授权是指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2、有效授权的要
21、素信息共享;提高授权对象的知识与技能;充分放权;奖励绩效。3、授权的原则重要性原则;适度原则;权责一致原则;级差授权原则。第四节组织变革(教材第 209-220 页)一、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二、管理组织变革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掌握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和影响因素;理解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及其基本形式与特征;认识并领会组织层级设计中集权、分权与授权的客观价值。二、本章难点提示组织设计的对象是工作方式;从环境要求决定组织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进而决定组织工作方式的客观逻辑理解组织设计的内容,从工作方式必须满足组织发展高效率和高效益的要求去认识组织部门化的形式变化和组织层级设计中集权、
22、分权与授权的理由。15 第八章领导一、学习目的理解领导职能在管理中的独特作用;理解领导权力不同来源的不同价值;掌握领导理论的研究成果。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领导的内涵一、领导和管理(教材第236 页)领导和管理既有紧密联系,又有很大差异。二、领导的作用(教材第237 页)指挥;协调;激励。三、领导权力的来源(教材第237-239 页)根据法兰西和雷温等人的研究,领导权力有五种来源:法定性权力;奖赏性权力;惩罚性权力;感召性权力;专长性权力。第二节领导风格类型(教材第 239-242 页)一、按权力运用方式划分:集权型、民主型二、按创新方式划分:魅力型、变革型三、按思维方式划分:事务型、战略型第三节
23、领导理论(教材第242-250 页)一、领导特性论二、领导行为论1、密执安大学的研究2、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3、管理方格论三、领导情景论1、菲德勒权变理论2、路径目标理论16 3、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四、领导理论的新观点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领导职能在管理中的作用;领导权力的不同来源;领导理论。二、本章难点提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工作的要求是既有局部质量,又有整体价值。这就要求组织领导既能够把握正确的工作方向,又能够有效协调组织内部的各项工作并调动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中的关键是领导是否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二、教学手段课堂讲解。第九章激励一、学习目的理
24、解激励的原理;领会并掌握激励内容理论和激励过程理论的研究成果。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激励原理(教材第 252-254 页)一、激励的概念与对象1、激励的概念激励是由动机推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人的行动起激发、推动和加强的作用。2、激励的对象组织范围中的员工或领导。二、激励与行为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三、激励产生的内因与外因内因:人的认知构成外因:人所处的环境17 第二节激励的内容理论(教材第 254-259 页)一、需要层次理论二、双因素理论三、成就需要理论第三节激励的过程理论(教材第260-264 页)一、公平理论二、期望理论三、强化理论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
25、本章重点激励的原理;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二、本章难点提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工作的要求在客观环境变化的推动下不断提高,要求组织成员的工作投入相应加大,但是人的工作投入与其得到的利益是成正比的,因此,在组织目标中如何包含个人目标成了目前经济组织的重要管理工作内容。第十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学习目的理解控制的客观必要性及其基本原理;领会并掌握控制的类型和控制过程;了解有效控制的主要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控制活动一、控制的必要性(教材第292 页)1、环境的变化2、管理权力的分散3、工作能力的差异二、控制的含义(教材第292 页)18 控制是保障企业计划与实际作
26、业动态相适应的管理职能。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标准、衡量绩效和纠正偏差。三、控制的类型(教材第296-297 页)1、前馈控制: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目的是防止问题发生。2、同期控制:在企业经营过程开始以后,对活动中的人和事进行指导和监督。3、反馈控制: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束后,对本期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第二节控制过程(教材第 298-305 页)一、确立标准1、确定控制对象2、选择控制重点3、制定控制标准二、衡量绩效1、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2、确定适宜的衡量频度3、建立信息反馈系统三、纠正偏差1、找出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2、确定纠偏措施的实施对象3
27、、选择恰当的纠偏措施第三节有效控制一、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543 页)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灵活性、可理解性、合理的标准、战略地位、强调例外、多重标准、纠正行为二、控制中的权变因素(罗宾斯:管理学第7 版,2004.4,第 544 页)1、组织规模2、职位和层次3、分散程度4、组织文化5、活动重要性19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本章重点控制的类型;控制过程;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控制中的权变因素。二、本章难点提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环境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既定的工作内容和标准不可避免会脱离环境要求,所以只有依赖有效的控制才能稳定组织工作内容和标准的价值。五、阅读书目(或参考文献)1.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核心课程教材:管理学(第三版)习题与案例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21世纪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管理学(第三版),扬文士等编著。3.【美】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第 7 版),孙健敏、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美】里基格里芬管理学(第 9 版),刘伟译,中国市场出版社。5.【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第 11 版),郝国华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6.【美】安吉罗克尼基管理学基础,梁巧转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