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明光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安徽省明光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省明光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省明光市二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一种锂离子电池,在室温条件下可进行循环充放电,实现对磁性的可逆调控。一极为纳米Fe2O3,另一极为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电解质只传导锂离子。电池总反应为:Fe2O3+6Li2Fe+3Li2O,关于此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此电池逐渐靠近磁铁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Fe2O3+6Li+6e-=2Fe+3Li2O C放电时,正极质量减小,负极质量增加D充电时,阴极反应为Li+e-=Li【答案】C【解析】【详解】A.放电时,锂为负极,氧化铁在正极
2、反应,所以反应生成铁,此电池逐渐靠近磁铁,故正确;B.放电时,正极为氧化铁变成铁,电极反应为Fe2O3+6Li+6e-=2Fe+3Li2O,故正确;C.放电时,正极反应WieFe2O3+6Li+6e-=2Fe+3Li2O,正极质量增加,负极锂失去电子生成锂离子,质量减少,故错误;D.充电时,阴极锂离子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Li+e-=Li,故正确。故选 C。【点睛】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解质的存在形式对电极反应的书写的影响,本题中电解质只能传到锂离子,所以电极反应中出现的离子只能为锂离子。2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 Cu2(OH)3Cl。考古学
3、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u2(OH)3Cl属于有害锈BCu2(OH)2CO3属于复盐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护层D用 NaOH 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答案】A【解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Cu2(OH)3Cl 没有阻止潮湿的空气和Cu接触,可以加快Cu 的腐蚀,因此属于有害锈,A 正确;B.Cu2(OH)2CO3中只有氢氧根、一种酸根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因此只能属于碱式盐,不属于复盐,B错误;C.食盐水能够导电,所以在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会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
4、,会形成吸氧腐蚀,因此不可以作保护层,C错误;D.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难溶性的CuCl,用 NaOH 溶液浸泡,会产生Cu2(OH)3Cl,不能阻止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因此不能做到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3室温下,用0.100mol L-1的 NaOH 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 L-1的 HCl 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 CV(NaOH)20.00mL 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D V(NaOH)1
5、0.00mL 时,醋酸中c(Na+)c(CH3COO)c(H+)c(OH)【答案】C【解析】【详解】A.0.100molL-1的 HCl 溶液和醋酸溶液,醋酸属于弱酸,存在电离平衡,所以起点pH 较小的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A 项错误;B.当醋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形成醋酸钠溶液,醋酸钠水解使溶液pH7,所以 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c(SO)c(HSO)c(OH)B再生液M 吸收 SO2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SO+OH=HSOCHSO3在 b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324HSO+H O-2e=SO+3HD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 气体 N,则 d 膜
6、上共通过0.2mol 阳离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装置图,阴离子通过c 膜向 a 极移动,可知a 极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HSO3-2e-+H2O=SO42-+3H+;b 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气体N 为 H2。【详解】A n(SO32):n(HSO3)=9:91 时,电解液pH=6.2,n(SO32):n(HSO3)=1:1 时,电解液pH=7.2,由此推知当电解液呈中性时,c(HSO3)c(SO32),A 项错误;BM 吸收 SO2主要发生的反应为:SO32-+SO2+H2O=2HSO3-,B 项错误;Cb 极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2H+2e=H2,C项错误;
7、D若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 气体 N(0.1molH2),阴极消耗0.2molH+,减少 0.2mol 正电荷,需要补充0.2mol正电荷以达到平衡,则d 膜上会通过0.2mol 阳离子,D 项正确;答案选 D。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离子键、共价键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其中分子间作用力只影响物质的熔沸点而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B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平面材料,用这种方法可以从C60、金刚石等中获得“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也必将成为研究方向。C由“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 Na2SO3溶液的 pH 大”,可推知C比 S的非金属
8、性弱。D H、S、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与Na、S、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可能会观察到浑浊现象。【答案】D【解析】【详解】A.氢键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不仅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也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故A 错误;B.C60、金刚石中碳原子间形成网状结构而不是层状结构,所以不能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故 B 错误;C.等浓度的Na2CO3溶液比 Na2SO3溶液的 pH 大,则碳酸的酸性小于亚硫酸,而亚硫酸不是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比较C比 S的非金属性弱,故C错误;D.H、S、O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可以是硫酸溶液,Na、S、O 三种元
9、素组成的物质的水溶液可以是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和硫代硫酸钠溶液混合有不溶于水的硫单质生成,所以可能会观察到浑浊现象,故 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粒间作用力、元素化合物性质、非金属性的判断等知识点,注意氢键不是化学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为易错点。11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以下选项错误的是化学式NH3 H2O CH3COOH HCN H2CO3Ki(25)1.8 l0-51.8 l0-54.9 l0-10Ki1=4.3 l0-7Ki2=5.6 l0-11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3和 NaCN 溶液,前者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B0.1 mol/L CH3COONa 溶
10、液显碱性,0.1 mol/L CH3COONH4溶液显中性CCN-+H2O+CO2=HCN+HCO3-D中和等体积、等pH 的 CH3COOH和 HCN消耗 NaOH 的量前者小于后者【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酸的电离常数越大酸性越强,所以酸性:CH3COOH H2CO3HCNHCO3-,酸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性:H2CO3HCN,所以水的电离程度:NaCNNaHCO3,选项 A 不正确;B.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水解,溶液显碱性,NH3H2O 和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0.1 mol/L CH3COONH4中铵根离子和
11、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相同,则溶液显中性,选项B 正确;C.酸性:H2CO3HCN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规律,CN-+H2O+CO2=HCN+HCO3-,选项 C正确;D.pH 相同时,酸性越弱,酸的浓度越大,所以等 pH 的 CH3COOH 和 HCN,CH3COOH的浓度小,则 CH3COOH消耗的 NaOH 少,选项 D 正确;答案选 A。12实验测得0.1mo1 L-1Na2SO3溶液 pH 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将b 点溶液冷却至25,加入盐酸酸化的BaC12溶液,能明显观察到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O32-+2H
12、2OH2SO3+2OH-B温度升高,溶液pH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SO32-水解程度减小Ca、b 两点均有c(Na+)=2c(SO32-)+c(HSO3-)+c(H2SO3)D将 b 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其 pH 小于 a 点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2-3SO是一个弱酸酸根,因此在水中会水解显碱性,而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理论上应该增强,但是实际上碱性却在减弱,这是为什么呢?结合后续能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因此推测部分2-3SO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2-4SO,据此来分析本题即可。【详解】A.水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不能直接得到23H SO,A 项错误;B.水解一定是吸热的,因此
13、越热越水解,B项错误;C.温度升高溶液中部分2-3SO被氧化,因此写物料守恒时还需要考虑2-4SO,C 项错误;D.当 b 点溶液直接冷却至25后,因部分2-3SO被氧化为2-4SO,相当于2-3SO的浓度降低,其碱性亦会减弱,D 项正确;答案选 D。13稀土元素铥(16969Tm)广泛用于高强度发光电源。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69 B电子数为100 C相对原子质量为169 D质量数为238【答案】A【解析】【详解】A稀土元素铥(16969Tm)的质子数为69,故 A 正确;B稀土元素铥(16969Tm)质子数为69,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都是69,故 B 错误;C其质量数为169
14、,质量数指的是质子与中子质量的和,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故C错误;D稀土元素铥(16969Tm)的质量数为169,故 D 错误;【点睛】一个元素有多种核素,质量数指的是质子与中子质量的和,而不同核素的质量数不同,即一个元素可以有多个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各核素的平均相对质量,所以同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只有一个数值,C项是易错点。14异戊烷的A沸点比正己烷高B密度比水大C同分异构体比C5H10多D碳碳键键长比苯的碳碳键长【答案】D【解析】【详解】A.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升高,异戊烷有5 个碳原子,正己烷有6 个碳原子,异戊烷的沸点比正己烷低,故A 错误;B.常温下异戊烷是液
15、态,液态烷烃的密度比水小,故B 错误;C.五个碳的烷烃只有3种同分异构体,它们分別是正戊烷(5 个碳都在主链上),异戊烷(4 个碳在主链上,有一个甲基在支链),新戊烷(4个甲基连在同一个碳上);C5H10有 9种同分异构体,直链状的有2 种:C=C-C-C-C,C-C=C-C-C。支链是甲基的有3 种:C=C-C-C(第 5 个碳在第2,3 位),C-C=C-C(第 5 个碳在第2 位)。环状的有 4 种:五元环,四元环外有一个甲基,三元环外有2 个甲基或一个乙基,故C错误;D.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的核间平均距离叫做键长,键长越短,表示原子结合得越牢,化学键越强,苯的碳碳键强度介于双键和三键直接
16、,故长度大于碳碳三键小于碳碳双键,异戊烷中的碳碳键是碳碳单键,则异戊烷的碳碳键键长比苯的碳碳键长,故D 正确;正确答案是D。152010 年,中国首次应用六炔基苯在铜片表面合成了石墨炔薄膜(其合成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将有望广泛应用于电子材料领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B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可发生加成反应D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加聚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六炔基苯的结构确定六炔基苯的化学式为C18H6,A 正确;B、根据苯的平面结构和乙炔的直线型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和石墨炔都具有平面型结构,B 正确;
17、C、六炔基苯和石墨炔中含有苯环和碳碳三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D、由结构可知,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有氢气生成,不属于加聚反应,根据六炔基苯和石墨炔的结构判断六炔基苯合成石墨炔属于取代反应,D 错误;故答案选D。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Li2CO3是生产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电解铝废渣(主要含 AlF3、LiF、NaF、CaO等物质)可用于制备Li2CO3。已知:Li2CO3的溶解度:0 1.54 g;20 1.33 g;80 0.85 g。20,KspCa3(PO4)22 1033,Ksp(CaHPO4)1 107。(1)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气体,写出
18、AlF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滤渣 B 的主要成分是 _。(3)“转化”后所得 LiHCO3溶液中含有的Ca2需要加入Li3PO4除去。除钙步骤中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温度对除钙率和Li2CO3产率的影响如右图所示。随着温度升高最终Li2CO3的产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当温度高于50 时,除钙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4)热分解后,获得Li2CO3需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5)将酸浸时产生的气体通入Al(OH)3和 Na2SO4溶液的混合物中可产生难溶物冰晶石(Na3AlF6),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2AlF33H2SO4(浓)加热Al2(SO4)36HF Al(OH)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安徽省 明光市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