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5篇.docx
《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5篇 辛弃疾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沈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他擅长运用比兴手法和奇妙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给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予。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1 满江红折尽荼 宋 辛弃疾 折尽荼,尚留得、一分春色。还记取、青梅如弹,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昏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形如雪。人渐远,君休说。榆荚阵,菖蒲药。算不因风雨,只因鶗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饯行词。郑厚卿要
2、到衡州赴任,作者设宴饯别,席间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然而意犹未尽,于是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再“再赋”二字。 在饯别的酒席上连作两首词送行的,既要各有特点又要毫无雷同,这是非常困难的。作者却好像毫不费劲 。因而两首词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流传至今。 为了从比较中探寻艺术奇妙,不妨先看看水调歌头: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 。襟以潇湘桂岭,带以洞庭青草,紫盖屹西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上阕从描述衡州自然景观和人文传统入手,期望郑厚卿到任后能振兴文化,发展经
3、济,富国益民,大展经纶,从而赢得百姓的歌颂和朝廷的重视;直到结尾,才微露惜别之意。雄词健句,络绎笔端,一气舒卷,汹涌澎湃,不失辛词豪放风格的本色。 有这样好的词送行,已经足够了,但还要“再赋”一首满江红,又有什么用意呢? 读这首满江红不难看出作者与郑厚卿交情深厚,饯别的对间拖得很久。先作水调歌头,从“仁者赠人以言”的角度加以勉励,但难过人别有怀抱,在依依惜别之际虽欲不吐但最终不得不吐,因而又作了这首满江红。 从诗经起先,送别的作品就不断出现,真是数不胜数 。在平凡作家笔下,很难跳出前人的窠臼;而作者的这首满江红 ,却自出手眼,一空依傍,角度新奇,构思奇妙。全篇除结拍以外,压根儿不提饯行,自然也
4、未写离绪,而是着重写暮春之景,并因景抒情,吐露惜春、送春、伤春的深厚慨叹。及至与结句拍合,则以前所写的一切都与离别相关,并且寓意深广,远远超出了送别的范围。 上阕开头以劝阻的口气写道:“莫折荼!”好象有谁要折,而且一折就立即会产生严峻的后果。这真是惊人之笔!“荼”,也写作“酴醿”,春末夏初开花,故苏轼杜沂游武昌以酴醿花菩萨泉见饷二首一开头便说:“酴醿不争春,孤独开最晚”。而珍惜春天的人,也往往发出“开到荼花事了”的慨叹,作者一开口便劝人“莫折荼”,其目的正是要“留住”最终“一分春色”。企图以“莫折荼”留住“春色”,这当然是白日做梦。然而心愈痴情愈真,也愈具有感人肺腑的艺术魅力。而这,也正是文学
5、艺术区分于自然科学乃至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特点之一。 开头未明写送人,实则点出送人的季节已是暮春,接着又以“还记得”领起,追溯“青梅如豆柳,共伊同摘”的往事。冯延已醉桃源云 :“南园春半春游时,青梅如豆如眉。可知”青梅如豆”乃是“春半”之时的景物。而同摘青梅之后又见牡丹盛开、榆钱纷落、菖蒲吐叶,季节不断变换,如今已繁华都歇,只剩下几朵“荼”了!即使“莫折”,但风雨阵阵,鹈鴂声声,那“一分春色”,看来也是留不住的。“ 鹈鴂 ”以初夏鸣。离骚云:“恐鹈鴂之先呜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张先千秋岁云:“数声鹈鴂,又报芳菲歇。”姜夔琵琶仙云:“春渐远,汀洲自绿,更添了几声啼鴂。”作者在这里于“季节换,繁华
6、歇”之后继之以“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表现了对那仅存的”一分春色”的无限担忧。在章法上,与开头遥相呼应。 上阕写“看花”,以“少日”的“醉梦”对比“而今”的“醒眼”。“而今”以“醒眼”看花,花却“笑我头如雪”,这是可“恨”的。下阕写物换星移,“花”与“柳”也都“老”了,自然不再“笑我”,但不用说我也更加老了,那又该“恨”谁呢?“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两句 ,是工对 ,命意新警。 “花”败“柳”老 ,“蜂”与“蝶”还忙劳碌碌,不愿安闭,有什么用处呢?春秋末期,孔丘为兴复周室奔跑劳碌,有个叫微生亩的很不理解,问道:“丘何为是栖栖者与?”作者在这里把描述孔子的词儿用到“蜂”“蝶”上,是寓
7、有深意的。 上述描写都没有涉及饯别,到了结尾时,作者突然笔锋一转 ,写了“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即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一系列的悬念和疑问。全词句句惊心动魄,其奇妙在于句句意兼比兴。例如“莫折荼,且留取一分春色”,写得是如此慎重,如此情深意切,令人想到除它本身的意义外,必另有所指。其他如“醒眼看风月”、“怎禁风雨,怎禁鹈鴂”以及“是栖栖者蜂和蝶”等等,也都是这样的。莫非他劝人“莫折”的“縻”仅仅是春末夏初开花的“荼吗?莫非他要着意留住,却在风吹雨打和鹈鴂鸣叫中消逝了的“一分春色”,仅仅是表现在自然景物方面的“春色”吗?那风、那雨、那鹈鴂,莫非不会使你联想到许很多多人事方面、政治方面的问题
8、吗?这是第一层。 随着“季节换,繁华歇 ”,人的头发也已似雪一样的白。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似海深愁,分明是由“春去”引起的,却偏偏说与“春去”无关;都只是“因离别”,却又偏偏在“愁”前着一“闲”字,显得无关紧要。这就不能不发人深省。这是其次层。 作者力主抗金,并提出了一整套抗金的方针和详细措施,但由于倒戈派把持朝政,他遭到百般打击。淳熙八年(1181)末,任江南西路安抚使的他被罢官不得不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十年之久,虽蒿目时艰,但又一筹莫展。据考证,送郑厚卿赴衡州的两首词作于淳熙十五年,属于“带湖之什”。他先作水调歌头,激励郑厚卿有所作为;继而又深感朝政腐败,权奸误国,金兵侵略日益猖獗,而自己
9、又报国无门,蹉跎白首,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宏愿难以实现! 于是在百感交集之时又写了这首满江红,把“春去”与“离别”绾合起来,触景生情,比兴并用,寓意深远。国家的现状与前途,个人的希望与悲观,俱见于言外。“闲愁”云云,实际是说此“愁”无人理解,尽管“愁”也是徒然。愤激之情,出以平淡,但内涵深广,他的那首喜闻乐见的摸鱼儿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忙春又归去”开头,以“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结尾,正可与此词参看。 南宋辛弃疾的古代诗词鉴赏2 满江红直节堂堂 宋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10、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作品赏析 【注释】: 作者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官,但时间都很短。乾道六年(1170)夏五月,作者三十一岁时,受命任司农寺主簿,乾道七年春山知滁州。这段时间是三次中较长的一次,本词可能就是这次在杭州作的。 冷泉亭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来峰下,为唐剌史元所建。白居易冷泉亭记说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心,寺西南隅 ,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它不但靠近灵隐寺和飞来峰,而且就近登山,还有
11、三天竺、韬光寺、北高峰诸名胜。词的上阕写冷泉亭旁边的山林和冰来峰;下阕写游亭的活动及所感。 上阕自上而下 ,从旁边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写起。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说山路两旁,整齐排列的高大的树木,象戴冠垂缨的官吏,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这在修辞上是拟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直节堂堂”,形容“拱立”的树木高大挺立,倒戟而出,形成突兀宏伟的气概,并寄予了作者的志趣;其次句绾合上句,并形容树木枝叶的茂密垂拂。“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说两旁翠绿谿谷的流泉,渐次流下,声音琤琤琮琮,象神仙衣上的环珮叮噹作响一样。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这也
12、是拟人的写法。上一层以列队官吏拟路旁树木,有气概,但读者不易领悟,稍嫌晦涩;这一层比拟,由粗入细,形象自然、美丽,比较简单理解 。“辛词才气横溢,常不择粗细 ”,信手拈来,但都能敏捷驱使,此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下面四句,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究竟。飞来峰并不高,但是形势奇矫如灵鹫淳祐临安志引晏殊舆地记说:“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因挂锡造灵隐寺,号为飞来峰。”岩有矫龙、奔象、伏虎、惊猿等名称,是因为远看有高峻之感。“天峰飞堕地”,状飞来;“傍湖”,指在西湖之滨;“千丈”,状高;“青壁”指山峰
13、,承“天峰堕地”;“开”承“飞”字。“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概宏伟,但和起两句比较,则辞意细密,峭而不粗。“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玉斧泛指仙人的神斧;方壶,列子汤问所写的海上五个神山之一。句中意思是:飞来峰象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惋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化,现在已无人能相识它“当年”的来历和面貌,以补充说明、描写飞来峰作结,调子转为舒和。 下阕“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写亭边的木石。琅玕,美石;琼珠,即秋露。因秋露结成琼珠般的水点下滴,所以木石都呈潮湿。这四句形式平列,但前后有因果关系。“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上句写游亭,下句写冷泉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 以上几句,调
14、子承上阕的歇拍,仍旧舒和。“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扬。”“醉舞”句写豪情,“鸾凤”自喻,“浩歌”句写感慨,“鱼龙”因泉水而联想。“恨此中、风物本呈家,今为客。”为什么醉舞还会发出哀思的“浩歌”,怕歌声会使“鱼龙”感泣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的,困难的缘由。作者的家乡在历城(今济南),是山东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原有闻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旁边有很多闻名的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等,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即谓冷泉亭四周景物,有和作者家乡相像的地方。为什么又会因此而产生“恨”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宋 辛弃疾 古代 诗词 鉴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