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练考点2.pdf
《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练考点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议论文阅读考点针对练考点2.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4 页2020 年北京市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三议论文阅读考点 2 论证思路三、(2016 年北京中考)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成 13 题。(共 9 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
2、;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和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会和谐。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多年的人类
3、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根植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决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_,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1.根据文意,将文章第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
4、完整。(限 18 个字以内)(2 分)2.阅读第 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3 分)第 2 页 共 4 页3.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4 分)你的思考:你的说明:四、阅读做好自己,你才有美丽的远方,完成 13 题。(共 8 分)做好自己,你才有美丽的远方古希腊哲学家狄奥金尼斯曾在大白天提着灯笼在雅典的市集上“找人”,他不停地问:“人啊,你在哪里?”可是,那个真正的人他一个也没有找到。每个人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当一个人的缺点太明显时,那么他就偏离了正常人的轨道。比如,他很固执。当他放不
5、下一些矛盾、是非的时候,那么他就会在矛盾或是非中横冲直撞,而被伤得体无完肤甚至丢掉性命。每个这样的缺点都具有这么大的爆破力。只有把自己做好了,才能在遇到任何意外时,坦然待之。鲁滨逊漂流记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遇到了不测,船被掀翻,只有他自己幸存了下来,并且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但是他却在那里生存下来了,建造了住所,找到了食物,圈养了羊群,开垦了土地,还救了一个野人当助手。28 年后,他离开那里,回到了英国。在那样的情形下,他能够活下来,真是奇迹,生命的力量多么强大,这样精彩的人生,就是他最美的远方。如果他没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那么他就可能活不下来,遑论抵达什么远方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北京市 中考 语文 复习 议论文 阅读 考点 针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