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教学设计-.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通过描写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的劳动场面,塑造了乡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稚子弄冰全诗共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描绘出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村晚是一首描写乡村晚景的诗。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乡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的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对于古诗,通过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教学时,可采用举一反三、比较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再借助导语把
2、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介绍诗人之后,可充分发挥插图和注释的作用,让学生自读自悟,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1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每首诗读准确、读流利,在对古诗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2加强朗读和背诵。诗词的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积累。它不仅是语言的积累,更是文化的沉淀。要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诵读,把握住诗人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3在学生对诗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受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诗中呈现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4让学生课外积累、诵读有关童年趣事的古诗,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
3、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能默写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古诗,理解诗意,感悟诗中描绘的画面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之情。2体会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向往,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重点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难点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有关古诗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3 课时1掌
4、握本课的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情趣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情境,感受乡村田园生活的情趣以及诗人表达的情感。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童年是纯真的、美好的,也是丰富多彩的。身处童年的你们正在经历着人生的美好季节,你能想象古代的儿童,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让我们乘上古诗的飞船,穿越时光隧道,去感受古代儿童生活的乐趣吧!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2)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多媒体课件)
5、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3)指名试读,评议。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兴”在这里读第四声,意思是“兴致”,题目的意思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3带着对题目的理解,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夏季,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村庄儿女:昼耘田、夜绩麻;童孙:学种瓜)三、精读古诗,探究诗意1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2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3指名试着概括全诗大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夜晚搓麻线
6、,村里的男女都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1品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1)读这两句诗,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劳动画面。)(2)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2品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读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几个孩子在树荫下,拿着小铲子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的画面。)(2)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在勤劳的父母的感染下,他们也爱上了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
7、诵读古诗。读出对热爱劳动的劳动人民和儿童的赞美之情。五、走进诗人,拓展延伸1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晚年自号石湖居士,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新明快。著有石湖诗集石湖词吴船录等。2课外阅读四时田园杂兴其余的几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村庄儿女昼耕田夜绩麻勤劳童孙:学种瓜 天真、可爱、爱劳动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稚子弄冰。2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孩子们的天真可爱。重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并
8、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快乐。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著有诚斋集 等。二、精读古诗,了解诗意1自学要求:小组合作学习。(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古诗大意。(诗意:早晨起来,小孩子把冰从盆里取出,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锣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块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破碎一样的声音。)(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
9、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结合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品读古诗,领悟诗境1师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品读理解。(1)练习有感情地朗诵古诗,每读一句想象到哪些美好的画面?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2)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并赋予它美好的情感。2交流感受,练习朗读。围绕“诗中描述的儿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你觉得诗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的”这两个问题,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全班交流。允许有自己的感受。对学生不正确的认识要恰当地进行引导。四、课堂小结,拓展阅读1交流积累的写儿童生活的古诗。2拓展阅读杨万里其他写儿童生活的古诗。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
10、伞,不是遮头是使风。闲居初夏午睡起 其一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五、作业以“散落在古诗里的童年”为主题画一张手抄报。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脱晓冰穿彩丝敲玉磬天真可爱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村晚。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3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难点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一、复习激趣,导入新课1引导回忆、背诵以前学会的古诗,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2出示诗题:村晚。(1)解题:启发学生用逐字理解、补充意思的方法读懂诗题,初步了解这首诗描绘的画面。(2)简
11、介作者:雷震,宋代诗人。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指导自学。2检查自学效果。(1)读准字音:指名让学生分句朗读,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指导识记。(2)读好诗句:重点指导学生按古诗的节奏读好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1默读古诗,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2交流议答,使学生明确:(1)草满池塘水满陂。a指名读。b谁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2)山衔落日浸寒漪。a指名读。b这一句诗里的“衔”是什么意思?(衔:口里含着。)c“山”如何“衔”落
12、日?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好像被山咬住了。)d“寒漪”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寒漪:“漪”指水中的波纹。“寒漪”是指傍晚夕阳下的暗绿色波纹。)e谁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再把一、二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池塘四周长满了绿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远处的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a指名读。b“牧童”指什么人?(这里指放牛的孩子。)“归去”表示回到哪里去?(回到村子里去。)看图:“横牛背”你是怎么理解的?(横坐在牛背上。)c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放牛回来的孩子横坐在牛背
13、上,用短笛随口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四、体会情感,背诵古诗1整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整首诗围绕“村晚”二字,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适的乡村晚景图。从中体会到了诗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2带着感情自由朗读古诗。3指名背诵:比一比谁背得快。4全班一起背诵。五、布置作业,课堂小结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宋杨万里景:草、水、山、落日恬静闲适牧童:横牛背、信口吹调皮可爱进入了五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并不陌生。因此在学生初读古诗时,我提示容易出现错误的字的读音,引导学生复习古诗的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以往一直都在渗透古诗的学习方法,所以学生很自然就回忆起了:解释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于是我放手让学生按照此方法进行自学。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由读到悟,在整个自学过程中,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古代儿童那种自由安闲的生活,但是无法很好地诠释诗的大意,必须依靠老师的一些引导方可说出,说明学生在理解、想象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如果这节课能够使用多媒体随时展现儿童玩耍的情景,使画面活起来,再结合文字教学,学生理解起来会更容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