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pdf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优质教案两篇(附同步练习).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一章第 3 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量的单位。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和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2、教学重点】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教学难点】能的概念的建立。【教具准备】钢球、斜槽轨道、小木块、砝码、弹簧、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有没有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
3、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功和能有密切联系,从做功直接引入能的概念。并为下面设计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做好了铺垫。)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诸如热能、电能、能源开发,等等。“能”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我们说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电流能做功,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具有热能。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很多,今天我们学习最常见的能的形式动能和势能。二、新课教学探究点一:动能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例:急流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飞
4、行的子弹能把木板打穿,飞行的子弹能做功;风吹动帆船航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能做功。引导同学们找出不同现象的共性内容。学生分析:这些物体能做功,它们都具有能。它们的能量是由于物体运动才具有的。水由于流动、子弹由于飞行、空气由于流动而具有能。归纳总结:物理学中把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2动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那么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是个带槽的木板,我们把钢球放到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到达平面上撞击一个小木块,推动木块做功,根据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远近来判断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教师演示,学生
5、观察实验。第一次,我们使小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注意观察木块被推的距离。第二次,我们换一个质量大的钢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平面上时和刚才的小钢球具有同样的速度,再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很显然,第二次木块被推的距离比第一次远得多。说明大钢球做的功多,也就是大钢球具有的动能大。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个实验说明了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它的质量有关,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我们用同一个钢球再做两次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第一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第二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很显然,钢球从更
6、高的位置滚下来,到达水平面上时具有更大的速度,木块被推得更远。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个实验说明同一个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通过以上实验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运用事例对比进行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提问:一列缓慢行驶进站的火车和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相比较,谁的动能更大?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信息,分析论证。探究点二: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并没有运动,但是它们也能做功,也具有能。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人们在打桩时,必须把重锤高高举起,当重锤落下时可以做功,因为重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重锤下落时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通过了
7、一段距离,所以举高的重锤可以做功,将木桩打入地里。试想,一个重锤如果静止压在木桩上是不是能做功?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判断下列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1)打地基时,质量是 20 千克的石制重锤和质量是100 千克的铁制重锤被举得同样高,谁的重力势能大?学生回答。(2)同一个重锤,被举高1 米或 3 米两种情况下,哪种情况重力势能大?学生回答。通过以上的两个例子,大家能判断出重力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和所处位置的高度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让学生了解高空坠物的危害,教育学生如何防范高空坠落物。
8、)随着高层建筑的增多,高空坠落物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的伤害十分严重。防范高空坠物应注意:1警惕高架的广告牌。由于大风或自然松动,容易导致广告牌瞬间倒塌坠落。2注意居民楼房坠物。阳台上的花盆等摆放物会由于主人浇花操作不当或大风而引起坠落。3要小心高楼的墙面装饰物和窗户玻璃碎片。刮风时,高层楼房墙面的装饰物或松动的表层可能发生脱落,窗户上的玻璃、碎片也可能坠落。4注意建筑施工工地的坠落物。安全防护网若不齐全,砖石物料就可能会从上面掉下来。防范措施:1对易坠落物,如广告牌、阳台摆放物品等,经常进行检查、紧固,确保其牢固可靠。2行人尽量远离可能出现高空坠落物的地方。除了应随时注意观察之外,在楼前、
9、楼后行走时尽量离墙壁远一些为好。因工作条件而不能远离时,要加强自我保护,戴好安全帽。3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大家看一个实验,教师边演示,边讲授。这是一个弹簧,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动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重力势能。可是大家想象,弹簧能不能做功?能!放开手,砝码被弹簧举起来。可见,被压缩的弹簧也具有能。这种能区别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它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所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弹性势能。射箭用的弓被拉满时产生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钟表的发条在卷紧时具有弹性势能,通过
10、做功来带动钟表机件正常转动。4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弹性形变大小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5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叫作势能。【板书设计】第 3 节动能和势能【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有:动能、势能的概念、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能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只能通过有关的物理现象来肯定它的存在。而八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思维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物理概念,对抽象的“能”的概念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初步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知道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第十一章第 3 节 动能和势能教案(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
11、从做功的角度描述能量。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记住能的单位。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释相关的现象。3能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通过归纳概括得到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从能量的角度分析物理问题的意识。2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由“动能”“势能”两部分构成。其中,动能、重力势能和
12、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势能的存在。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其中涉及测量量的转换问题。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加强他们的实践体验。教学重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策略】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接着列举了
13、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因素。【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木块、弹簧、橡皮筋、斜槽、不同质量的钢球、玻璃球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5分钟)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功和能有密切联系,从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演示:用手推动木块,使木块运动一段距
14、离。在此过程中,手的推力是否做了功?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让学生分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利用学生分析的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入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不同的物体做功的本领也不同。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物体具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以后我们将逐步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思考并回答,木块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推力做了功。学生思考并回答,滚下的钢球撞击木块,对木块有力,并使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做功直接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一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十一 动能 势能 优质 教案 同步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