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专题25力学实验含解析.pdf
《【精编】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专题25力学实验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20年高考物理专题冲刺专题25力学实验含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专题 25 力学实验实验题(本题共12 小题,将答案填在题中相应的位置)1.用图 1 中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1)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在安装斜槽轨道时,应让斜槽末端保持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_。图 1 A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均能从同一高度飞出B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后能同时飞出C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离开斜槽末端时的速度为水平方向D使入射球与被碰小球碰撞时的动能不损失(2)若A球质量为m150 g,两小球发生正碰前后的位移时间(s-t)图象如图2 所示,则小球的B的质量为
2、m2_。图 2(3)调节A球自由下落高度,让A球以一定速度v与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后两球动量正好相等,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Mm应满足 _。【答案】(1)C(2)20 g(3)1Mm3【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2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弹性正碰。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弹性小球1 和 2,且小球 1 的质量大于小球2 的质量。实验主要步骤如下:安装好实验装置,做好测量前的准备。第一步:先将木板竖直固定于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且板面与纸面垂直,在木板上记下置于C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点小球的位置然后将木板向
3、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并固定。第二步放小球2,让小球 1 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撞在木板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三步:把小球 2放在斜槽前墙边缘处的C点,让小球 1 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第二步同样的方法分別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第四步: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到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回答下列问题:(1)若C点到木板的距离为x,小球落点到O点的距离为y,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上述实验中,P点是的平均位置,N点是的平均位置,M点是的平均
4、位置。(3)若满足条件(用测量量表示),则两小球发生的碰撞是弹性正碰。【答案】(1)2gxy(2)实验的第二步中小球1 落点小球 1 与小球 2 碰撞后小球1 落点小球 2 落点(3)111OPOMON【解析】(1)小球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x=vt,竖直方向:212ygt,解得:2xgvxty。(2)上述实验中,P点是在实验的第二步中小球1 落点的平均位置,N点是小球1 与小球 2碰撞后小球1 落点的平均位置,M点是小球2落点的平均位置。【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3.(1)在
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在打出的纸带上每隔0.1秒取为一个计数点,并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_。A.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量出其倾角,由公式a=tan,算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由图线上间隔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用公式a=vt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取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依次取 0、1、2、3、4、5、6、7 为计数点,相邻两
6、计数点间还有 3 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相邻各点间距离为x01=3.20cm,x12=4.74cm,x23=6.40cm,x34=8.02cm,x45=9.64cm,x56=11.28cm,x67=12.84cm。请通过计算,在下表空格内填入合适的数据(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v-t图象(以 0 计数点作为计时起点);由图象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计数点1 2 3 4 5 6 各计数点的速度/(ms-1)0.50 0.70 0.90 1.10 1.51【答案】(1)C(2)1.31 见解析图2.5(2.42
7、.6 之间均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有a=vt=2.5m/s2【题型】实验题【难度】较易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 所示的装置探究一小木块与一薄尼龙布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将一可认为是光滑的长木板置于水平桌面上,并在长木板的右半部分平整地铺上一块薄尼龙布料,然后按图1 安装好实验装置,实验时小木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向右运动,当重物落地后小木块还未进入到薄布区域,经过多次实验他们得到了一条如图2 所示的纸带,他们将得到的纸带置于一透明刻度尺的下方进行测量连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重力加速度g10 m/s2.(1)根据刻度尺的示数可以判断,小木块在打A、E之间的点时做 _运动,在打E
8、、J之间的点时做 _运动(2)将打下A点时记为t0,在如图3 所示的vt坐标系中,已将打下B、C、D、E、F、H、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4-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I点时所对应的速度大小描入了其中,请计算出打点计时器打下G点时小木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并将其描入坐标系中,然后画出vt图线(3)根据所作的vt图线,求得小木块在布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_m/s2.(4)若小木块的质量为m1 kg,根据所作的vt图线,可求得小木块与布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答案】(1)匀速直线匀减速直线(2)如解析图所示(3)5(4)0.5(3
9、)根据vt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可知小木块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5 m/s2.(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ma,由此解得0.5.【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 连接起来进行探究(1)某次测量如图2 所示,指针示数为_cm.(2)在弹性限度内,将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 用表内数据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N/m(重力加速度g 10 m/s2)由表内数据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钩码数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
10、.96 35.76 41.51 47.36【答案】(1)16.0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15.96 16.05 均可)(2)12.45(12.2012.80 均可)能根据表可以计算出弹簧每次的伸长量x,也可以根据Fkx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的计算也可以通过作F-x图象处理,图象的斜率即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题型】实验题【难度】一般6.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 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5-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
11、rd 版本可编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图 a(1)实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把纸带向左拉直松手释放物块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 b 中 M和 L 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 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m/s比较两纸带可知,(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图 b【答案】(1)(2)1.29 M【题型】实验题【难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编 2020 年高 物理 专题 冲刺 25 力学 实验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