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2021江苏高考物理:第三章+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教案】2021江苏高考物理:第三章+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案】2021江苏高考物理:第三章+第2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 2 讲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一、瞬时问题1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F合ma,加速度由物体所受合外力决定,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致当物体所受合外力发生突变时,加速度也随着发生突变,而物体运动的速度不能发生突变2轻绳、轻杆和轻弹簧(橡皮条)的区别(1)轻绳和轻杆:剪断轻绳或轻杆断开后,原有的弹力将突变为0.(2)轻弹簧和橡皮条:当轻弹簧和橡皮条两端与其他物体连接时,轻弹簧或橡皮条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自测 1如图 1,A、B、C 三个小球质量均为m,A、B 之间用一根没有弹性的轻质细绳连在一起,B、C 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整个系统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且处于静止状态现将 A 上面的细
2、线剪断,使A 的上端失去拉力,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B、C 三个小球的加速度分别是(重力加速度为g)()图 1A1.5g,1.5g,0Bg,2g,0Cg,g,gDg,g,0答案A解析剪断细线前,由平衡条件可知,A 上端的细线的拉力为3mg,A、B 之间细绳的拉力为2mg,轻弹簧的拉力为mg.在剪断 A 上面的细线的瞬间,轻弹簧中拉力不变,小球C 所受合外力为零,所以C 的加速度为零;A、B 小球被细绳拴在一起,整体受到二者重力和轻弹簧向下的拉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2ma,解得 a1.5g,选项 A 正确二、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
3、的现象2(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竖直悬挂物的拉力)等于 0 的现象称为完全失重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4实重和视重(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它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2)视重: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或对台秤的压力将不等于物体的重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台秤的示数即为视重判断正误(1)超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增大了,失重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减小了()(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
4、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3)物体具有向上的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具有向下的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三、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由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的基本思路先求出几个力的合力,由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或位移2由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的基本思路已知加速度或根据运动规律求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从而确定未知力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是关键,加速度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纽带,分析流程如下:受力情况F合F合ma加速度 a运动学公式运动情况v、x、t自测 2(2020 山东菏泽市
5、模拟)一小物块从倾角为 30 的足够长的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10 m/s 沿固定斜面向上运动(如图 2 所示),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3,g 取 10m/s2,则物块在运动时间t1.5 s 时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图 2A3.75 mB5 mC6.25 mD15 m答案B3解析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agsin gcos 10 m/s2,物块运动到最高点所需时间tv0a1 s mgcos 所以小物块会匀加速下滑,则有:mgsin mg cos ma3可得加速度a3gsin gcos 2 m/s29向下匀加速运动时:s12a3t22解得:t25 s故小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所需时间
6、为:tt1t2(15)s3.2 s.类型 2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情况例 4(2019 安徽安庆市第二次模拟)如图 11 甲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 37,现有质量m2.2 kg 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外力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经过2 s 撤去外力F,物体在04 s 内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sin 37 0.6,cos 37 0.8,取 g 10 m/s2,求:图 11(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水平外力F 的大小;(2)物体在 04 s内的位移大小答案(1)0.54 N(2)28 m解析(1)根据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7、,则24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12842m/s22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mg cos ma2,解得:0.5;02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82m/s24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Fcos (mgcos Fsin )ma1,解得:F4 N;(2)物体在 04 s内的位移为:x822m81222 m28 m.1(超重和失重)(2019广东广州市4 月综合测试)如图 12,跳高运动员起跳后向上运动,越过横杆后开始向下运动,则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所处的状态分别为()10图 12A失重、失重B超重、超重C失重、超重D超重、失重答案A解析运动员在空中
8、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总是竖直向下的,则运动员越过横杆前、后在空中所处的状态都是失重状态,故选A.2(瞬时问题)(多选)(2019广西桂林、梧州、贵港、玉林、崇左、北海市第一次联合调研)如图 13 所示,质量均为m 的木块 A 和 B 用一轻弹簧相连,竖直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块A 上放有质量为2m 的木块 C,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块C 迅速移开,若重力加速度为 g,则在木块C 移开的瞬间()图 13A弹簧的形变量不改变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C木块 A的加速度大小为2gD木块 B 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迅速变为2mg答案AC解析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所以撤去C 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故A
9、正确;开始整体处于平衡状态,弹簧的弹力等于A 和 C 的重力,即F3mg,撤去 C 的瞬间,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故 B 错误;撤去C 瞬间,弹簧弹力不变,A 受到的合外力大小等于C 的重力,对木块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ma,解得:a2g,方向竖直向上,故C 正确;撤去C 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仍为3mg,对 B,由平衡条件得:3mgmgFN,解得:FN4mg,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B 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4mg,故 D 错误3(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2019福建宁德市5 月质检)某天,小陈叫了外卖,外卖小哥把货物送到他家阳台正下方的平地上,小陈操控小型无
10、人机带动货物,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货物又匀速上升53s,最后再匀减速1 s 恰好到达他家阳台且速度为零货11物上升过程中,遥控器上显示无人机在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1 m/s,高度为56 m货物质量为 2 kg,受到的阻力恒为其重力的0.02 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求:(1)无人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2)上升过程中,无人机对货物的最大作用力答案(1)2.5 m(2)20.8 N解析(1)无人机匀速上升的高度:h2vt2无人机匀减速上升的高度:h3v2t3无人机匀加速上升的高度:h1hh2h3联立解得:h12.5 m;(2)货物匀加速上升过程:v22ah1
11、货物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无人机对货物的作用力最大,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mg0.02mgma联立解得:F 20.8 N.4(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如图 14 所示,水平面与倾角为 53 的斜面在B 点对接,一质量为 1 kg 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的A点,用与水平面成 53 向下的恒力推物块,物块以3 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A、B 间距为 6 m,物块到B 点后滑上斜面,不计撞击带来的能量损失,物块滑上斜面后推力大小不变,方向变成水平,物块与水平面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 10 m/s2,sin 53 0.8,cos 53 0.6),求:图 14(1)推力 F 的大小;(2)物块在斜面
12、上滑行的最大距离答案(1)40 N(2)6 m解析(1)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有:Fcos Ff1ma1,FN1mgFsin ,Ff1FN1,解得 F 40 N;(2)物块运动到B 点时的速度大小v2a1x1236 m/s6 m/s物块在斜面上滑行时有:mgsin Ff2Fcos ma2,FN2mgcos Fsin ,Ff2FN2解得 a23 m/s2,方向沿斜面向下12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x2v22a26 m.1.(2019江西赣州市上学期期末)电梯顶上悬挂一根劲度系数是200 N/m 的弹簧,弹簧的原长为 20 cm,在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为0.4 kg 的砝码当电梯运动时,测出弹簧长度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教案 2021 江苏 高考 物理 第三 牛顿第二定律 基本 应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