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pdf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教师是干什么的?过去的回答我们常可以听到的是教书的,老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把教材中的知道传授给学生,也就是说,教教材是过去的、占据老师全部教学内容的教材观。在新世纪,新的课程理念“三维目标”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材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媒体。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在知行中国的学习,我了解到一名优秀的、成功的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提升:1、模仿名师的课。现在网络发达,有许多名师的视频在网上出现,他们亲身经历了历次语文教改的前前后
2、后。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看得见,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网上学习。每周我都要利用网络资源,对网上名师的讲课多听,多学,每月都要上一堂公开课,学以致用。一学期还要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或论文,请学校里的老教师进点评。2、积极参加县、镇公开课。主要是了解上级教育业务部门推介的新教学理念,实践他们倡导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这是要先学好一定之规。如我中心校在前不久就举办过一次公开课赛,我积极报名参与,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与各校骨干老师的课赛交流,我丰富了知识,掌握了更多的更好的教学方法;经过我仔细的学习,总结出了“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其中语文课能够实现三维目标,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
3、过程中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多次听课、试教、评课的基础上,我对新课改的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步达到了有所创新。3、充分利用闲暇时间,边教边学。农村学校教学资源是极度匮乏的,孩子们很少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这就需要老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结识储备,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有这么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确实,无论你的职位是高还是低,不管你的工作是哪一行,我们都要学习,不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你不学习必将落人后。做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础,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各种道
4、德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才能不断地补充、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拓展知识面,不断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4、每节课后,都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我在撰写教学反思时主要写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写成功之处,将在课堂中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详细的记录下来,供以后学习时参考使用;二是写不足之处,课堂难免有疏漏之处,对这些不足的对方进行梳理,编排,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剖析,使今后的教学更上一层楼;三是写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会时常碰撞出一些“智慧的火花”,这些因为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会促进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的交流工作经验,捕捉记录这些灵感,会对以后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工。四是写学生创新表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
5、中,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老师应该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见解,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有不对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语文教师就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化知识是指教师广博的知识面。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赢得学生的精神世界,而
6、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广泛涉猎儿童文学,特别是关注现当代优秀儿童文学,读学生喜欢读的作品。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和教学智慧,抓住课堂中学生的每一处精彩发言,促使学生得到发展。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包括人际关系学知识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新的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对课程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对课程知识的建构,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以
7、言传身教的方式建构人际间民主协商、平等对话、和谐相处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建构解决问题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文本多种解读的方式建构阅读、鉴赏、重构文本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以对课本知识的分析、归纳或进一步拓展的个性化方式建构课程知识;建构课程学习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一个专业化的语文教师,他所拥有的语文专业知识,应当比教材所要教的知识丰富、深厚得多。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全面透彻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设计教法;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才
8、有可能机动灵活地引导学生体悟文中的人文内涵。“教师的知识开始是一桶水,接着要变成自来水、常流水,最后要教学生学会自己找水。”国家督学、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王文湛如是说,他认为,教师要成为素质教育新课程的推进者。“我们的教师要更新教育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指导和推进者。教育教学要从传授式转变为启发式,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孩子从小有创新的意识;在教学上不要盲目去搞复习,要将有限的时间用于讲新课;注重扬长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王文湛把教师素质生动地分成七个“力”:实力、能力、活力、潜力、魅力、创造力。他认为,魅力和创造力是最高的境界,教师要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短消
9、息用户资料树型 回复引用只看楼主2005-06-29 02:37 二、重点问题举要:第七章:(一)语文知识内容的构成1社会的语言/言语规律这里面包含语言规律和言语规律两个方面。首先应该注意区分这两者的含义。语言指的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系统,语言规律是语言体系本身的规律,语言是说话和写作的工具,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语言规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母语汉语的独特规律。而言语是对语言这一符号系统的具体运用,是特定的人在特定场合下对语言这一工具的应用。言语规律就是人们使用语言的规律。语文教学是让学生运用语言的言语实践,所以属于言语教育范畴。语言规律。语言是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社会的语言规律对于每一个
10、社会成员都具有绝对的强制力。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中的汉语拼音方案、异读词表、异体字表、汉语词汇和短语的构成、单句和复句的基本类型等等,就是汉语最基本的规律,是对青少年语言规范化的最基本的要求。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语音、语汇、语法等等方面都独具特色。汉语的独特规律,应该成为语文课程中的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我们在语言知识的教学中,就可以自觉而自然地培植和养成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言语规律。汉语文化有着悠久的修辞传统。人们使用语言离不开特定的言语环境,所以遵守语言规范的前提下个人的说话、写作会呈现出不同特点。选词造句、交流思想的方式、表达效果、个人语言特色等等,都有规律可循,
11、这就是言语规律。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出发,有如下一些有关言语规律的教学内容:言语要与语境相适应。言语要善于从语言体系中选择成分。言语要组成相对完整的语篇。言语要与交际目的和任务相适应。#1大 中 小胡若予胡若予中央电大教师UID:105845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精华:0积分:887 帖子:887 注册:2008-3-8 9:48:00 状态:离线威望:0.00 发短消息用户资料树型 回复引用只看楼主2005-06-29 02:38 2他人的言语经验语文教科书中有大量的经典文篇,其自身就是一种文化形态,就是一种知识。这些大量范文中所提取出来的他人的言语经验,是作者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成功范例,是应
12、用祖国的语言生成的优秀言语作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识体验距离较近,有益于学生阅读和写作,可以直接供学生借鉴和模仿。在语文知识教学中,这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2大 中 小元宝:0.00 个胡若予胡若予中央电大教师UID:105845 来自: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精华:0积分:887 帖子:887 注册:2008-3-8 9:48:00 状态:离线威望:0.00 元宝:0.00 个发短消息用户资料树型 回复引用只看楼主2005-06-29 02:41 3个体的言语规则培养学生符合言语客观法则的行为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个体在听、说、读、写、思等方面言语行为规则,就必然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知识
13、内容。这些言语行为规则同人的其他行为方式一样,大都有形之于外的动作可供观察和检测,但其行为依据仍在主体内部的思维活动。个体言语规则的主要项目有:阅读行为规则。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行为有不同的要求。请结合教材加以理解。写作行为规则。与阅读行为规则一样,角度不同,要求不同。口语交际行为规则。需要掌握倾听与解意、复述与陈述、独白与答问、应酬与交谈、致辞与讲演、申辩、反驳和辩论等方法。每种行为规则还可以更具体展开为一系列方法。应该明确的是:要结合相关章节的学习掌握个体行为规则的具体内容,同时,这也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的范畴。言语行为、方法和规则最终将形成言语能力。发短消息用户资料树型回复 引用只看
14、楼主2010-12-03 21:02 举例论述表达与交流心理的特点表达与交流心理的特点是临场性、敏捷性、体态语的运用、运用语音表情达意。(1)、临场性。临场性是指表达与交流有特定的场合,例如时间、地点、对象、语境等等。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说话人必须依靠临场发挥。根据实际情况来临时增删、调换说话的内容、语气等等。(2)、敏捷性。表达与交流是两个人或多个人面对面的语言交际形式。因此说话人就不可能说说停停,必须连续不断地把一个话题或一件事说完。这就要求说话人必须快速地组织语言,迅速地从自己的记忆库中筛选出准确、生动的词句,并流畅地、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这种瞬息之间的次序循环的遣词
15、造句 表达,就是表达与交流的敏捷性。(3)、体态语言的运用。体态语言指的就是手势、姿势、表情、动作等。用适当的体态语言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胜过千言万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吧。(4)、运用语音表情达意。正确的发音,清晰的吐字,适当的语速,变化的语调都能够表达丰富的教学目的1、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鲁迅精神。2、了解“小传”的文体特征,学写“小传”。教学要点1了解文中记录的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2解读鲁迅精神。3了解“小传”文体的基本特点。4体会本文简明平实而又不乏含蓄幽默的语言特色。教学方法1重读适讲,学练结合。2、设疑激起,自读求解,讨论总结。教
16、学时数 1 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肯定知道我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文坛巨匠是谁吧?对,是鲁迅先生。看来,同学们都和我一样喜爱鲁迅,崇拜鲁迅!想不想更好地了解鲁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拜读鲁迅自传这篇文章,去追寻鲁迅先生闪光的人生足迹。(这样既可唤起学生对鲁迅的敬慕之情,激发阅读兴趣,又提示了学习重点。)二、解题要说自传,该从传记说起。传记是写人物生平经历的文体。传记文要求写真人真事,可以写他人 也可以写自己,写自己的叫“自传”。自传的篇幅可长可短;篇幅短小,扼要地记敕人物生平事迹的叫“小传”。小传一般在千字上下。鲁迅自传便是写自己的小传。(自传文常识是一个新知识点,需要讲解。将“小传”“自传
17、”传记”等相关概念一块儿介绍,可以形成一个小体系,让学生多增加点语文知识储备。“题解”中不简介作者,一是因为以前教学中已多次涉及鲁迅的作品;二是因为这篇课文本方就是介绍鲁迅的。背景材料对本文教学很重要,但也未列入“题解”。这是因为本文涉及的背景材料点多面广,集中介绍难度太大,且显得知赞,并不好,会使语文课走味变形,变得像历史课。拟在研习课文的过程中酌情穿插一些背景简介。)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l)初读课文(读全篇)。要求:借助工具书,清除字词障碍;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的依据是什么?试概括各段大意。明确: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依据内容上的重大变化
18、分段落。第1 段主要写家庭情况;第2 段写外出求学;第3 段写工作经历;4 段写著述概况。提问:文章这样安排顺序和段落有什么好处?明确:这样安排使文章条理井然有序,能清晰地显示人物的人生轨迹。(这样安排程序,循序渐进,既有助于学生构建材内容的整体感性认识,又能对结构形式产生一定的理性认识。)(2)再读课文(读第2、3 段)。要求:依次给这两段中的活动经历编上序号;记下这些经历。18 岁29岁在南京1 水师学堂学洋务2 在日本3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4 5回东京从事文学活动29岁作传时回国后6 杭州两师范7 绍兴中学堂做教务长8 做校长9 南京做部员l0 做部员兼讲师11夏门大学做教授12 做教授1
19、3 定居集体检查项表结果。(第 2、3 两段是文章重心所在,包含的经历丰富复杂。通过上述操作,学生对这些经历的记忆得以强化,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务实基础。)(3)具体研习,理解人物。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了解了鲁迅从出生到作传前的主要经历。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这些经历能表明作者是怎样的人。(过渡,使上下环节连贯;提出下阶段的大目标,使学生不过失方向。)要求。a以课后练习二和三中的第1 小题引路,参照课文注释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两个片断,即写不肯做幕友和商人与弃医从文经过的片断,思考习题中提出的问题。b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练习二及统习三中的第1 小题,求大同。存小异,形成答案,并推选一名代表准备发言。c请
20、一个小组的代表口头回答,让其他有异议的小组代表发言(没有则罢)。学生自读揣摩及小组讨论时,教师巡堂,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就事情的背景、过程及细节等方面作一些补充介绍。待小组代表答题结束,教师给予简评,纠偏救失。(如此可抓住重中之重,凸现人物精神面貌;研习课文,落实课后练习,收到增效减负的效果;分组讨论,代表发言,既兼顾全体,又不会失控;提供咨询服务,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及时排解困惑。)简述:我们从作者不愿做幕友或商人的故事中认识了胸怀大志、卓然不群的少年鲁迅,他怀揣着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理想,毅然决然地跨出封建宗法社会的门槛,离开家乡,到南京求学;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又使我们深切
21、地感受到青年鲁迅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这两件事真令人感动。事实上,鲁迅一生中,可歌可泣的故事数不胜数,就本文而言,其中记录的每段经历都很不寻常。如文中写到的多次“走出”便是他上求下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写照;又如,“段棋瑞政府”“要捕拿我”,也表明了他与反动派警不两立的坚定立场和革命精神。不过这些内容都写得很简约,同学们一时还看不出究竟,有待今后不断丰富阅历,逐渐了解。(研习先聚焦后发仪,辐射整体,做到了点面结合,能使学生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研读第 4 段。a要求记住本段介绍的文集名。b思考: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本段写的是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明确:不可删除。因为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
22、、思想家,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与文学创作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显然,删去这段,传记就会有很大的缺陷。(让学生在认识第4 段作用的同时,进一步认识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4)欣赏品味,领悟特色。简述:常言道,文如其人。这话用在鲁迅先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的每篇文章几乎都像他的人生一样精彩。本文堪称自传的典范:区区千字文,涉及了他大半生的主要活动,篇幅虽小,容量很大;语言简省,又略中有详,恰到好处。此外,本文的语言平实中又不乏含蓄幽默。要求:阅读课后统习三中的第3、4 题,
23、结合语境,体会第3 题中“学者”“说我不好”等词句的味道,再比较一下第4 题中的“不好”与第 3 题中的“不好”有什么不同,相互交流体会。明确:a第 3 题:将那种欲量我于死地的告密行为说成“说我不好”,重话轻讲,能表达对敌人的蔑视,也体现出英勇无畏的精神;将告密者尊称为“学者”,不无调侃嘲弄之味。b第再题:不同。上句中的“不好”是、坏”,用在句中有轻蔑的语气;本句中的“不好”则是自谦之辞。(5)课堂小结,整理收藏。本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鲁迅先生的一些生平事迹和著作概况,进一步认识了鲁迅先生,感受了他精神的崇高和贡献的伟大,这将会使我们终生受益。再则,课文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典的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小学语文 教师 如何 完善 自己 专业 素质 结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