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pdf(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I/34 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摘 要传统中医针灸疗法包括两部分:针疗法和灸疗法。简单的讲,针疗法就是通过毫针刺激人体的穴位,从而调节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发挥治病防病的效果;灸疗法就是通过艾条(或者其它代替品)燃烧的热量作用于人体穴位、经络,从而调节人体内源性调节系统,发挥治病防病的效果。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针疗法与灸疗法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互为补充的,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正是体现了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医学工作者根据前人积累下的丰富经验加以总结和研究,研制出了电针仪和灸疗仪1-2。然而,单纯的电针仪和灸疗仪功能单一,不适用于传统针灸疗法所涵盖的各种病症
2、,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发展一种既可以进行针刺激又可进行灸疗的多功能针灸治疗仪成为迫切的临床需求。本文利用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以时基集成电路555为主要器件,设计了连续波脉冲、断续波脉冲、幅度调制脉冲和频率调制脉冲等多种针灸刺激波形发生电路,实现了多路输出,独立调节和控制,并给出设计原理框图和相应的参考电路;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包括外部数据存储器、键盘单元和显示单元三部分。关键词:针灸,电针,灸疗,脉冲电路,单片机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II/34 THE DESIGN OF CHINESE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STRUME
3、NT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edle therapy include two parts: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imply speaking,acupuncture therapy is that,through stimulating the acupuncture points with a milli-needle to regulate endogenous regula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ody in order to defending a disease a
4、nd curing illness.Moxibustion therapy is through applying quantity of heat that come from wormwood(or other substitutes)burning to the acupuncture points of human body,veins and arteries,regulate endogenous regula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ody,play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effects.Acupuncture and
5、 moxibustion not only is independent mutually,also is complementary,just as Lingjiuguanneng recorded:acupuncture is not,moxibustion it proper.I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of supplement each other.Modern medicine and research workers summed up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predecessors accumulated rich expe
6、rience,develop the electro-acupuncture instrument and moxibustion instrument.However,the function of electro-acupuncture instrument and moxibustion instrument is so single that they dont apply to the disease which the traditional needle therapy covered,thereby limit their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th
7、e clinic,so developing a kind of Multifunctional 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strument which not only can carry on Acupuncture but also can moxibustion become an urgent clinical demand.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a multiple electro-stimulative pulse generator based on IC555,which can produce continuous,
8、discontinuous,amplitude modulated and frequency modulated modes,and thus multiple-output,independent adjustment&control are realized.The principle block diagram and a reference circuit are presented too.We design SCM Control System used 8051 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III/34 as its core,which consist of external da
9、ta memory,keyboard unit and display unit.KEY WORDS:acupuncture,electric-acupuncture,moxibustion,electro-acupuncture pulse circuit,single-chip 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IV/34 目 录前 言.1第一章方案的选择.41.1 仪器结构.41.1.1 仪器整体结构框图.41.1.2 治疗电路结构框图.41.2 设计参数及主要性能.51.2.1 基本波形要求.51.2.2 脉冲序列模式.5第二章治疗单元设计.72.1 治疗电路的原理框图.72.2 555时基电路的
10、选择.72.2.1 LM555/LM555C系列简介.7 2.2.2 LM555/LM555C系列的特性.72.2.3 LM555/LM555C系列的封装及引脚.82.2.4 LM555/LM555C系列替换器件.82.3 连续脉冲发生电路.92.4 间断波发生电路.102.4.1 间断波调制电路.102.4.2 间断波发生电路.112.5 幅度调制脉冲发生电路.122.5.1锯齿波发生电路.132.5.2 幅度调制脉冲发生电路.142.6 疏密波发生电路.142.6.1 脉冲宽度调制电路.15第三章控制单元及软件设计.183.1 控制单元简介.183.2 单片机的选择.183.2.1 805
11、1单片机简介.183.2.2 8051单片机管脚及功能.19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V/34 3.3 锁存器的选择.203.3.1 锁存器简介 .203.3.2 74LS373管脚及功能.213.3.3 74LS373真值表.213.4 硬件电路图设计.223.4.1 硬件电路图 .223.4.2 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223.4.3 程序流程图 .233.4.4 软件编程 .23结 论.24参考文献.26致 谢.27 附 录.28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前 言针灸疗法是中华医学中古老而璀璨的传统医学疗法。在发达的当今社会,针灸疗法凭借其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在世界范围内得以
12、广泛传播,针灸文献也随之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相继出现了许多与针灸相关的科研、治疗机构,并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针灸的合法性。目前针灸研究已遍布世界约32个国家,文献涉及期刊约200多种,涉及中文、英语、德语、俄语、乌克兰语、希伯来语、日语、荷兰语、法语、意大利语、以及西班牙语等20多个语种3-5。这说明了作为中国传统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学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认可,是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标志。下面是针灸在世界上各地的发展及现状。一、针灸在美国的发展及现状针灸早在 17世纪便由中国传入欧洲,再由欧洲传入美国。最早在美国出版英文版本针灸专书的是名叫F Bach
13、e的美国医师翻译由S Morant 所著的法文 针 灸 书 ,该 书 于 1825 年 在 费 城 出 版(S Morant:Me moir on acupuncturation)。次年即 1826年F Bache 又在北美内科与外科杂志发表 他 本 人 用 针灸 治 疗 的 病 例报 告(Bache:North America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1:311321,1826),此后便陆续有一些有关针灸论文在美国发表。经过一百余年后,1942年EA Brav与 H Sigmond在美国军医杂志上 报 告 针 灸 的 疗 效,特 别 强 调 针 刺 止 痛
14、 的 疗 效(EA Brav:Military Surgeon,90:545549,1942)。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72年7月成立了“针刺疗法特别委员会”,在马里兰州比塞大(英文地名)召开了第一次学术会议,会上有40余项有关针灸方面的初步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现在针灸在美国的地位逐步改变和提高。早在1987年全美国已有2500余名有执照的针灸师,从事针灸医疗工作的达万余人;1989年全美与针灸有关的人数增 2万人,仅加州有执照针灸师已达8600人,诊所 800多家;1996年9月第四届世界针灸大会在纽约召开,与会者为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1200余人聚首一堂进行学术交流;到20
15、01年,全美持有中医针灸执照的医师更是达 14000多人。二、针灸在日本的发展及现状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2/34 钦明天皇十三年552年,中国梁朝的简文帝赠日本政府针经一部;永观二年 984年,针博士丹波康赖(912955年)集隋、唐医学之大成,著成日本现存最古的医学著作医心方三十卷,其中卷二全部为针灸内容。医心方的成书,奠定了日本针灸医学的基础。嘉元二年1304年,原性全以日文撰成顿医抄五十卷,嘉历元年1326年又用汉文撰成万安方六十二卷。顿医抄为大型综合性医学全书,其中卷四十记载了灸治期间的禁食和宜食,卷四十二汇集了全身127个常用孔穴的取穴、主治等。万安方共收载 95个常用孔穴,主要论
16、述孔穴的取穴及主治。永禄十年1567年,曲直濑道三著针灸集要一书,集中、日两国针灸之大成。此期还有曲直濑道三秘灸指南针灸集启迪庵日用灸法仰伏同身寸法以及樵青斋洞丹烟萝子针灸法等针灸专门著作问世。庆长年间的针灸著作以吉田意休刺针家鉴虫书经络考义大明针家琢周传等著称。目前,在互联网NCBI网站上,日本约有2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其中 6种杂志发表的针灸论文数在5篇以上,最高达58篇。三、针灸文献在欧洲的发展针灸在欧洲传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是法国、英国和德国,尤其是法国和英国的针灸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14世纪时欧洲人通过马可波罗的记载首次了解针灸疗法;耶稣传教士 PP Harviell于
17、1681年最早在法国撰文介绍针灸;1735年传教士 Duherder 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设有专卷介绍中医和针灸;1821年英国医生 John Churchill发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报告;1951年德国医生 Gerhart Bachmann 和Heribert Schmidt创办了德国针灸学会,第 2年发行了德国针灸杂志。目前在德国有许多针灸协会,主要是德国医生针灸协会(DAEGfA)、针灸和中医研究小组(FATCM)、Societas Medicinae Siinensis(SMS)、传统针灸和中医的工作集体,这些协会都有自己的网页,定期发表针灸文章,而且还有自己的杂志发行。英国、
18、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和荷兰等国家也都有自己的针灸杂志。仅在互联网NCBI网站上,英国就有5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俄罗斯约有4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德国约有3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法国和意大利也都有20多种杂志发表了有关针灸的论文。四、针灸器械的发展及现状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3/34 随着社会地发展,现代科技地运用,针灸器械的种类也日益繁多。总的来说,针灸器械大至可分为以下几类:针刺针类器械、电针类器械、电火针类、微波电针类、电兴奋类器械、电离子穴位类器械、穴位磁疗器械、激光照射类器械、电子穴位按摩类器械等6。针灸器械的发展过程展示了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其发展变化
19、也促进了针灸学术理论及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开拓创新了针灸医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对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由于仪器本身的局限性,使得上述各种仪器很难在临床中有更广泛的应用,更不可能推广至成千上万的家庭,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便携式的、集针疗仪和灸疗仪的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电子针灸治疗仪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五、本次设计的目的及意义本文所讲的电子针灸治疗仪与过往的针灸器械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子针灸治疗仪是在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理电的微量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电针疗法的优点是疗效高,效果好,利用单片机控制可以灵活的选择刺激波形,准确地控制和调整刺
20、激量,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疾病和不同体质的患者。电针的临床治疗范围也相当广泛:神经精神方面有头痛、三叉神经痛、偏头痛、面神经麻痹、截瘫、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美尼尔氏症等7;呼吸系统方面有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等;消化系统方面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慢性肠炎等;循环系统方面有高血压、心动过速、休克、心脏神经官能症等;泌尿生殖系统方面有泌尿系统感染、前列腺炎、阳痿等;骨关节运动系统方面有风湿性关节炎、膝部软组织损伤、肩部软组织损伤、落枕等;还有慢性皮肤病、炎症性疾病等。本次设计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治疗电路和控制电路。治疗电路要求以时基集成电路555 为主要器件,设计
21、多种针灸刺激波形的发生电路,其中脉冲输出电流最大不超过80mA、宽度为 150 S 300S,脉冲序列具备四种模式:等间隔连续脉冲、断续波脉冲、疏密波脉冲、幅度调制脉冲。控制电路要进行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针灸仪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制作出硬件,要求完成单片机外部存储器、键盘电路、显示电路及相应软件设计,从而实现仪器对治疗电路输出刺激波形的控制和显示。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4/34 第一章方案的选择1.1 仪器结构1.1.1仪器整体结构框图针灸治疗仪由电针模式(波形发生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键盘等部分构成。仪器结构框图如图1-1 所示。图 1-1 针灸治疗仪结构框图电针模式实际上就
22、是波形发生单元(即治疗电路部分),它包括四种脉冲模式:等间隔连续脉冲发生模块、断续波发生模块、幅度调制脉冲发生模块和频率调制脉冲发生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独立输出,四模式之间相互不影响。单片机控制单元主要是用于控制波形的选择控制,它包括显示单元和键盘控制单元。1.1.2 治疗电路结构框图一、电针机理及电针模式选择的依据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毫针柄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在针刺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方便的调节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使患者针下出现相应的浚、麻、胀、重、冷、热的感觉,甚至沿着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扩散。电
23、针机理:人体组织是由水分、无机盐和带电生物胶体组成的复杂的电解质导体,当一种频率不断变化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组织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运动,清除细胞膜极化状态,使离子浓度和分布改变,这是脉冲电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5/34 流治疗作用最基本的电生理基础1。低频连续波脉冲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止痛静神、促进血气循环、调整肌胀等作用。断续波脉冲是有节律的时断时续自动出现,使机体不容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颇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幅度调制脉冲是脉冲按锯齿样自动起伏波形,其频率接近人体的呼吸规律,可用于对膈神经作人工电呼吸,抢救呼吸衰竭,并有提高神经肌肉
24、兴奋性、调整经络功能、改善血气循环等功能。频率调制脉冲是疏波和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波形,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大,治疗的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新陈代谢、血气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症水肿。二、治疗电路结构框图图 1-2 针灸仪治疗电路结构框图1.2 设计参数及主要性能1.2.1 基本波形要求基本波形的输出电流幅度不超过80mA,通过手动微调旋扭连续可调;宽度应介于 150S-300 S之间。1.2.2 脉冲序列模式脉冲序列具备四种模式,如图1-3 所示。模式一为等间隔连续脉冲,见图1-3(a),脉冲频率 60Hz;模式二为断续波脉冲,见图1-3(b),脉冲频率60Hz,重复周期
25、3S8;模式三为幅度调制脉冲,见图 1-3(c),脉冲频率 60Hz,重复周期 2S。模式四为频率调制脉冲,见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6/34 图 1-3(d),脉冲频率 9020Hz,重复周期 2S;前三种模式的电压要求为12V,模式四的电压为012V。图 1-3 脉冲序列模式(a)连续脉冲;(b)断续脉冲;(c)幅度调制脉冲;(d)频率调制脉冲针灸仪设计(控制电路)7/34 第二章治疗单元设计2.1 治疗电路的原理框图治疗电路主要以555时基电路为基础,原理框图如图2-1 所示。该电路包括连续脉冲发生电路、模式控制电路、斜波发生电路、幅度调制电路和频率调制电路几部分。受控部分经接口电路与单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灸 设计 控制电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