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上册试题一、填空1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完成下表并填空。它们的意义不同,比是指两个数(),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而分数是一种()。()不能做除数,也不能做分母,比的后项也不能为()。考查目的: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答案:相除;运算;数。0;0。解析:根据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前项;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比的比号;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比的后项;商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值、比的比值。在明确关系的基础上,应使学生深入理解三者的不同,可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2分别用分数、小数、百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阴影部分。考查目的:小数、分数和百
2、分数各自的意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答案:,0.5,50%;,0.5625,56.25%;,0.25,25%。解析:以第一幅图为例:把长方形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 8 份,涂色部分占了 4 份,用分数表示为;用分子除以分母的商表示为小数0.5;0.5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得50%。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根据图意先写出分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一批货物按 2:3:4 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进行运输,甲队运这批货物的,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考查目的:按比分配及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答案:,。解析:根据比的意义求出总份数和各队运输的份数,再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一
3、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4下表是某小学 2014 学年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统计,已知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 90%,六年级人数比一年级少55%,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考查目的:百分数的实际应用。答案:1269;198;126。解析:三年级有 220 人,四年级人数是三年级的90%,则四年级有 22090%=198(人);一年级有280 人,六年级人数比一年级少55%,六年级有 280(1-55%)=126(人);计算合计人数只需将一至六年级人数相加即可。5下图是广州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统计图。(1)视力不好的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2)已知近视的人数为90,
4、那么视力正常的有()人。考查目的: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答案:62%,114。解析: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视力不好的人数是指假性近视和近视的人数,用表示这两个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相加得62%。近视的人数占 30%,它所对应的人数是 90,先求出总人数,再乘以38%就可以计算出视力正常的人数。二、选择1胜利小学男生人数占本校人数的52%,红星小学男生人数占本校人数的54%,这两所学校的男生人数相比较,()。A.胜利小学多B.红星小学多C.一样多D.不能比较考查目的:百分数的意义;对单位“1”的理解。答案:D解析: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胜利小学的男生人数=胜利小学的全校人数 52%,红
5、星小学的男生人数=红星小学的全校人数 54%。由于胜利小学和红星小学的全校学生人数在本题中没有给出,所以两校的男生人数不能比较。2小敏把一个数除以错算为乘以,得出结果 6。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应是()。A.18 B.27 C.13.5 D.6考查目的: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分数除法的计算。答案:C解析:需要采用逆向的思路进行解答。根据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先求出被除数,然后再用求得的被除数除以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列式得。3某小学五年级有学生400人,比六年级少,六年级有多少人?正确的列式是()。A.B.C.D.考查目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答案:B解析:强调对“比六年级少”的理解,指五年级人数比六年级人
6、数少的部分是六年级人数的,则五年级人数相当于六年级的,再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4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 小时,来到离开学校5 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了 1 小时,出馆后休息 0.5 小时,然后乘车用 0.5 小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次活动行程的图是()。A.B.C.D.考查目的:利用数形结合、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答案:A解析:在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说每幅统计图各表示怎样的行程:B表示从学校出发去科技馆,在科技馆玩了1.5 小时后乘车回学校;C图中表示返回所用的时间为1 小时;D图中根据“离校距离”可认定是以科技
7、馆作为出发地,学校作为参观地点。5曙光小学四、五、六年级共有800名学生,条形统计图是这三个年级的学生帮助失学儿童捐款金额的部分抽样调查数据,扇形统计图是该校三个年级人数比例分布图。那么,该校六年级同学捐款的总数大约为()。A.870 元 B.5010元 C.4200 元 D.250560 元考查目的:统计知识的综合运用。答案:C解析:首先根据扇形统计图和已知条件求出六年级学生的人数为80030%=240,然后求出抽样调查数据的平均数(45+810+1015+1620+1225)50=17.4(元),再利用抽样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思想即可求出该校六年级学生捐款的总数大约为17.4 2404200
8、(元)。三、解答1实验小学四、五、六年级共有18 个班,平均每班 45 人,三个年级的人数比是 2:3:4。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考查目的:按比分配解决问题。答案:方法一:(人);四年级有(人),五年级有(人),六年级有(人)。方法二:(人);四年级有 902=180(人),五年级有 903=270(人),六年级有904=360(人)。答:四年级有 180人,五年级有 270 人,六年级有 360人。解析:方法一先求得四、五、六年级的总人数,再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计算各年级的人数;方法二是先算每份是多少,再分别计算几份是多少。2东风锻造厂生产出两种模具(如
9、图),分别计算这两种模具的周长和面积。考查目的:圆、圆环以及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答案:第一种模具的周长为63+3.1462=27.42(dm),面积为 66+3.14(62)22=50.13(dm2);第二种模具的周长为42+3.148+3.144=45.68(dm),面积 3.14(82-42)2=75.36(dm2)。答:模具一的周长为 27.42 dm,面积为 50.13 dm2;模具二的周长为 45.68 dm,面积为 75.36 dm2。解析:由图意可知,第一种模具的周长=正方形边长 3+圆的周长 2,面积=正方形面积+半圆的面积;第二种模具的周长=大圆周长的一半+小圆周长的一
10、半+42,面积是分别以 8 和 4 为半径的圆环面积之差的一半。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图形的周长由哪些线段或曲线组成;面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之和(或差)组成。3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共为地震灾区捐款1200元,已知四年级的捐款数是六年级的,五年级的捐款数是六年级的,求五年级捐款多少元?考查目的:运用分数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答案:(元)答:五年级捐款 1280元。解析:先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这个数”的数量关系计算出六年级的捐款数,再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算出五年级的捐款数。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单位“1”的量并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理解和掌握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4王
11、庄小学原有六年级有学生238人。考查目的:利用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人),240-200=40(人)。答:现在五年级比六年级多40人。解析:六年级现有 238+2=240(人),五年级的人数相当于六年级的,先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得出五年级现在的人数,再算出五年级比六年级少的人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不同的方法,从而明确五年级比六年级少的人数是六年级的,即=40(人)。5六年级三个班学生给山区的小学捐献图书。二班捐献的本书是一班的,三班捐献的比二班少,一班和三班共捐献图书188本,那么这三个班共捐献图书多少本?考查目的: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答案:(本),(本)。答:三个班共捐献图书284本。解析:把一班捐献的数量看作单位“1”,则二班捐献的数量相当于一班的,三班捐献的数量相当于一班的,那么一班捐献的数量为(本),最后计算出三个班捐献的总数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一班捐献的本书看作单位“1”,再求得其他两个班捐的数量相当于单位“1”的几分之几,进而解决问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