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云南省昭通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昭通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含解析.pdf(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省昭通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一月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 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下图为最适温度下A、B 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慢后快B酶 C提高了 A生成 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C实验中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使T2值减小D T2后 B增加缓慢是由于A 含量过少导致【答案】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或RNA。酶活性受强酸、强碱、高温、重金属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酶的特点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从图中可以看出A 为反应物,B 为
2、产物。化学反应想要发生需要能量,酶作为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的进行。【详解】A、该反应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反应物逐渐减少,A 错误;B、酶 C降低了 A生成 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B 错误;C、该反应已经是最适温度下进行,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可使T2值增大,反应时间变长,C错误;D、T2后产物(B)增加缓慢是由于底物(A)含量过少导致,D 正确。故选 D。2近期,我国湖北及世界部分地区爆发了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肺炎,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经科学家对分离出的病毒进行研究,确定它的具体结构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19-nCOV与 T2噬
3、菌体一样,遗传物质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B刺突糖蛋白可能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识别和介导病毒进入细胞有关C研究发现,2019-nCOV 在体外环境中可存活5 天,说明它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D 2019-nCOV与细胞膜上的特定位点结合进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 RNA、刺突糖蛋白、包膜蛋白和核衣壳蛋白组成。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详解】A、2019-nCOV 的遗传物质为RNA,单链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T2噬菌体为DNA 病毒,不容易发生突变,A 错误;B、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
4、故刺突糖蛋白可能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识别和介导病毒进入细胞有关,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C错误;D、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2019-nCOV 入侵细胞,并不能说明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结构,考查病毒的基础知识。3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分析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上图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D
5、 HPG 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有关知识。分析图解:光路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睾丸,并且在对雄性激素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详解】A、分析图解可知,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松果体细胞作为效应器。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 正确;B、光暗信号可以周期性引
6、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B正确;C、图中所示的神经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C错误;D、在 HPG轴中,促性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分泌相应激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 正确。故选 C。4油菜素甾醇(BR)是一种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和细胞分裂的植物激素,下图为BR合成的调控机制。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油菜素甾醇和生长素协同促进植物茎秆伸长BBR 浓度升高时,会使BZR1的降解速
7、度加快C胞内 BR 的合成速度受胞外BR的反馈调节D BR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植物矮化【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BR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和植物发育,类似于植物激素的生长素。当 BR浓度高时,会诱导 BR1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 的活性,BZR1降解降低,使BZR1促进 BR调控基因的表达,最后抑制BR合成,使 BR 在植物体内相对稳定,据此并结合题干问题作答。【详解】A、由题干可知,油菜素甾醇类似于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茎秆伸长,A 正确;B、由图分析可知,BR浓度升高时,会诱导BR1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 的活性,会使BZR1的降解速度减慢,B 错误;C、胞内 BR 的合成
8、速度受胞外BR的反馈调节,使BR在植物体内相对稳定,C正确;D、BR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BR合成减少,从而导致植物矮化,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以及种群特征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关解题信息,此题难度适中。5酵母菌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释放的能量大多贮存在有机物中B 进行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发生 时,2CO释放量大于2O吸收量D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和【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糖酵解过程,即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
9、细胞溶胶;为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别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为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溶胶。【详解】A、释放的少量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有少部分合成ATP,A 错误;B、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B 错误;C、是需氧呼吸,2CO释放量等于2O吸收量,C错误;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也能进行厌氧呼吸,所以发酵液中的酵母菌在低氧环境下能进行 和,D 正确。故选 D。6将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注射到健康鸡体内,会诱发新的肉瘤(癌细胞),研究发现引起肉瘤的是Rous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液中的Rous病毒属于化学致癌因子B肉瘤细胞因
10、表面的糖蛋白增加而易于转移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D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Rous病毒属于病毒致癌因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详解】A、鸡肉瘤的无细胞提取液中有Rous病毒,Rous病毒是病毒致癌因子,A 错误;B、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B错误;C、与正常细胞相比,肉瘤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C错误;D、肉瘤细胞属于癌细胞,是原癌基因和抑
11、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的,其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 正确。故选 D。【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细胞癌变有关知识,包括: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致癌因子、癌变的机理。7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后,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是反射行为B寒冷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C人通过物理方式散热,物理散热的过程都发生在体表D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35以上时人开始出汗【答案】D【解析】【分析】人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温度感受器接受体内、外环境温度的刺激,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相应地引起
12、内分泌腺、骨骼肌、皮肤血管和汗腺等组织器官活动的改变,从而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收缩反应,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在温热的刺激下,刺激皮肤中另一种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血流量增加。【详解】A、寒冷刺激引起骨骼肌收缩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骨骼肌是效应器,是反射行为,A 正确;B、寒冷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被激活,代谢加快,产热增多,B 正确;C、人通过物理方式散热,有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散热的过程都发生在体表,C正确;D、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达到29时人开始出汗,35以上时出汗
13、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D 错误。故选 D。8先天性夜盲症是由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先天性眼病,俗称“雀蒙眼”。某先天性夜盲症高发群体有男女各300 人,经调查,该群体中有女性夜盲症患者20 人,男性患者48 人,且群体中男女的夜盲症基因频率相同,则该高发群体中女性夜盲症基因携带者有()A 8 人B36 人C56 人D78 人【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频率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例。【详解】设由该群体女性携带者的数目为x,根据男女的夜盲症基因频率相同可得(202+x)/(202+x)3002=48/300,进而 202+x=96,x=56。综上所述
14、,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本题中需要考生根据已知条件提取信息,设女性携带者的数目为X,再分别计算女性中夜盲症基因频率和男性中致病基因频率,根据二者相等即可得出结论。9线粒体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是细胞中进行能量转换的结构,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power house”。下图为线粒体中相关物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有核糖体以及RNA 聚合酶、解旋酶等物质B仅靠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线粒体不能完成全部的代谢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完全相同D与核 DNA 表达相比,线粒体DNA 的表达没
15、有空间上的障碍【答案】C【解析】【分析】DNA 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复制转录翻译时间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主要在细胞核细胞质的核糖体模板DNA 的两条链DNA 的一条链mRNA 原料4 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4 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20 种游离的氨基酸条件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ATP 酶(RNA 聚合酶等)、ATP 酶、ATP、tRNA 产物2 个双链 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特点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边解旋边转录一个 mRNA 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碱基配对A-T T-A C-G G-C A-U T-A C-G G-
16、C A-U U-A C-G G-C 遗传信息传递DNA-DNA DNA-mRNA mRNA-蛋白质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详解】A、线粒体中能进行DNA 的复制,说明有解旋酶,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转录说明有RNA 聚合酶,能进行翻译说明有核糖体,A 正确;B、线粒体内基因的表达产物和核基因的表达产物共同使线粒体完成全部的代谢,B正确;C、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NA 复制过程中有A 与 T 的配对,而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A 只能与 U 配对,C错误;D、核 DNA 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核糖体,线粒体DNA 的表达都在
17、线粒体中进行,D 正确。故选 C。10下列有关实验或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检测淀粉时,设置了未加碘碘化钾溶液的样本上清液作为对照B检测花生子叶中油脂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C可以用两种颜色橡皮泥各制作6条染色单体来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演示D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需选取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作为支架和连接物【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本尼迪特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 染液(或苏丹 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可用碘-碘化钾鉴定,呈蓝色。5
18、.甲基绿能使DNA 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 呈红色。【详解】A、淀粉加碘 碘化钾溶液可变为蓝色,同时设置未加碘碘化钾溶液的样本上清液作为对照,A 正确;B、油脂检测,用苏丹或苏丹 染液进行染色,B 错误;C、模拟减数分裂,至少需两对同源染色体,两种颜色橡皮泥各制作至少4 条染色单体,C正确;D、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需选取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作为支架和连接物,以便支撑DNA 双螺旋结构,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模拟细胞减数分裂、制作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材料及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
19、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11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共同组成的B物质通过核孔和细胞膜时均体现了选择透过性,且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某人的胰岛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中的核基因是相同的,但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D各种生物的红细胞都不含细胞器和细胞核,所含的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构成生物膜系统;生物膜具有选择性,核膜上的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物质交换上也具有选择性。同一生物个体的所有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但由于
20、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各细胞所含的mRNA 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详解】A、细胞膜、细胞器膜及核膜,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A 错误;B、物质通过核孔和细胞膜时均体现了选择透过性,前者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 错误;C、某人的胰岛A 细胞和胰岛B 细胞中的核基因是相同的,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的蛋白质有所不同,C正确;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细胞器和细胞核,所含的血红蛋白可以运输氧气,D 错误。故选 C。12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号、号试管中均加入3ml 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酵产物酒
21、精在 号试管中B设 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图乙曲线b 表示 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D图乙曲线a 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答案】C【解析】【分析】1.甲装置若有酒精生成的话,也应该在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不在 中。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酒精不存在于 号试管中,酒精应该在应该在含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中,
22、A 错误;B、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B错误;C、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曲线b 符合该变化,C 正确;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曲线a 不符合该变化,D 错误。故选 C。13桦尺蠖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研究环境对桦尺蠖体色的影响,选择大量消耗燃煤的工业污染区和非污染区,对不同体色的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
23、是A本研究中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来获得相关的数据B位于两个不同区域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相近C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天敌D结果可以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重要原因【答案】C【解析】【分析】依题文可知,在非工业污染区,树干呈浅灰色,浅色的桦尺蛾能适应环境而生存,深色的桦尺蛾不适应环境而不能很好的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树变黑,深色的桦尺蛾能适应环境,而浅色的桦尺蛾不能适应环境,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对桦尺蠖进行两次捕获和统计应是采用标志重捕法获得相关的数据,A 错误;B、依题表数据可知,非工业污染区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大于工业污染区的桦尺蠖的浅体色基因频率,B 错误
24、;C、实验结果支持“桦尺蠖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逃避”,C 正确;D、依题文分析,实验结果不能说明“地理隔离是产生生殖隔离的重要原因”,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文结合柱形图,考查生物进化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4如图是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轻度污染后的净化示意图,该河流生态系统中植食性鱼类大致的能量流动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能量/kJ 鱼吃掉的浮游植物所含的能量468 鱼粪便中含有的能量228 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163 77 A调查该河流周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计数时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图中
25、 b 点后,藻类大量增加的原因是有机物被分解后产生大量的无机盐C表中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鱼的同化量为240kJ D表中 表示储存在鱼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污水排放进入河流,在该河的ab 段,溶解氧大量降低,此时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溶解氧大量消耗;bc 段,藻类大量繁殖,消耗有机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O2,细菌数量下降,因而对溶解氧的消耗量减少,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分析表格数据,鱼摄入的能量(468KJ)=鱼粪便里的能量(228KJ)+鱼同化的能量(240KJ),鱼同化的能量(240KJ)=鱼呼吸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昭通市 2021 新高 生物 一月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