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大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pdf(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川省德阳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二次大联考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研究人员将含15N-DNA 的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H4Cl 的培养液中,培养x 分钟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进行热变性处理,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分别对应图中的两个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热变性处理导致DNA 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断裂B根据条带的位置和数目可以判断DNA 的复制方式C根据实验结果推测x 分钟内大肠杆菌细胞最多分裂一次D未经热变性处理的子代DNA 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后也能出现两个条带【答案】C【解析】【分析】DNA
2、 在复制时,以亲代DNA 的每一个单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 中都含有一个亲代DNA 链,这种现象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探究 DNA 复制过程”的活动是利用放射性N原子标记DNA,并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技术使放射性标记不同的DNA 分层观察,从而分析DNA 半保留复制过程。【详解】A、热变性处理导致DNA 分子中的氢键断裂,A 错误;B、试管中分别是15N-DNA 单链、14N-DNA 单链,不能看出子代DNA 的结构,不能说明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还是全保留复制,B错误;C、从15N-DNA 单链、14N-DNA 单链的含量相等可知,DNA 只复制了
3、一次,DNA 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复制,因此细胞最多分裂一次,C正确;D、未进行热变性处理的子代DNA 分子两条链由氢键相连,所以密度梯度离心后在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中带),D 错误。故选 C。2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1 或 2 上的基因b 突变为 B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3 与 4 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答案
4、】D【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1 或 2 发生突变可能,但不是最合理的,只有减数第一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基因B 移到正常染色体上后代才会出现红色性状,BC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单体无论如何变化,产生的花粉都不可育,所以答案D。考点定位:考查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3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是三种常见传染病,分别由三种致病菌导致。我国政府在儿童中推广“百白破”三联体疫苗的免费接种,大大降低了发病率,接种后A吞噬细胞产生三类相应的淋巴因子B成功的标志是相应记忆细胞和抗体的产生C效应 T 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D体内出现一种能抑制上述三类致病菌的抗体【答案】
5、B【解析】【分析】疫苗是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的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接种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某些传染病。【详解】淋巴因子是由T 细胞产生的,不是吞噬细胞产生的,A 错误;接种疫苗成功的标志是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B正确;吞噬细胞对疫苗进行摄取、处理和呈递,C 错误;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抑制一类病菌,D 错误;故选B。4下表中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细胞种类小肠上皮细胞癌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寿命12 天不死性120 天5 7 天能否分裂能能不能大多数不能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
6、吞噬病原体有关B细胞癌变能无限增殖,但细胞周期的时间不会发生改变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衰老与凋亡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癌细胞是构成癌症的最小的一个单位。一般癌细胞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细胞核上,可能细胞核比普通的正常细胞要大很多,而且形态不规则,可能含有丰富的染色质,所以染色的时候会表现出颜色深浅不一。癌细胞由于基因发生改变,粘连蛋白减少或缺少,容易在组织间转移。另外癌细胞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无限增殖的特性,正常的细胞不可能出现无限增殖。【详解】A、白细胞吞噬病原体,会被免疫细胞裂解,从表格中可以发现,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
7、快,A 正确;B、细胞癌变能无限增殖,细胞周期的时间会缩短,B 错误;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分裂,C正确;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主动的死亡,D 正确。故选 B。5微生物学家发现,当两种不同的噬菌体颗粒(均为DNA 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菌细胞时,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的噬菌体。该过程体现了()A噬菌体的DNA 分子可以发生变异B噬菌体的DNA 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噬菌体颗粒中包含了RNA 聚合酶D噬菌体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后利用【答案】A【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
8、C、H、O、N、P)。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 释放。【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子代噬菌体中会出现新的基因组成”可知噬菌体的DNA 分子可以发生变异,A 正确;B、该过程不能说明DNA 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B 错误;C、噬菌体颗粒中不包含RNA 聚合酶,该酶由大肠杆菌提供,C错误;D、细菌不能分解利用噬菌体,噬菌体可利用细菌中的有机物来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和DNA,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
9、,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6以下关于“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只需配制一种适宜浓度的2,4-D 溶液B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组C2,4-D 即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合成的D需每天测量每根枝条上根的总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天然的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合称为植物生长物质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似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激素的替代物,在生产上获得了很多应用。生长素类似物,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长的效果不同,一般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详解】A、该
10、实验使用了不同浓度的2,4-D 溶液,A 错误;B、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即不加2,4-D 溶液加蒸馏水的对照组,B 错误;C、生长素即吲哚乙酸,是由植物体内的色氨酸合成的,2,4-D 是生长素的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C错误;D、需每天测量每根枝条上根的总长度,作为观测指标,D 正确。故选 D。7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水不属于生命系统B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一定具有细胞壁D细胞学说证明
11、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19 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12、【详解】A、自然界的水属于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A 正确;B、细胞学说使人们生命的认识进入细胞水平,B错误;C、在各种生物细胞中,有成形细胞核的细胞例如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原核细胞例如支原体没有细胞壁,C错误;D、生物界中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 D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考生需要识记细胞学说的基本知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8如图所示,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B血管紧
13、张素是十肽化合物、血管紧张素含有 7 个肽键C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 均能与斐林试剂产生紫色反应D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相应酶催化下,转变为生物活性较低的血管紧张素,进而转变成血管紧张素”,说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催化作用的酶,本质是蛋白质。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均为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三者氨基酸的数量不同,功能也不同。【详解】由分析可知,血管紧张素原、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均为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 正确;由图可知血管紧张素是由十个氨基酸构成的十肽化合物、血管
14、紧张素 是由八个氨基酸构成的八肽化合物,肽键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故含有7 个肽键,B 正确;斐林试剂只能检测还原性糖,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都是多肽,可由双缩脲试剂检测,C错误;根据题意,通常当血压偏低时,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可转化形成血管紧张素,引起血管强烈收缩,使血压升高到正常水平,故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形成,从而使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D 正确。故选 C。9已知三对基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情况如图所示,且三对基因分别单独控制三对相对性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
15、 的个体杂交的后代会出现4 种表现型。C如果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4 种配子D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4 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 和 B、a 和 b 基因连锁,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与D 和 d 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图中看出,图中A 和 B、a 和 b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连锁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B、基因 A 和 a 与 D 和 d 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Dd 的个体杂交
16、的后代会出现4 种表现型,B正确;C、如果基因型为AaBb 的个体在产生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则它只产生2 种配子,C错误;D、图中 A 和 B、a 和 b 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AaBb 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9:3:3:1 的性状分离比,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以及基因的连锁与交换等有关知识,考生要能够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基因之间的关系,确定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10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抗抑郁药。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7、A细胞 X通过胞吐释放神经递质,可保证递质大量迅速释放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 结合后,即可使细胞Y产生动作电位C若细胞Y上蛋白 M 的数量减少,则可能会导致人患抑郁症D MAOID 能增加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可知,细胞X 可以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细胞Y,故细胞X属于突触前神经元。【详解】A、细胞 X通过胞吐释放小分子神经递质,可保证递质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 正确;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 结合后,阳离子内流后才使细胞Y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C、细胞 Y上蛋白 M 的数量减少,神经递质无法作用于蛋白M,有可能导致人患抑郁症,
18、C正确;D、MAOID 能够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抑制其分解神经递质,故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D 正确。故选 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分析图中数字和字母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以及作用后会被降解。11下列有关细胞中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组成 ATP、DNA 和 RNA 的元素的种类完全相同B越冬植物细胞内的结合水的含量多于自由水C蛋白质中的S元素只能存在于R 基团上D碱基序列不同的mRNA 可能翻译出相同的肽链【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
19、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A、组成 ATP、DNA 和 RNA 的元素都是C、H、O、N、P,即元素组成完全相同,A 正确;B、越冬植物的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但是此时结合水的含量仍然低于自由水,B 错误;C、蛋白质的S元素只能位于R 基团上,不会存在于其他部位,C正确;D、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碱基序列不同的mRNA 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链,D 正确。故选 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中分子的组成、结构
20、和功能,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2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D核糖是六碳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糖类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解:A、纤维素为植物细胞壁的
21、组成成分,不提供能量,A 错误;B、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不可以,B错误;C、糖原属于多糖,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D、核糖是五碳糖,D 错误故选:C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13下图是甲、乙两种群的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式,N 表示种群数量,t 表示种群增长的时间,dN/dt 表示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甲、乙种群数量的增长类型分别为“J”型增长和“S”型增长B甲、乙种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乙种群的环境阻力越来越大C甲、乙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分别为增长型和稳定型D甲、乙种群在生态系统中不可能是生产者和分解者【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以数学模型为情境,考查种
22、群数量变化、种间关系和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等知识。由图可知,甲种群随种群数量增加,增长速率增大,属于“J”型增长,乙种群随种群数量增加,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属于“S”型增长。【详解】A、由图可知,甲种群随种群数量增加,增长速率增大,属于“J”型增长,乙种群随种群数量增加,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属于“S”型增长,A 正确;B、由图无法看出二者的种间关系,乙种群由于存在环境阻力而呈现“S”型增长,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环境阻力增强,B错误;C、在一定种群数量范围内,两种群增长速率都增加,其年龄组成均属于增长型,乙种群最终为稳定型,C错误;D、该图反映种群的增长方式,无法确定其代谢类型和营养方式,不能确
23、定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D 错误;故选 A。14用标志重捕法测定某地区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B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答案】B【解析】【分析】1、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2、设该地段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志总数为M,
24、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为m,则 N:M=n:m。【详解】A、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若标记物会引起部分动物运动能力受限而饿死,则测定结果会偏大,A 正确;B、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后的个体在第二次捕捉时更容易被发现,则测定结果会偏小,B 错误;C、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后的部分个体从该地区迁出到其他地方,则测定结果会偏大,C正确;D、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 标记总数 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被标记个体会产生
25、记忆导致第二次不易捕捉,则测定结果会偏大,D 正确。故选 B。15有关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以及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取某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以判断其遗传方式B应随机取样进行发病率调查,但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指调查中该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D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答案】B【解析】【分析】1、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德阳市 2021 新高 第二次 联考 生物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