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14记念刘和珍君(2)Word版含答案解析.pdf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14记念刘和珍君(2)Word版含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作业本:14记念刘和珍君(2)Word版含答案解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业本 14记念刘和珍君(2)本作业本共2 页,共 6 题,满分为 26 分,用时 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12 分)导学号 42454187鲁迅的“抗战”刘加民鲁迅先生是1936 年 10 月 19 日逝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 年 7 月 7 日,还有1 年多的时间,但是,从 1931 年“九 一八事变”到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创立于 1930 年 3 月 2 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就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
2、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 年“九 一八事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 15 日,“左联”执委会发表 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 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 东洋人出兵 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 年 1 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访,撰写抗日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
3、年 9月 28 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表 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10 月 15 日,“左联”执委会发表 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抗议日本侵略。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行为进行抗议。1932 年 2 月 4 日,鲁迅等 43 人联名发表 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 年 2 月 7 日,鲁迅等 129 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 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
4、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1935 年 8 月和 12 月,萧军的小说 八月的乡村 和萧红的小说 生死场 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亲写序言,高度评价。在为 生死场 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 总退却 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1932年 1 到 3 月“淞沪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鲁迅也为之作序,盛赞其是“这一时代的产品”。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 年
5、6 月 1 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 月 15 日,夜莺 第四期刊出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 月 1 日,鲁迅发表 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 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 月 15 日,鲁迅在 作家 上发表 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6、,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1936 年 10 月 1日,距离逝世还有18 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 21 人联合发表 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仁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摘编自 光明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材料
7、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A鲁迅先生是左翼作家联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将自己的稿酬捐献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B鲁迅先生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痛斥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C鲁迅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D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地站在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主张文学界同仁不分新旧派别,凝聚力量、投身到抗日救国中去。解析:“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鲁迅先生培植革命文学的满腔热情。2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作业本 14 记念刘 Word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