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2019-2020学年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安徽定远县炉桥中学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热催化合成氨面临的两难问题是:采用高温增大反应速率的同时会因平衡限制导致NH3产率降低。我国科研人员研制了Ti-H-Fe 双温区催化剂(Ti-H 区域和 Fe区域的温度差可超过100)。Ti-H-Fe 双温区催化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 NN 的断裂过程B 在高温区发生,在低温区发生C为 N 原子由 Fe区域向 Ti-H 区域的传递过程D使用 Ti-H-Fe 双温区催化剂使合成氨反应转变为
2、吸热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经历过程之后氮气分子被催化剂吸附,并没有变成氮原子,过程中氮氮三键没有断裂,故 A 错误;B.为催化剂吸附N2的过程,为形成过渡态的过程,为N2解离为 N 的过程,以上都需要在高温时进行;为了增大平衡产率要在低温区进行,故B错误;C.由题中图示可知,过程完成了Ti-H-Fe-*N 到 Ti-H-*N-Fe两种过渡态的转化,N 原子由 Fe区域向 Ti-H区域传递,故C 正确;D.化学反应不会因加入催化剂而改变吸放热情况,故D 错误;故选:C。2高纯碳酸锰在电子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含有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制备
3、高纯碳酸锰的流程如下:其中除杂过程包括: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X,调节浸出液的 pH 为 3.55.5;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锰矿和双氧水,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室温下:KapMg(OH)21.81011,KapAl(OH)33.01034,KapFe(OH)3 4.01038。)A浸出时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B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 为 3.55.5 可完全除去Fe、Al、Mg 等杂质C试剂 X 可以是 MnO、MnO2、MnCO3等物质D为提高沉淀MnCO3步骤的速率可以持续升高温度【答案】A【解析】【详解】A、结合流程分析,需将四价锰还原为二价,因植物粉为有机物,具有还原性
4、,选项A 正确;B、根据 KSP可知,pH 为 3.5-5.5 不能完全除去镁离子,选项B 错误;C、二氧化锰不能与酸反应,无法调节pH,选项 C 错误;D、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不能温度太高,选项D 错误。答案选 A。3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 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Kb2的数量级为10-5BX(OH)NO3水溶液显酸性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 X(OH)NO3混合溶液中c(X2+)cX(OH)+D在 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c(X2+)+c(H+)【答案】D【解析】【详解】A.选取图
5、中点(6.2,0.5),此时 pH=6.2,cX(OH)+=c(X2+),Kb2=c(OH-)c(X2+)/cX(OH)+=c(OH-)=10-14-(-6.2)=10-7.8,故 A 错误;B.X(OH)NO3水溶液中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X(OH)+,由图示X(OH)+占主导位置时,pH 为 7 到 8 之间,溶液显碱性,故B错误;C.选取图中点(9.2,0.5),此时 cX(OH)2=cX(OH)+,溶液的 pH=9.2,则 X(OH)2的 Kb1=c(OH-)cX(OH)+/cX(OH)2=10-4.8,X2+第一步水解平衡常数为Kh1=Kw/Kb2=10-6.2,第二步水解平衡常数Kh2
6、=Kw/Kb1=10-9.2,由于 Kh1Kb2Kh2,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 X(OH)NO3混合溶液中,X2+的水解大于X(OH)+的电离,溶液显酸性,所以此时c(X2+)O,即 BCA,B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故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E,C错误;D.化合物 DC为 MgO,EC2为 SiO2,DC中为离子键,EC2为共价键,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相关元素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解决元素化合物的推断题。6某未知溶液可能含Na+、NH4+、Fe2+、I、Cl、CO32、SO32。将该溶液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黄
7、色。再向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明显现象。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一定存在Fe2+、Na+、ClB一定不存在I、SO32C一定呈碱性D一定存在NH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某未知溶液可能含Na+、NH4+、Fe2+、I、Cl、CO32、SO32。将该溶液加少量新制氯水,溶液变黄色,说明亚铁离子和碘离子至少有一种,在反应中被氯水氧化转化为铁离子和碘。再向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或淀粉溶液,均无明显现象,这说明溶液中没有碘生成,也没有硫酸根,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碘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一定存在亚铁离子,则一定不存在碳酸根离子。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可判断一定还含有
8、氯离子,钠离子和铵根离子不能确定,亚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答案选 B。7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A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B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分液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C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蒸馏丁醇与乙醚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D 除去 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重结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A A BB C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乙醇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A 错误;B.乙酸乙酯和乙醇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用蒸馏的方法或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B 错误;C.丁醇
9、和乙醚混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D.根据二者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不同,利用重结晶法。NaCl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KNO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大,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相关物质性质的异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D 项为易错点,注意NaCl 和 KNO3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质量增大B0.1mol L-lCH3COONa 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 减小C标准状况下,11.2L 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 6.02 1023D室温下,稀释0.1m
10、ol L-1氨水,c(H+)c(NH3H2O)的值减小【答案】D【解析】A.铅蓄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PbSO4-2e-+2H2O=PbO2+SO42-+4H+,阳极质量减小,故A错误;B.0.1mol L-lCH3COONa溶液加热后,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pH 增大,故 B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无法计算11.2L 苯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故C错误;D.室温下,稀释0.1mol L-1氨水,氨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不变,K=432c OHc NHc NH H O=432?c OHc NHc Hc NHH Oc H,则c(H+)c(NH3 H2O)=4?wKc NHK
11、,随着稀释,铵根离子浓度减小,因此c(H+)c(NH3 H2O)的值减小,故D正确;故选D。9下列有关能量的判断和表示方法正确的是A由 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更多C由 H+(aq)+OH-(aq)=H2O(l)?H=-57.3 kJ/mol,可知:含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等于57.3 kJ D 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 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
12、285.8 kJ/mol【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 C(s,石墨)=C(s,金刚石)?H=+1.9 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具有的总能量低,因此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A 正确;B硫蒸气转化为硫固体要放热,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B 错误;CCH3COOH电离吸收能量,则含 1 mol CH3COOH的溶液与含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小于57.3 kJ,C错误;D 2 g H2为 1mol,2 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 k
13、J/mol,D 错误;答案选 A。10电解质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 L-1的 K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 0.100mol?L-1的盐酸和 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B在相同温度下,P点水电离程度大于M 点CM 点溶液中:c(CH3COO-)+c(OH-)-c(H+)=0.1molL-1D N 点溶液中:c(K+)c(OH-)c(CH3COO-)c(H+)【答案】D【解析】【详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滴加 KOH,变为 CH3COOK 是强电解质,故导
14、电率增加,即曲线代表滴定醋酸的曲线,故 A错误。B.相同温度下,P点溶质为KCl,不影响水的电离,M点为 CH3COOK,其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M点大于 P点,故 B错误。C 对于 M点,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CH3COO-)+c(OH-)-c(H+)=c(K+)=0.05mol L-1,故 C错误。DN点的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醋酸钾和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CH3COO-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发生水解,所以c(K+)c(OH-)c(CH3COO-)c(H+),故 D正确。答案:D。1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古诗文化学知识A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
15、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强水为氢氟酸B 诗经 大雅 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性苦者,甘如饴也。”糖类均有甜昧C 梦溪笔谈 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高D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是真硝石也。利用焰色反应A A BB CC D D【答案】D【解析】【详解】A、硝酸酸性强氧化性强能与金属反应,强水为硝酸,选项A 错误;B、糖类有些有甜味,有些没有甜味,选项B 错误;C、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的大,熔点比纯铁的低,选项C错误;
16、D、钾的焰色反应是紫色,用火烧硝石(KNO3),是钾的焰色反应,选项D 正确。答案选 D。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错误的是A用四氯乙烯干洗剂除去衣服上油污,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碳九”(石油炼制中获取的九个碳原子的芳烃)均属于苯的同系物C蛟龙号潜水器用到钛合金,22 号钛元素属于过渡元素D波尔多液(硫酸铜、石灰和水配成)用作农药,利用使病毒蛋白变性【答案】B【解析】【详解】A.用四氯乙烯干洗剂除去衣服上油污,是利用有机溶剂的溶解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正确;B.“碳九”主要包括苯的同系物和茚等,其中茚的结构为,不属于苯的同系物,故B 错误;C.22号钛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IVB
17、 族,属于过渡元素,故C正确;D.CuSO4属于重金属盐,病毒中的蛋白质在重金属盐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变性,故D 正确;答案选 B。13下列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FeBCH4CH2SO4DNaNO3【答案】B【解析】A金属铁为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 错误;BCH4是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故B 正确;C硫酸的水溶液能够导电,硫酸是电解质,故C 错误;DNaNO3属于离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 D 错误;故选B。点睛:抓住非电解质的特征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原因是自身不能电离是解题的关
18、键,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为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的化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一定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据此进行判断。14国际计量大会第26 届会议修订了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214076 1023mol-1),于 2019 年 5 月 20 日正式生效。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0g正丁烷和18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AB常温下,pH=12 的 Ba(OH)2溶液中的OH-数目为 0.01NA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小3.2g 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 0.1mol C
19、l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Cl-、ClO-两种粒子数之和为0.2NA【答案】A【解析】【详解】A.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二者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分子内的共价键数目也相同(都为 13 个)。混合物共 58g,其物质的量为1mol,共价键数目为13NA,正确;B.常温下,pH=12 的 Ba(OH)2溶液中的OH-数目无法计算,因为不知道溶液的体积,错误;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放电的金属不仅有铜,还有杂质中的比铜活泼的金属,所以阳极质量减小3.2g 时,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0.1NA,错误;D.0.1mol Cl2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溶液中除Cl-、ClO-两种粒子外,
20、可能还有ClO3-等含氯离子,它们的数目之和为0.2NA,错误。故选 A。152019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为锂离子电池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4xLiFePO-xexLi+xFePO,放电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B放电时,电子由铝箔沿导线流向铜箔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44xFePO+xLi+xexLiFePOD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C、Fe、P元素化合价均不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 选项,放电时,“同性相吸”即Li+通过隔膜移向正极,故A 正确;B 选项,放电时
21、,电子由负极即铝箔沿导线流向正极即铜箔,故B 正确;C 选项,放电正极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为:xFePO4+xLi+xe=xLiFeO4,故 C正确;D 选项,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通过Li+迁移实现,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故D 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点睛】放电时,溶液中的离子是“同性相吸”,即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充电时,溶液中的离子是“异性相吸”,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 个小题,共10 分)16 钴是一种中等活泼金属,化合价为+2 价和+3 价,其中 CoC12易溶于水。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取(CH3COO)2Co(乙酸钴)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安徽 定远县 中学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