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上杭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上杭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上杭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福建省上杭县一中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5 mol 18O2中所含中子数为10NAB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C常温下,2.8 g C2H2与 CO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数为0.3NAD 0.1mol/L Na2S 溶液中,S2-、HS-、H2S的数目共为0.1NA【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18O 原子中子数为18-8=10,则 0.5 mol 18O2中所含中子数为0.5mol 102=10m
2、ol,即 10NA,故 A 正确;B.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态,不能根据体积计算出物质的量,故B 错误;C.C2H2的摩尔质量为26g/mol,CO的摩尔质量为28g/mol,常温下,2.8 g C2H2与 CO的混合气体所含碳原数不能确定,故C 错误;D.0.1mol/L Na2S 溶液,未知溶液体积,则溶液中微粒数目不能确定,故D 错误;故选 A。2已知某高能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2Li+FeS=Fe+Li2S,电解液为含LiPF6 SO(CH3)2的有机溶液(Li+可自由通过)。某小组以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废水并获得单质镍,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X与电池的Li 电极相连B
3、电解过程中c(BaC12)保持不变C该锂离子电池正极反应为:FeS+2Li+2e-=Fe+Li2S D若去掉阳离子膜将左右两室合并,则X 电极的反应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由反应 FeS+2Li=Fe+Li2S可知,Li 被氧化,应为原电池的负极,FeS被还原生成Fe,为正极反应,正极电极反应为 FeS+2Li+2e-=Fe+Li2S,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则电解池中:镀镍碳棒为阴极,即 Y接线柱与原电池负极相接,发生还原反应,碳棒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用该电池为电源电解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镍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
4、原反应,则镀镍碳棒为阴极,连接原电池负极,碳棒为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结合原电池反应FeS+2Li=Fe+Li2S可知,Li 被氧化,为原电池的负极,FeS被还原生成Fe,为原电池正极,所以X与电池的正极FeS相接,故A 错误;B.镀镍碳棒与电源负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阴极,电极反应Ni2+2e-=Ni,为平衡阳极区、阴极区的电荷,Ba2+和 Cl-分别通过阳离子膜和阴离子膜移向1%BaCl2溶液中,使Ba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增大,故B 错误;C.锂离子电池,FeS所在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S+2Li+2e-Fe+Li2S,故 C正确;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由于放电顺序Cl-OH
5、-,则 Cl-移向阳极放电:2Cl-2e-=Cl2,电解反应总方程式会发生改变,故D 错误;答案选 C。3碘晶体升华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内共价键B分子间的作用力C碘分子的大小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答案】B【解析】【详解】碘晶体属于分子晶体,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碘升华时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碘分子的大小、分子内碘原子间的共价键不变,答案选B。4锌 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
6、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 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K向阴极移动,A 项错误;B放电时总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42-,则充电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B 项错误;C放电时,锌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为Zn+4OH-2e=Zn(OH)42-,C项正确;D标准状况下22.4L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摩尔,电路中转移4 摩尔电子,D 项错误;答案选 C。【点睛】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电化学中必考的一项内容,一般先写出还原剂(氧化剂)和
7、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然后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完成缺项部分和配平反应方程式,作为原电池,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充电是电解池,阳离子在阴极上放电,阴离子在阳极上放电,即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对可充电池来说,充电时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正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不能接反,否则发生危险或电极互换,电极反应式是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逆过程;涉及到气体体积,首先看一下有没有标准状况,如果有,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必然是错误选项。5 Chem.sci.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结构
8、简式如下)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 的分子式为C18H17NO2Bb 的一氯代物有9 种Cb 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D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B【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18H17NO2,故 A 正确;B有机物b 中含有 10 种()不同的 H 原子,一氯代物有10 种,故 B错误;CC=C两端碳原子上分别连接有2 个不同的基团,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D 正确;答案选 B。【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和判断方法。6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均
9、含有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苯中含单质溴杂质:加水,分液B乙酸丁酯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C乙醛中含乙酸杂质: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答案】B【解析】【详解】A.溴易溶于苯,不能加水使苯和溴单质分层,不能通过分液除去苯中含单质溴杂质,故A 错误;B.乙酸丁酯不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被吸收,然后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丁酯,故B 正确;C.乙醛有 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羟基丁醛,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去杂质,故 C 错误;D.乙醇中含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乙酸
10、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乙酸钠和水,但乙酸钠和乙醇互溶在水中,不分层,不能采用分液的方法,故D 错误;正确答案是B。【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鉴别,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7 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深海、交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化学材料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中
11、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答案】D【解析】【详解】A高温结构陶瓷耐高温、耐腐蚀,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传统的硅酸盐,A 错误;B钢结构防腐蚀涂装体系中,富锌底漆的作用至关重要,它要对钢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能起到优异的防锈作用,依据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错误;C光缆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 错误;D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D 正确;故答案选D。8“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分离方法为()A升华B蒸馏C萃取D蒸发【答案】B【解析】酸坏之酒中含有乙酸,乙酸和乙醇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B正确;正确选项B。9已
12、知 HCl 的沸点为-85,则 HI 的沸点可能为()A-167B-87C-35D50【答案】C【解析】【详解】氯化氢、碘化氢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而分子间作用力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碘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氯化氢,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强于氯化氢,熔沸点高于氯化氢熔沸点,排除A、B,常温下碘化氢为气体,所以沸点低于0,排除 D,C项正确;答案选 C。10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各有各的丰度其中11H 的丰度指的是()A自然界11H 质量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B11H 在海水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C自然界11H 个数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D11H 在单质氢中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
13、【答案】C【解析】【详解】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丰度,指的是该同位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同位素中所占的比例,故11H 的丰度指的是自然界11H 原子个数所占氢元素的百分数,故选C。11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NO3向石墨 I 移动B石墨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NO2+2OH2e=N2O5+H2O C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D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O2和 NO2的质量比为4:23【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通入NO2生成 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石墨是负极,发生的
14、反应式为NO2-e-+NO3-=N2O5,则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O2+4e-+2 N2O5=4 NO3-,该电池的总反应为:4NO2+O2=2 N2O5。【详解】由图示可知,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石墨通入NO2生成 N2O5,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故石墨是负极,发生的反应式为NO2-e-+NO3-=N2O5,则石墨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 O2+4e-+2 N2O5=4 NO3-。A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石墨是负极,NO3-向石墨 I 移动,A 正确;B 该电池一种熔融KNO3燃料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
15、2-e-+NO3-=N2O5,B错误;C石墨生成N2O5,石墨消耗N2O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Y的化学式为N2O5,C正确;D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的电子数等于负极失去的电子数,故电池工作时,理论上消耗的O2和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则消耗的O2和 N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23,D 正确;答案选 D。【点睛】考生做该题的时候,首先从图中判断出石墨、石墨是哪个电极,并能准确写出电极反应式,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原电池工作时,理论上负极失去的电子数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12NO2、O2和熔融 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I 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
16、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2在石墨 附近发生氧化反应B该电池放电时NO3向石墨 电极迁移C石墨 附近发生的反应:3NO2+2eNO+2NO3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 O2的体积比为4 1【答案】D【解析】【详解】A石墨通入氧气,发生还原反应,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方程式为O2+2N2O5+4e-=4NO3-,A 错误;B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NO3-向石墨电极迁移,B 错误;C石墨 I 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C 错误;D负极反应式为:NO2+NO3-e-=N2O5、正极反应式为:O2+2N2O5+4e-=4NO3-,则放
17、电过程中消耗相同条件下的 NO2和 O2的体积比为4:1,D 正确;答案选 D。【点晴】该题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由化合价的变化推测电极产物等,侧重于有关原理的应用的考查。13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标况下,11.2LNO 与 11.2L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数为0.75NAB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0.1molNa2O2晶体中含有0.3NA个离子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 氢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答案】C【解析】【详解】A.在标况下,11.2LNO 与 11.2LO2的物质的量均为0.5mol
18、,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2NO+O2=2NO2,所以0.5molNO 和 0.5mol O2反应生成0.5molNO2,消耗 0.25molO2,所以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应为0.75mol,但因存在2NO2=N2O4平衡关系,所以所含分子数小于0.75NA,故 A 错误;B.12g 金刚石中 C 的物质的量为n=12g12g/mol=1mol,金刚石中碳原子成正四面体构型,每个碳原子连接4个其他的碳原子,因此每个C-C键中 2 个原子各自占一半,所以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故 B 错误;C.每个 Na2O2中含有 2 个钠离子,1 个过氧根离子,所以0.1mol Na2O2晶体中含有0.3mol
19、NA个离子,故C正确;D.铝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lmol 氢气时转移2mol 电子,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 D 错误;答案选 C。14短周期主族元素M、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M 的气态氢化物变蓝色。含 X、Y和 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R有如下转化关系(已知酸性强弱:HClO3H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YZMX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X C加热单质甲与品红溶液反应所得的“无色溶液”,可变成红色溶液D常温下,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R,水的电离程度可能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可以形成强碱的是Na 元素,所以强碱戊为NaO
20、H。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可能是 SO2、Cl2,单质只有Cl2。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故R 可能是 NaClO。M 的气态氢化物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说明M 为氮元素。综上所述,M 为氮元素,X 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详解】A X为氧元素,Y为钠元素,Z为氯元素,M 为氮元素,Cl-、N3-、O2-、Na+的半径依次减小,故A 错误;BX 为氧元素,M 为氮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H2O 的热稳定性比NH3强,故 B 错误;C若气体甲为氯气,则加热“无色溶液”,由于次氯酸漂白后较稳定,溶液不变色,故C错误;D N
21、aClO 属于强碱弱酸盐,能够发生水解,可促进水的电离,故D 正确;答案选 D。1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 2H2O 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 2OH-AlO2-H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2Al3+3H2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 6H+2Fe3+3H2【答案】C【解析】【详解】A 项,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A 错误;B 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B 错误;C 项,Al 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 H2,符合离子方程式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福建省 上杭县 一中 新高 化学 模拟 试卷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