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
《2018-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2019年陕西师范大学锦园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 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选经典试题,有针对性的考点中的难点、重点、考点进行强化训练,加强记忆。第1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一7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史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 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焦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 阳,销锋镐,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 不测之渊以为
2、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直 以为关 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至尊;最尊贵的言;言论,这里指著作兵:兵器池;水池,池塘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项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位置,此处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5、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师说以贻之邻国之民不加少学不可以已A,振长策而御宇内B,以为桂林、象郡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D.天下已定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项是(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 国。B. “胡
3、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 势。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 孙帝王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 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第2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 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
4、惊,曰:为之奈何? ”张良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曰:輙生说我曰:距 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沛 公默然,日: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张良日: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也。”沛公日:“君安与项伯有故? ”张良日: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 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日:孰与君少长? ”良日:长于臣。”沛公日:君为我 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
5、诺, 谓沛公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日: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日: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 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节选自鸿门宴)(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素善留侯张良善:友善,交好B.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C.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当:对等,比得上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感谢(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项是A.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
6、待将军 D.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A.骂触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B.紧急形势下,张良只要刘邦去见项伯,可见他也不知如何是好。C.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D.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3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T0题。(14分)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
7、 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 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 济而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 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
8、公曰:“不可。微夫人之不及此。因人之而敝之,不仁;失其 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晋军函陵军:驻军B,是寡人之过也是:这C.焉用亡郑以陪邻陪:辅佐D.微夫人之不及此微:没有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项是(3分)A.缱而出人非生而知之者B.邻之厚,君之薄也 予之及于死者C.阙秦以利晋不赂者以赂者丧D.吾其还也其皆出于此乎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10 .烛之武是如何成功说服秦君的?请结合文
9、本作简要分析。(4分)第4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9分)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 正八年,国珍杀怨家,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琅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 海道。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 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众以 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报 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却其质,厚赐而遣之;复 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般枢密分院佥事。国珍 名献
10、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 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 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漕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进国 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绝无内 附意。及得所谕书,竟不省。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 儿及陈友定,图为插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国珍集 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
11、言均非公福 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延犹 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国珍不听,惟日夜运 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今者穷蹙 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遂促国珍入朝面 让之日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选自明史列传十一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A.藉以观变藉:凭借 B.贻书数其十二罪数:数次C,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 拜:授予D.既许之降,抑又倍焉 倍:背叛
12、11、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B.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C.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 数岁/卒于京师D.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 岁卒于京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方国珍杀死仇家获罪,他与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琅一起逃亡到海上, 聚集数千部属,开始抢劫过往船只
13、。B.方国珍能洞悉周边形势,江左难以对抗,吴、闽又构成威胁,所以只能表面 顺从,以此为契机来观察形势。C.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方国珍的人质,而且还给予厚赐送还人质,另授予方国 珍兄弟数人官职,想借此探听他的虚实。D.方国珍屡屡食言,朱元璋对其有怨恨,但还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封赏他食 禄而不赴任的虚职,显示出君王的器量。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3分)(2)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3分)(3)因人之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分) 第5题:阅
14、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张复斋传复斋先生,姓张氏,华容人也。先生幼即善属文。入学后,值吴逆之乱,崎岖兵革, 与弟召修负母循环来岩谷间,喘不得息。康熙乙丑,成进土,知福建之晋江,多善政。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 百姓攀留不得,相率供其食用,泣送至洛阳桥者数万人。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 之金溪。值岁歉,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会有上官倚朝贵为势,其所属 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质)。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 如晋江也。当在晋江时,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而不养其父。其父诣县诉。贾人行贿于先生, 乞以贫为解。众皆争往视之,天方寒,贾人衣其父以新衣,
15、而自著敝衣,为冻饥可怜 之状,且日;“有衣皆以奉父矣。”先生故怒视其父,日;“子寒如此,而不恤之 邪? ”呼吏持大杖来。先生睥视贾人,颜色如平常,猝指叱之日;“若见若父之将受 大杖也,而安忍视之,不孝何辞? ”即以大杖扑贾人,而其父乃从旁泣。先生出贿付 其父日;”以养尔余年。”众皆快之。民逋赋,久不能输,及输逋则赋甚多。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有守 瓜圃而毙者,暮夜莫知其为谁。先生集乡民于社庙,闭门使袒祸观之,一人肤体伤 败,先生叱之日:“若往而盗若瓜,值若之警,相殴相持,以至于此。”其人即屈 服。先生之听讼仁明多此类。晋江人文比他邑为盛。先生至,则益劝勉其父兄,使训诲其子弟,其稍
16、属俊秀者,亲 加宾礼焉。由此晋江之童子试至万人。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而华容在洞庭旁,土卑而赋重。当明之季世,百姓 多流亡。国初定赋准原额每十亩损为六亩余,其后稍稍增垦,而清丈令下,县官指为 欺隐,将以全额上。先生日:“我无中人之产,顾里人不胜病矣。”因诣县官白其 事,谓此皆湖岸荒余,十常八九浸于水,百姓愚昧,不知援例请平。宜准湖乡下地 例,亩粮止一升。县官信先生素长者,察知愚民情实无他,卒如先生言。华容人蒙 其利至今。先生名召华,字君实。赞日:先生在官前后仅四年,然其为利于民者多矣。(清?刘大概张复斋传)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A.有贾人怨其继母之诛求诛:索取B
17、.子寒如此,而不恤之邪恤:怜悯C.民逋赋,久不能输逋:怠慢D.华容人蒙其利至今蒙:受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组是(A,上官将疏荐之,而先生以母老乞终养B,侍养既二十年,乃起为江西之金溪C,其所属郡县皆胁使出门下,而责以厚贽楚D.金溪之百姓攀留泣送如晋江也11.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张复斋“为利于民”先生请谷得七千余石,多方赈贷,全活甚众先生诘知其鬻子也,乃捐俸入赎而归之先生之免金溪而归,足不履户外亩粮止一升A.B.D.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以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的一组是()先生不忍从,遂解组归先生出贿付其父宜准湖乡下地例,一C.12 .下
18、面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项是()A.张复斋在战乱中与弟弟召修一道背着老母辗转奔波,还为终养老母弃官归 家,称得上是以孝为先。B.张复斋在晋江和金溪虽为官时间不长,但他清正廉明,刚正不阿,为民着 想,深受当地百姓爱戴。C.张复斋坦荡无私,办案机智,曾巧断贾人不养其父案,让不孝子受到惩罚, 贾人父得养天年,令人称快。D.张复斋在金溪被罢免后,又回到福建晋江隐居,他替华容百姓申诉,解释了 当地土地贫瘠的实情,并为百姓请求减免赋税。13 .把下列出自课本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3分)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3分)臣少多疾病,九岁不
19、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4分)第6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孟子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 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 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23 .出自本段的成语是 (1分)24 .概括本段的主旨,并谈谈你对“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这句话的看 法。(4分)第7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 也。距洞百余步
20、,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 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 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 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己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 少矣。方是时,予之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 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 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
21、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 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 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11.下列加粗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B.余之尚足以明C.险以远,
22、则至者少D,常在于险远 12、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项是: 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D,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相同的项是A.其孰能讥之乎?方其破荆州B,入之甚寒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夫夷以近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D,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盖音谬也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相同的项是A.何可胜道也哉B.无物以相之C.则其好游者不能究也D.由山以上五六里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相与枕藉乎舟中羡长江之无穷每览昔人兴感之由第8题:游肇,字伯始,孝文赐名焉。博综经史
23、。孝文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车驾南伐,肇表谏,不纳。寻迁太子中庶子。肇谦素敦重,文雅见任。以父老, 求解官扶侍。孝文欲令禄养,出为本州南安王元桢镇北府长史。王薨,复为高阳王元 雍镇北府长史。为政清简,加以匡赞,历佐二王,甚有声绩。以父忧解任。复授黄门 侍郎,兼侍中,为畿内大使,黜陟善恶,赏罚分明。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持法仁平,断务于矜恕。尚书 令高肇,宣武之舅,百僚慑惮,以肇名与己同,欲令改易。肇以孝文所赐,执志不 许,高肇甚衔之,宣武嘉其刚gang梗。迁侍中。梁军主徐玄明斩其青、冀二州刺 史张稷首,以郁州内附。朝议遣兵赴援,肇表以为不宜劳师争海岛之地,帝不纳。及 大将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陕西 师范大学 中学 语文 文言文 阅读 专项 训练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