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和试题(含复习资料)概要.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和试题(含复习资料)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和试题(含复习资料)概要.doc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学复习提纲(只供参考,书还是要看滴!)第一章 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原核微生物:四菌(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微生物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微生物: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拟病毒、类病毒、朊病毒)体积小、结构简单、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分布广2. 简述微生物学的发展史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答:微生物初创时期 代表人物荷兰的业余科学家微生物学先驱者列文虎克( ,1632-1723)。 微生物奠基时期: 代表人
2、物: (1822-1895), (1843-1910) 建立了一系列研究微生物所必须的独特方法和技术 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 把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水平 开始以“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指导科学实验 微生物学以独立的学科形式开始形成微生物发展时期 进入微生物生物化学研究水平提出了酶的概念 应用微生物的分支学科进一步扩大出现抗生素等新学科 出现寻找有益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热潮 普通微生物学形成美国 各相关学科和技术相互渗透交叉促进,加速了微生物学的发展青霉素: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病新纪元。摇瓶培养技术深层发酵工艺连续培养微生物成熟时期 成为以应用为
3、主的学科,前沿基础学科 逐步进入分子生物学水平微生物已成为新兴的生物工程的主角3. 用具体事例说明人类及微生物的关系。 答:微生物能为人类做发酵、酿酒、分解有机物等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好事,但也能带来疾病类如、霉变等不利的方面。4. 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描绘其前景。 答:(1)促进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生命科学由整体或细胞研究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取决于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突破,其中微生物学起了重要甚至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对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影响最大。(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20世纪中后期,由于微生物学的消毒灭菌、分离培养等技术的渗透和应用的拓宽及发展,动、植物也
4、可以像微生物一样在平板或三角瓶中培养,可以在显微镜在进行分离,甚至可以像微生物的工业发酵一样,在发酵罐中进行生产。20世纪70年代,由于微生物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包括质粒载体、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反转录酶等,才导致了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的出现,使整个生命科学翻开了新的一页。(3)微生物及“人类基因组计划”:微生物起到了先行的模式生物的作用,加快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展。前景:微生物基因组学研究将全面展开;及环境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学研究将获得长足发展;微生物生命现象的特性和共性将更加受到重视;及其他学科实现更广泛的交叉,获得新的发展;微生物产业将呈现全新的局面。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1. 原核微生物的主要
5、种类及其特点。(1)、三菌(细菌(包括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无核膜、核仁;基因组由一条无核膜包裹的双链环状组成,只有少量蛋白质及之结合;核糖体为70S,在细胞之中;缺乏由单位膜分隔包围的细胞器;分裂方式为二分裂;细胞壁由肽聚糖或脂多糖组成。2. 细菌的常见形态 球形菌,单球菌,链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3. 细菌的大小球菌:0.5 1 (直径),杆菌:0.21 (直径)1 80 (长度),螺旋菌:0.31 (直径) 1 50 (长度)4. 细菌的细胞壁及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主要差别。1)、是包围在细胞表面,内侧紧
6、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占细胞干重的10%25%2)、结晶紫对菌液涂片进行初染。用碘溶液进行媒染,染料和细胞间的结合得更牢。用乙醇或丙酮进行冲洗脱色。用及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复染。例如沙黄。3)、革兰氏阳性菌厚度2080,阴性菌内壁23 外壁层8层次:阳性菌单层,阴性菌多层肽聚糖结构:阳性菌:多层,75%亚单位交链,网络坚紧;阴性菌:单层,30%亚单位交链,网络疏松及细胞膜关系:阳性菌不紧密,阴性菌紧密肽聚糖厚:阳性菌:厚,占细胞干重4090;阴性菌:薄,510磷壁酸:阳性菌:有或无;阴性菌:无5. 细胞壁缺陷细菌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L 型细菌,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
7、胞壁,细胞呈多形态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0.1左右)2)、原生质体 ,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低渗透压、振荡、离心甚至通气等都易引起其破裂; 有的原生质体具有鞭毛,但不能运动,也不被相应噬菌体所感染; 在适宜条件(如高渗培养基)可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芽孢及恢复成有细胞壁的正常结构; 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3)、支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4)、球状体,原生质体相比,它对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性,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
8、长。6. 什么是芽孢,芽孢特点及作用。(1)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称为芽孢(2)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及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7. 荚膜及其功能,鞭毛极其功能,菌毛极其功能,性毛极其功能。(1)荚膜: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相对稳定的附着在壁外。功能: 抗吞噬作用:荚膜因其
9、亲水性及其空间占位、屏障作用,可有效抵抗寄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处于细菌细胞最外层,荚膜犹如盔甲可有效保护菌体免受或少受多种杀菌、抑菌物质的损伤,如溶菌酶、补体等。 抗干燥作用:荚膜多糖为高度水合分子,含水量在95%以上,可帮助细菌抵抗干燥对生存的威胁。(2)鞭毛: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的有无和着生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分类学意义。功能: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鞭毛菌在液体环境下可自由移动,速度迅速
10、。 化学趋向性运动,有助于细菌向营养物质处前进,而逃离有害物质. 及细菌致病性相关 可用以细菌的鉴定和分类(3)菌毛: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4)性毛:构造和成分及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至少数几根。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株(即供体菌)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株(即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有的性毛还是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8. 什么是放线菌?放线菌的细胞结构和菌落各有何特点?简述放线菌及人类的关系。定义:在形态上具有分枝状菌丝、菌落形态及霉菌相似,以孢子进行繁殖,介于细菌及丝状真菌之间又接近细菌的一类丝状原核生物
11、。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在显微镜下,放线菌呈分枝丝状,这些细丝一样的结构叫做菌丝,菌丝直径及细菌相似,小于1微米。菌丝细胞的结构及细菌基本相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的菌落一般是圆形、光滑或有许多皱褶,放线菌的菌落特征及其细胞结构有关。放线菌及人类的关系1)多数属于有益菌(1)腐生型放线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很重要的作用。分解者(2)生产抗生素的主要微生物 据估计,全世界近万种抗生素约70是放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3)筛选到许多新的生化药物.抗癌剂、酶抑制剂、抗寄生虫剂、免疫抑制剂和农用杀虫(杀菌)剂等。(4)是许多酶、维生素等的产生菌(5)(弗兰克氏菌属)对非豆科植物的
12、共生固氮具有重大作用。(6)在甾体转化、石油脱蜡、烃类发酵、污水处理等方面也有应用(7)具有极强的分解纤维素、石蜡、角蛋白、琼脂和橡胶等的能力,故它们在环境保护、提高土壤肥力和自然界物质循环中起着重大作用。2)危害(1)寄生型的放线菌可引起人、动物和植物的许多疾病,.肺部感染、皮肤病、脑膜炎(2)具有特殊的土腥味(土霉素的味道),主要由放线菌产生的土腥味素所引起的。可使水、食品变味,也能破环棉毛织品、纸张等。9 什么是蓝细菌?蓝细菌及人类的关系。蓝细菌也称蓝藻或蓝绿藻( ),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蓝细菌及人
13、类的关系(1)重大的经济价值 具有固氮能力,是良好的绿肥。.满江红鱼腥蓝细菌( ) 食用种类。.发菜念珠蓝细菌( ) 普通木耳念珠蓝细菌( 葛仙米、地耳) 盘状螺旋蓝细菌( ) 最大螺旋蓝细菌()(2)危害 海水“赤潮”和湖泊“水华”的元凶,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少数种类可产生诱发人类肝癌的毒素,.微囊蓝细菌属。10 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的主要差异。11 名词解释:肽聚糖:肽聚糖分子是由肽和聚糖两部分组成的,其中的肽是有四肽尾和肽桥两种,聚糖是由乙酰葡萄糖胺和乙酰胞壁酸相互间隔连接我而成,呈长链骨架状。脂多糖:是位于革蓝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
14、糖和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聚-羟丁酸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菌( )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鞭毛:某些细菌细胞表面着生的一至数十条长丝状、螺旋形的附属物,具有推动细菌运动功能,为细菌的“运动器官”。糖被(包括荚膜/微荚膜/黏液层/菌胶团):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菌毛: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性毛:构造和成分及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
15、至少数几根。质粒:细胞核外质粒,染色体外存在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小环状分子核质体:是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菌落:菌落是指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菌苔( ):如果把大量分散的纯种细胞密集地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较大面积上,结果长出的大量“菌落”已互相连成一片,这就是菌苔。异形胞:在于丝状生长种类中形大、壁厚、专司固氮功能的细胞。生命三域学说: 根据16S 序列的分析提出自然界的生命分为三域:古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支原体:称类菌质体,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独立生活和细胞内寄生生活的最小型原核生物。多数为致病
16、菌。立克次氏体:大小介于通常的细菌及病毒之间,在许多方面类似细菌,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微生物。衣原体:于立克次氏体及病毒之间,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1. 真核微生物及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微小、细胞核无核膜包裹的(只有称作核区的裸露)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它们及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有:a. 基因组由无核膜包裹的双链组成;b. 缺乏由单位膜分割、包围的细胞器;c. 核糖体为70s型。(P39)2.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 微生物中的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以及地衣等是属于真核生物。其特点为细胞核有核膜包裹,染色质由和组蛋
17、白构成,细胞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方式繁殖,细胞内有多种功能专一的细胞器的分化。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为各种真核细胞所共有,而细胞壁则仅为真菌和藻类所有;此外,在许多种类的细胞(包括性细胞)外还生长有及原核生物截然不同的“9+2型”结构的运动细胞器鞭毛或纤毛。(P77)3. 酵母菌的大小及细胞结构特点。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圆柱、梨形、腊肠形、椭圆形、柠檬形或藕节形等。其细胞直径一般是细菌的10倍左右。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 5个特点:(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繁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5)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
18、境中4. 酵母菌的分布及及人类的关系。1) 多分布在含糖的偏酸性环境,也称为“糖菌”,如水果、蔬菜、叶子、树皮等处,及葡萄园和果园土壤中等。有的酵母菌可利用烃类物质,如:假丝酵母、毕赤式酵母是正烷烃发酵生产二羧酸的高产微生物。为石油化工开发出许多崭新的工艺过程和生产出许多用化学合成所不能生产的新产品。2) 重要的微生物资源l 酵母菌是人类的第一种“家养微生物”l 酿造工业:酒类的生产、果汁发酵l 食品工业:面包、馒头的制作l 医药工业:核苷酸、细胞色素C、凝血质和维生素等生化药物和试剂l 饲料工业:单细胞蛋白“人造肉”l 化学工业:有机酸、酒精、脂肪酸和甘油等3) 重要的科研模式微生物 啤酒酵
19、母第一个完成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真核生物(1996)表达外源蛋白功能的优良“工程菌”真核微生物4) 有些酵母菌具有危害性 有些酵母菌能引起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疾病。5. 霉菌的细胞结构及特点(?)。霉菌是一些丝状真菌的一个统称,意即“会引起物品霉变的真菌”,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又不产生大型肉质子实体结构的真菌。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菌丝。霉菌菌丝细胞和酵母一样是真核细胞,都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及内含物、液泡组成。6. 霉菌的分布及及人类的关系。霉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它同人类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主要体现在下列方
20、面:a. 有用物品的生产,如风味食品、有机酸、维生素、杀虫农药等; b. 基础理论研究中良好的试验材料:粗糙脉孢菌和构巢曲霉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等; c. 食物、工农业制品的霉变:霉菌可使食品、纺织品、皮革、木材、纸张、光学仪器、电工器材和照相材料等发霉; d. 引起动植物疾病:霉菌是植物最主要的病原菌,引起各种植物的传染性病害,易引起动物和人体传染病,另有少部分霉菌可产生毒性很强的真菌毒素;e. 腐生型霉菌在自然界物质转化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7. 霉菌的繁殖方式及其主要类型。霉菌的繁殖方式:无性孢子、有性孢子、菌丝断片.主要类型:毛霉属、根霉属、红曲霉属、曲霉属、青霉属8. 名词解释
21、:酵母菌的芽殖及假菌丝:芽殖是酵母菌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母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成两个子核,一个随母细胞的细胞质进入芽体内,当芽体接近母细胞大小时,自母细胞脱落成为新个体,如此继续出芽。成熟的母细胞在其形成芽体的部位长出芽细胞,芽细胞脱离母体,成为新的个体细胞。如果不脱离母细胞,又长出新芽,子细胞就和母细胞连接在一起,形成藕节状或竹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菌丝体: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称菌丝体子实体:是由大量气生菌丝体特化而成,子实体是指在里面或上面可产生孢子的、有一定形状的任何构造。有隔菌丝:菌丝中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就是一个细胞,菌丝体由很多个细胞组
22、成,每个细胞内有1个或多个细胞核。在隔膜上有1至多个小孔,使细胞之间的细胞质和营养物质可以相互沟通,而且每个细胞的功能也都相同。无隔菌丝:菌丝中无隔膜,整团菌丝体就是一个单细胞,其中含有多个细胞核。这是低等真菌(即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中的霉菌)所具有的菌丝类型。假根:根霉属霉菌的菌丝及营养基质接触处分化出的根状结构,有固着和吸收养料的功能。吸器:由专性寄生霉菌如锈菌、霜霉菌和白粉菌等产生的菌丝变态,它们是从菌丝上产生出来的旁枝,侵入细胞内分化成根状、指状、球状和佛手状等,用以吸收寄主细胞内的养料。菌核:大量菌丝集聚成的紧密组织,是一种休眠体,可抵抗不良的环境条件。其外层组织坚硬,颜色较深;内
23、层疏松,大多呈白色。如药用的茯苓、麦角都是菌核。菌索:一般由伞菌等产生,为白色根状菌丝组织,功能为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第四章 病毒及亚病毒1. 病毒的定义及特点定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和的遗传因子。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2)一种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或者。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7)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学 复习 提纲 试题 复习资料 概要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